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如若他们使者互相到访,该如何行事?”林业突然想起这么一茬。
“如果某所料不差,他们必定相聚一堂商讨结盟事宜。”郭嘉一脸自信地道。
“何以见得?”
“无法做到意见合一,就要来回奔波,且费时费力,最重要的是,三位城主惶恐至极,在情势如此紧迫之下,他们等不起。”郭嘉笃定道。
“确实如此,但他们会在何处商议呢?”
林业点点头,表示认同。
他吞并德安城的消息一出,基本等于拿着刀子架在闫辉等人脖子上了。
这种情况之下,结盟事宜自然是越快决定越好,他们拖不起。
换了他,也是这样的想法。
屁股着火了,第一反应肯定是去找水灭火,这是本性。
毕竟。
谁也不知道,“他”会什么时候打过来。
“古令城。”
郭嘉语气坚定道。
“为何?”
“就如某刚才所说,三城城主此刻必定胆战心惊,他们没有时间犹豫,且必须尽快定策,而古令城就在另外两城中间,易乐天和宋玉派人过去,既方便又快捷。”郭嘉的语气笃定无比。
似乎预见了,这一切都会发生。
给林业一种感觉,每一环,都在其的计算之内。
这就相当可怕了!
万幸。
郭嘉是他的粗大腿。
“既如此,明日吾便派使团过去。”林业沉吟片刻,定下论调。
他已经见识了郭嘉的厉害,所以,他对郭嘉提出的计划,还是很认同的。
“为防有失,主上最好是即刻派人过去。”郭嘉却道。
“嗯?”
林业眉毛一挑。
瞬间明白郭嘉的意思。
离间计的重点,是要让胜山城和陈平城的人知道,他们广信城也派人来了。
所以。
他们的使团,必须赶在两城使者未来之前,就到达古令城进行布局。
“好,吾即刻派人去。”
“主上,某愿前往……”
这时候,郭嘉突然出列。
“万万不可啊!奉孝!”林业大惊失色。
这可是他的粗大腿啊!
要是折在古令城,那他真的哭都哭不出来了。
“主上放心,闫辉决然不敢对我怎么样。”郭嘉却自信地道。
“可是……”
话到这里,林业顿住了。
虽然郭嘉号称算无遗策,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万一算计出现了一丁点遗漏,那他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再者。
吞并德安城后,闫辉与他之间已经自动变成敌对关系,闫辉会不会一怒之下,扣下他的使团?
可能性不小。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
古令城只是一座小城池,郭嘉可是要跟他打天下的,孰轻孰重,不言而喻,为了这么一座小城,而出动郭嘉以身犯险,这不是失心疯吗?
综上。
他是万万不能让郭嘉冒险的。
“我意已决,奉孝无需多言。”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郭嘉沉默片刻,但还是坚持道,“既可兵不血刃地拿下对手,又何须费尽周折去攻城呢?”
“奉孝乃王佐之才,岂可为区区一小城而以身犯险呢?”林业还是摇头,态度坚决道。
但这话落在郭嘉耳朵里,却让他身心巨震。
王佐之才?
这份评价,可谓至高无上,差不多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个层次。
可想而知,当郭嘉听到林业的评价,心底有多震撼。
更加震撼的是,林业对他那份重视,已经溢于言表。
这让他颇有种千里马遇到伯乐的感觉,那种被需要,被重视的感觉。
一时间,让他心底感动得一塌糊涂。
郭嘉正了正身子,肃然道,“某定当为主上肝脑涂地。”
【郭嘉的忠诚度+4】
“奉孝严重了!”
林业愣了一下,惊喜不已,赶紧过来把郭嘉虚扶起来。
卧槽!
这鸡汤这么好喝吗?忠诚度直接+4?
这就意味着,郭嘉对他的忠诚度,已经来到了95。
这个数值已经很高很高了,要知道,白起的武力值也才95。
郭嘉所说的肝脑涂地,绝不是说说而已。
看来。
等白起回来,他得单独向白起再灌一口鸡汤,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
林业评价郭嘉有王佐之才,也绝对不是单纯的鸡汤,而是实事求是。
史书记载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同时也流传了这么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在卧龙之前,三国中最著名的谋士就是郭嘉,郭嘉死后,诸葛亮才出山。这就会让后人联想,诸葛亮不出山的原因是不是就是因为不敌郭嘉呢?
当然,只是联想。
但也从侧面证明了,郭嘉的名气有多大。
当时曹操北方已定,拥兵百万,势力已成,统一全国,胜利在望。
但却在赤壁之战之中,栽了大跟斗。
事后曹操仰天长叹:若郭奉孝在此,决不会使吾有此大败!
如果算无遗策的郭嘉还活着,曹操在赤壁战场上,真的还会输吗?
没有人知道答案。
但这足以说明郭嘉有多么恐怖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98的谋略值,就是对郭嘉最好的肯定。
“承受主上厚爱,古令城却是非去不可。”郭嘉执拗道。
但,更像是对林业这位伯乐的回报。
他要证明自己。
证明自己的主上没有看错他。
“大胆奉孝,吾的话难道不好使了吗?”林业故意板起脸训道。
“喏!!!”
郭嘉不但不恼,心里反而更加感动。
张了张嘴,最终他还是屈服了。
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竭尽所能,为主上成就不朽霸业。
“奉孝放心,只要你的计谋无虞,三城必定手到擒来。”
见郭嘉没在执着,林业松了一口气,“走!随吾出城,迎白将军旗开得胜。”
说罢!
起身而去。
郭嘉愣了一下,快步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