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离开弘德殿区域,李起元对王承恩躬身行礼道,
“下官多谢王公公相救。”
王承恩伸手扶起李起元,笑道,
“呵呵,李大人,你这是折煞咱家了,咱家只是顺势而为罢了。”
“不不,还是要感激王公公,下官的命,也只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儿。
要不是公公,下官的项上人头,怕是不保。”
“李大人请放心,皇上不会随意斩首大臣的。”
“是……是吗,那就好,那就好。”
李起元抹了抹额头的汗,又问道,
“公公,皇上为何……有些喜怒无常啊?当初跟下官说盘点之事,并未说明日期啊,下官也没有偷懒。”
“诶,李大人,你这话就有点说过了啊。”站在一旁的杨嗣昌道。
“皇上日理万机,怎么可能事事跟你交代清楚。
作为臣子,要想君之所想,急君之所急。
如今大明内外交困,皇上每日批阅奏折至深夜,你还慢吞吞的做事。
你要是连这点道理都不懂,我看你头上这颗脑袋,也保不了多久。”
短短几个月时间,杨嗣昌就从兵部侍郎升到了兵部尚书,这在以往,几年十几年都未必能升。
所以他认为自己很懂得皇上的心理,可以教导教导这个李起元。
“是是,杨大人说的对。”李起元连连点头。
“呵呵呵。”王承恩捂着嘴笑几声,道,“杨大人说得好,不愧是皇上重用的大臣啊。”
“王公公见笑了。”杨嗣昌得意的作揖道。
三人又走了一段,杨嗣昌想起前日自己提交的奏折,还未有结果,便问道,
“王公公,下官代孙督师提交的那份奏折,皇上怎么说。
那奏折上涉及军事机密,刚刚在朝堂上,下官也不好问。”
“杨大人,请放心,已经送到司礼监批红了,今儿下午,就会发往六部。”
杨嗣昌听了甚是高兴,道,
“如此甚好,孙督师说皇太极的主力已经回到沈阳,不出两月就要进攻,所以下官也是十分着急。
只要各部保证好钱粮兵马、器械战甲,孙督师那边定能退敌。”
“呵呵,有劳杨大人费心了。”
“王公公,这不算什么,下官作为兵部尚书,是决不能有负圣恩的!”
“好,好。”
李起元跟在两人身后,心生感叹。
如今的朝廷运转速度,比起近几十年来,可以说是快得吓人了……
……
与此同时,弘德殿内。
王承恩离开后,由魏忠贤代替他,主持朝会。
点了负责各个事项大臣的名字,让他们逐一出来做工作汇报。
户部汇报,上月新增收入。
认捐国宴名额者,615人,收入61万5000两。
认捐国子监监生名额者120名,收入180万两。
认捐免死铁券者十人,收入白银100万两。
以上银两暂存于广惠库。
礼部汇报,国宴日期已定于下月初三,正在筹办菜品。
吏部汇报,已通知南京六部尚书与十三省布政史来京参加评定,正在审核评定人员与评定科目。
兵部汇报,京师大营清退不合格兵员5000人,招募新兵一万人,训练中。
通州大营从京师大营调走2万人,训练中。
通州大营收入大学士徐光启从南京运来的红夷大炮30门,弗朗机人炮术队20人。
刑部汇报,查处官员贪墨三十五起,抄没所得130万两,银两暂存于广惠库。
工部汇报,已经将蓟辽督师孙承宗退回的火铳火炮重新熔炼,徐光启已到铸造厂监督重铸。
工部汇报,大运河北直隶段清淤,以工代赈工程,安置山西陕西灾民五千人。
上林苑汇报,已在京师附近皇庄种植玉米一千亩。
通政司汇报,皇报已出版第九期。
应天府汇报,南直隶兴修水利,以工代赈工程,安置山西陕西灾民一万三千人。
山西布政司汇报,修缮山西驿道,以工代赈工程,安置陕西灾民五千人。
……
大臣们汇报完一圈以后,崇祯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一一询问,并下达了新的指令。
等这些都处理完了,魏忠贤说了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崇祯本起身欲走,突然有两人从大臣队伍的最后面,疾步而出,有事启奏。
今日的早朝,他俩是唯一主动启奏的,所以崇祯还挺高兴。
“臣,兵科给事中刘懋。”
“臣,监察御史毛羽健。”
崇祯温言道:“两位爱卿,要奏何事啊。”
毛羽健跟刘懋使了个眼色,示意由他来说。
刘懋便拱手道:“皇上,臣和毛御史,观我大明驿站有诸多弊病,无端耗费钱粮甚多。
经臣计算,发现有三成多的驿站,可以直接裁撤,如此,每年至少为大明节约八十万两银子。”
此言一出,众臣低声议论了起来,言语中多有谴责之意。
两人都有心理准备,所以也并不理会。
崇祯此时脑海中,则忽然想起,许灵君好像提到过驿站的事。
说的是,裁撤驿站不利于安定民心。
不过崇祯也不急着下定论,他想了解一下,诸多弊病是些什么,便问道,
“刘爱卿,说说看,都有哪些弊病,你可掌握了证据?”
刘懋郑重其事的道,
“回皇上,驿站存在公车私用,驿符管理混乱,驿站马匹被人偷换,马匹粮草被挪用,吃空饷,驿卒被克扣粮饷,被当地官吏擅自驱使等问题。
臣和毛御史,已经收集了二十多个县的驿卒证词和马匹使用记录,作为证据。”
“哈哈哈,好,好。”
面对诸多问题,崇祯竟拍手叫好,搞得众大臣一脸懵逼。
崇祯很快发现自己失态了,于是顿了顿,正色道,
“众爱卿,你们都应该跟刘懋学学,虽然他没你们官大。
但是,他做事的态度,以及想帮我大明节省不必要开支的初衷,非常值得肯定!”
本来,驿站是大臣们的一种变相福利,可以免费使用马匹轿子,以及用餐。
他们是很不爽刘懋提出来的。
但碍于崇祯如此肯定,只得跟着夸赞起刘懋来。
刘懋只是一个七品官,受到皇帝和一众高官的夸奖,顿时有点飘飘然了。
激动的道:“谢皇上夸奖,臣和毛羽健已经整理好了一份裁撤名单,臣立即将其提交内阁。”
崇祯摆了摆手道:“刘爱卿,不必如此激动,朕还没有准奏呢。”
“啊这……”
刘懋顿时有点不知所措,只听崇祯继续道,
“裁撤驿站固然可以节省开支,但此时,驿站还多了一项工作,就是要帮朕宣扬皇报。
让百姓们知道,朕,还有你们这些大臣,到底有没有在好好做事。
让灾民们知道,朝廷没有放弃他们,一直在积极赈灾。
不但要君臣一心,还要君民一心嘛,你说是不是。”
刘懋脑筋反应很快,立即回道:“皇上,这些事,可以交给知县去办。”
“不可,大明驿站分布比知县衙门更广,朕要的是百姓们,最快速度得到消息。
比方说,这次的陕北民变,如果他们早已知晓朕的救灾措施,就不会形成如此大的规模。
或者说,榆林边镇的士兵们,知道朕在筹措粮饷,他们就不会轻易哗变。
朕说的可对?”
刘懋无法反驳,只得连称“皇上圣明”。
“刘懋,毛羽健。”
“臣在。”“臣在。”
“朕命你二人作为朕的钦差大臣,专查驿站相关事宜,替朕解决这些弊病,你二人可愿意。”
二人相视一眼,得此重任,心下欢喜,大声应道,
“臣愿意!”
“好!不过,你二人若是敢跟贪官沆瀣一气,被朕知道了,可是罪加一等啊,可明白?”
“臣明白!”
“臣必不辱使命!”
刘懋和毛羽健都很兴奋,这波要是做好了,升官是妥妥的!
“魏忠贤,拟旨。”
崇祯对两人很满意,命令两人先处理了已有证据的官吏,然后就从京师周边查起。
朝堂上好几个大臣心中十分不爽,很想参他们一本,以两人“贪功好进,沽名钓誉”弹劾两人。
然而转念一想,这种奏折,估计反招皇帝降罪自己,便只得暂且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