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隋唐形成的科举制不同,如今的大汉选官采用的是察举制。
也就是由现任官吏推荐,再由朝廷进行统一考核,确定是否录用!
用现代人理解的方式,就相当于大厂内推!
陈午在现代时,就被在某鹅的同学内推过简历。
只是可惜,当陈午看到早九晚九,二十四小时待命,几乎全年无休的工作强度时,直接拒绝了。
开玩笑!
虽然大厂工资高,但陈午怕有命赚没命花!
如今的大汉的察举与内推很像,只是范围更广。
地方、诸侯国也有权利向朝廷推荐官员,大多都是举孝廉。
也就是被推荐的人,是一名驰名乡里的大孝子,他就有资格被地方官员推荐给朝廷。
之所以注重孝道,也是由于大汉立国之初,就以“以孝治天下”的传统。
通常后世在书中看到的二十四孝故事中的主人公,很多都被举孝廉进入官场。
虽然陈午觉得这种方法很扯淡!
谁说有孝心,就一定人品好,会做官?
举孝廉后,贪污受贿鱼肉乡里的官员比比皆是!
但察举制,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非常先进的制度。
对比秦朝时期的世官制,普通人多了进入朝堂的机会。
但与科举制相比,还是有一定局限性。
举荐制度本身就容易拉帮结派,形成固定的利益团体。
经历了两晋南北朝的发扬光大,到了隋唐,发展成为了李世民都难以撼动的士家大族。
就连如今景帝时期,被举荐的官员也多来自于大家族。
也就是跟着刘邦打天下被分封的诸侯们!
这帮人跟着刘邦出生入死,坐拥天下之后,每个人都想把荣华富贵世世代代传下去。
所以许昌听到陈午开始插手选官,心中大惊!
这次,陈午的手似乎伸得太长了!
动刘舍,也许不会让世族警觉。
但若是陈午干涉朝廷的官吏任免,就等于在动世族的蛋糕。
这些家族一定会报团取暖!
陈午面对的将是一个庞然大物!
许昌略微一想,就觉得陈午是在自寻死路。
他与陈午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是以,许昌斟酌了半天,才出言提醒。
“堂邑侯,今年的察举,定在了冬十月,距现在不过两个多月时间。”
“各家族、郡县、侯国都基本定好了人选,只待上报。”
“堂邑侯此举,可能会让这些人的准备没了用武之地。”
听到这话,陈午不禁多看了许昌两眼。
能好意提醒陈午,他当然不能张口怼人寒了别人的心。
“多谢许太常提醒,本侯心里有数。”
看着许昌离去的背影,安逵凑上来小声道:“侯爷,柏至侯许昌是开国功臣许温之孙。”
“此人为官碌碌,没什么主见,是个老好人。”
陈午轻笑一声道:“看出来了!左右逢源,谁都不得罪。”
“不过,此人的官运可不止于此,他是能封王拜相的。”
安逵闻言愣了一下。
许昌已经是太常,位列九卿了!
听陈午这意思,他未来竟还有做丞相的可能?
……
卫青被人引到长安城东市文硕楼二楼时。
便看见陈午正坐在窗边,盯着下面街市上热闹的叫卖人群。
卫青此刻心情无比激动,初救陈午时,他只听安逵叫陈午堂邑侯。
长安城里,侯爵没有一百也有五十。
所以卫青并不知道陈午是谁!
直到今天,在平阳公主府,听到众人议论。
才知道陈午居然只靠查账,撤换了当朝丞相。
更三言两语,令丞相刘舍自决于大农令官署!
听到经常出去采买的下人绘声绘色的讲述,卫青听的心潮澎湃!
他的眼前,不断浮现出陈午过分年轻的脸!
权臣、能臣两个词,不停在卫青脑海里打转!
直到陈午命人来请他,卫青内心的激动达到了顶峰!
“侯爷没忘记我!”
陈午转头看见卫青激动地满脸通红,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未来令匈奴闻风丧胆的大将军,如今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
陈午一指软榻。
“坐。”
卫青立刻跪坐在了陈午对面,只是身体僵直,无法放松。
陈午笑道:“你这么紧张,是也听了传言,觉得本侯手段残忍?”
卫青闻言,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不是的,侯爷误会了,小人没有这个意思。”
“小人觉得侯爷手段犀利,速战速决,很让小人佩服。”
陈午笑的无比灿烂,不愧是未来的战将。
这番见解,倒很有兵法的味道!
“卫青,本侯当初在街市上答应过,会向平阳公主讨要,让你跟着本侯。”
“但现在,本侯改变主意了!”
卫青闻言,心中一紧,以为陈午反悔了!
谁料陈午却继续道:“现在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本侯依旧出面向公主讨要,你跟着本侯做个随从。”
“做本侯的随从,衣食无忧,你甚至可以为你的家人在长安城购置田产,从此以后做个富家翁。”
卫青听完,呼吸开始急促。
陈午给出的第一个选择,几乎是大汉底层百姓的毕生追求。
衣食无忧,家人和睦,有自己的财产,世代可为良家子。
卫青若是普通人,此刻已经答应陈午了。
但他却心中一动,看着陈午道:“小人想听听第二个选择。”
陈午给他倒了一杯茶,推到卫青面前。
“第二个则是,两日后,朝廷会开武科,本侯特准你参加考试。”
“若能考出名次,便可为自己挣个好出身!”
“可在朝廷为将,未来封王拜相也未尝不可!”
“只是武科初开,通关困难,前途未知,有很大可能无法取得名次。”
“不知道,青愿意选哪一个?”
……
(求鲜花评价票月票打赏,小弟跪谢各位天命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