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上国还未听我们申辩,便已经发兵汉城,诸位爱卿可有应对之策?”李倧勉强恢复了镇定,对众臣问道。
一群西人党官员,此时也惶恐不安,有些乱了阵脚。
“启禀殿下,如今只能想办法击退大明官军,再另寻对策。”其中一名官员出声道。话音刚落,便被群臣抨击得狗血淋头。
“抗拒上国王师?这是多大的罪名你知道吗?你是想要陷殿下于死地吗?”
“何况上国王师如今联合大将军李适,你拿什么去抵挡?”
朝鲜毕竟是小国,根本挡不住东江军的兵锋。而朝鲜最为主要的部队,也在李适手上。
朝鲜王国能调用的兵力本身就不多,而且战斗力也比较渣,根本没有抵抗的可能。
“为今之计,汉城恐怕不保,陛下还是先移驾吧!”又有人建议道,打不过那就只能跑路了。
“不妥,如今陛下若是逃出汉城,那便是畏罪潜逃。而且逃的了一时,逃不了一世。而且此时局势还远没有那么糟糕,上国干涉朝鲜,无非是不了解废王暴行,陛下若是留在汉城,还有申辩的机会。”
“留在汉城岂不是等死?”
“可若是逃了,上国自可另行册封,到时候殿下就更无机会了。”
一群文官又吵吵闹闹了起来,朝鲜的朝堂和大明风气也是十分相似的,党争激烈得很。
争论的重点,也从是否无力抵抗,变成了是不是该跑路的问题。
朝臣分成了两个派别,一个是主张跑路。一个是主张不跑,留下和上国申辩。
“启禀殿下,上国干预朝鲜,无非就是觉得殿下上位不合法度。但是废王暴政,在朝鲜已是天怒人怨。于情于理,殿下推翻暴政皆有说法。上国乃是礼仪教化之国,对待我们朝鲜绝不可能有失偏颇,既然如此,殿下何须逃离京师。不若派人迎接上国王师,待上国使臣到来,再当面进行申辩。若是逃离京师再行申辩,反倒显得不够坦荡。”西人党核心人物李贵出列向李适陈述了利弊。
李适苦恼的思索片刻之后,颓然道:“就依爱卿所言吧!传本王旨意,沿途官兵不得与王师冲突。再派人前去迎接王师来京,王师的沿途补给,一律皆尽心供应。”
“殿下圣明。”李贵等人跪地大呼。
“散了吧!”李适站起身挥了挥袖子,兴致索然的说道。
……
赵彦带着一群东江军走到还没一半的路程,沿途朝鲜官兵就放弃了抵抗,同时朝鲜使臣也到了,一路上供应补给,迎接着东江军一路行到了汉城。
朝鲜如此识相,倒是让赵彦对这个李倧的观感大为改善。
到达汉城的时候,朝鲜国王李倧更是带着群臣,出城二十里进行迎接,见到赵彦的时候,毕恭毕敬的跪在地上,大呼:“下国罪臣李倧,恭迎天使巡查朝鲜。”
“起来吧!”赵彦出声道,心里倒是暗道这李倧够聪明的。
大明作为天朝上国,最重视面子了。这李倧算是给足了大明面子,不抵抗,不逃跑,显得听话无比。
只要这李倧发动政变有那么一点情理,朝廷也不可能再另行册封朝鲜国王了。
赵彦被迎入了汉城,以总督之名,很顺利的接管了朝鲜军政大权。然后开始受理朝鲜政变一案。政变中被废黜的光海君李珲很快也被找来了,这家伙已经被石灰烧瞎双眼。
赵彦分别进行了审理,然后将政变的过程,以及前因后果都写入奏章,然后呈报朝廷。
奏章发到内阁,第二日朱由校便在早朝上将奏章发给众臣讨论。
“启禀陛下,李珲在位期间,幽废母后,屠兄杀弟。且对朝鲜百姓横征暴敛,又与建奴私通款曲。实在德行败坏、罪有应得。臣以为,李倧政变情理可原,陛下可册封李倧为朝鲜王。”
“臣反对,李倧擅自发动政变,实在有违礼法。李珲即便不堪,他李倧向我大明申诉便是,如何能够发动政变,以至于汉城宫殿被大火焚毁。”
“此言过矣。虽然当日发生火灾,也并非是刻意纵火,且焚毁宫殿也不多。”
一群朝臣争论不休,朱由校坐在龙椅上淡定的听着众臣的意见,大臣们又争论了片刻之后,没争出什么名堂出来。该说的都说了,就看朱由校这个裁判怎么判了。
“请陛下圣裁。”
“请陛下圣裁。”
众臣躬身大呼,应群臣所请,朱由校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李倧德行有失,性情残暴,为朝鲜王非朝鲜百姓之福。即已被推翻,也已被烧瞎双眼,便将其流放。李倧擅自发动政变,情理上确有可原,因而朕决定册封李倧为朝鲜王。但李倧违背礼法,亦不得不罚。虽册封李倧为朝鲜王,但其不得插手朝鲜政务。朝鲜政务就由朝廷指派总督进行管理吧!”
众臣不由愣了,这是各打二十大板吗?
“陛下圣明!”
百官随即躬身大呼,不得不佩服皇帝这一手处置方案。情理上说得过去,却把手伸到了朝鲜。
朝鲜的政变风波显然还远未平息,但是朝廷的处置方案传到朝鲜,却是极大的稳定了局面。
首先李适被大明封为朝鲜大将军,拥有了上国册封,这位置简直稳如泰山。李适要想把这个位置做的稳固,那么必然是要支持大明派驻朝鲜的总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