第二天一早,裁撤府兵团的行动就正式开始。
先是召集了班长以上的全体军官开会,宣布了朝廷的裁撤指令,然后进行了解释。最后宣布了士兵的安置方案。
这边开完会,军官们就回去分头开会向士兵们传达。
尽管士兵们都有些恋恋不舍,但是,此前早就有了风声传出来,在思想上也有了准备。
府兵团一直纪律严明,见长官们都积极地配合了,又有了比较优厚的安置方案,相比于那些从北温都拉回来的战俘,自己的后路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所以,最后也没有什么乱子出来。
长官们还许下了诺言,若是将来再打仗,珉长官还会再招他们回来。
当天晚上,饭堂大改善,吃散伙饭。贾珉等高级军官全体出席,大伙在一起尽情喝酒。
谈起这两年多的不平凡岁月,贾珉等人也非常动情,绝大多数士兵放声痛哭。
既是惋惜府兵团这个集体,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分别痛心。
第二天就开始安排发钱,若是有想在卜奎购买土地的,就到衙门去登记。
衙门里特意为府兵团士兵买地推出了优惠价格。若是在卜奎做生意或者开手艺铺子,还在两年内免税。
不愿意在卜奎的,则拿钱回老家。
赵大海的四团,有一部分是原来府兵团到卜奎来之前的老班底,这部分人,重新归于卜奎衙门,编入到了京营何参将麾下。
其他的人,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一是贾珉在野渡居时代的老府兵团一千三百多人。这是府兵团的绝对主力和精锐。
这些人,有四百来人回来家,剩下的绝大部分,都留在了卜奎。他们都盼望着将来有一天,贾珉再把他们重新召集到麾下。
其余的人,都是在前年南温都拉之战后,招募来的。
这些人大致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从内地,包括东北地区召集来的流民。二是原来在卜奎配所流放的流人。三是从南温都拉招募来的部落战士,四是卜奎本地的居民。
后两部分基本上算是本地人,回家了,离卜奎也不远。前两部分有的回家,有的则留在了卜奎。
总的算起来,府兵团六千来人,真正回到关内的,也就一千来人,剩下的绝大部分,其实还都留在了卜奎乃至于东北。
军官们,有的回家,有的则留在了卜奎。
回家了,也有些人是打算回家看看,过一段时间,打算还返回卜奎。
即使那些回家的人,也许下了诺言,将来若是重建府兵团的话,是要一声招呼,他们就立刻归队。
无论是普通士兵,还是军官,在府兵团的这段经历,都是他们一生中最值得追忆的时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段经历是他们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转折点。
他们在这里不仅仅学会了打仗的本领,还学会了识字算数,学会了今后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领到了比其他军人丰厚得多的军饷。
更为重要的是,锤炼了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铁一般的意志。
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用他们的一系列胜利,收获了一个军人的荣誉。
正是他们,打败了南温都拉的铁骑,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鞑靼人,救出了太子和公主。
无论到何时何地,这都是他们可以自豪地向别人炫耀的辉煌战绩。
留在野渡居的张德财留守班,贾珉给他们去了信,告诉留下几个人,在野渡居里造酒,将股份分给他们一些。
其他的人,愿意回家的回家,不愿意回家的,可以拿着贾珉的信,去找方秀才、南儿、和刘铁山,叫他们给安排差事。
若是一时不愿意散去,也可以等冯紫英回去后,再具体安排。
高级军官们,林大江、焦利、卫若水、贾芹、秦钟,史松将跟着贾珉一起去法兰西。
同行的还有戴植和刘成,他们另外肩负着重要使命。他们两人和焦利,将承担起将来贾珉军队的装备重建任务。
陈也俊和冯紫菁,将留在卜奎,跟平儿一起,主持卜奎的烟草生产和加工。
同时,负责留在卜奎的府兵团士兵的管理和联谊事宜,协助他们在卜奎生活和发展。
卫若兰将跟贾珉同行,在到达北海后,留在那里,进行前期活动。
冯紫英先回家探亲,过一段时间后,将带领一部分人赶到北海,去跟卫若兰会和,在那里建立立足点,为将来贾珉到那里后开疆扩土进行前期准备。
陈也青、史柳等,或者回家,或者留在卜奎,随时听候召唤。
当然,贾珉的建国计划,还只限于五大军头和戴植、刘成这七人知道。
即便是宝钗和平儿等人,贾珉都没有告诉她们。
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要告诉她们的,比如去法兰西的事儿。
“什么?去法兰西!”
妙玉想瞪圆了美目。
“我们去那个蛮荒之地做什么?”
晴雯觉得目前在卜奎很好,实在没必要再瞎折腾。
“珉四哥,就是塞万特他们的那个国度?”
宝钗虽然也感到意外,但是到底还是沉住了气。
“在这里好好的,去哪里做什么?”
平儿也是不愿意去的。
“平儿带着孩子,自然是不方便去的,所以就不去了。留在卜奎,跟陈也俊照看烟草生意和造酒生意。”
“冰衣的生意在卜奎,也留在卜奎,帮着照顾平儿和生意。”
“至于黛玉,愿意去法兰西就去,不愿意去就跟平儿留在卜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