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盼儿见多识广,对金元宝的兴趣缺缺,只对之前周王送的名人字画感兴趣。
收拾好箱子,姜诚高兴的不得了,金钱才是王道啊。
到了吃饭的点,徐杨氏做好了饭菜,大家一起吃饭。
这是姜诚的规矩,五个人一起吃饭,不分桌,这样显得热闹,有氛围,而且,很有人情味儿。
饭桌上,姜诚想了想,自己白天还有很多事要做。
家里没什么事,看着徐勇气,这个年纪,不能让他耽误了学习,打算让胡盼儿教他读书识字。
普及教育也是姜诚内心的大事,当然,这也是在金钱的基础上才能做的。
“徐大叔,我想让勇气跟着胡盼儿读书识字,您觉得怎么样?”
一听这话,徐再生心情激动的立马站起来,作势就要跪下。
姜诚拦住,拉住了徐再生的手:“别跪,要是跪了我可就不让勇气读书了?”
徐再生这才没有跪下来,感激涕零的回道:“先生大仁大义,再生无以为报,只有好好为先生做事,勇气,赶紧谢谢先生。”
徐勇气乖巧的对着姜诚鞠躬行礼。
中国古代人,只跪天地君亲师,其他人是不跪的,非常那人有大恩大德。
和现代社会一样,现代人下跪,也只是扫墓的时候,对先人下跪,而且现代也没有君主,所以下跪的时候非常少。
古代人下跪的情况也非常少,天地都是祭拜的时候才跪,君是皇帝,老百姓就见不到面,亲就是父母,跪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师是老师师父。
姜诚让胡盼儿教徐勇气,这样白天也有事做,不会那么无聊,而且姜诚还打算出门办事的时候,带上自己的秘书。
晚上睡觉,一夜无话。
天亮了之后,徐杨氏已经把早餐做好了。
姜诚吃了早餐,今天还是要去工匠坊,而且必须要把四轮马车做好,不然太遭罪了。
吩咐了徐再生,如果那七个人再来了,就说让他们等三天之后再来,会给他们一个惊喜。
“好的先生,我知道了。”
姜诚又一次的坐上了马车,到了工匠坊还是难受了一路。
工匠坊的管事李四已经等着了。
姜诚先让李四把制作马车的材料准备好,磨完镜片就开始制作马车,两不耽误。
聚集好工匠头头,姜诚教授他们怎么磨镜片。
磨镜片必须要有耐心,一定要一丝不苟,不能出现差错,所以要一点点的磨。
磨镜片就是个手艺活,耐心磨就是了,这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很快姜诚就把千里镜的所有技术教完了,工匠头头们再把技术教给各自的手下。
姜诚立马开始制作四轮马车,车厢倒是简单,直接吩咐李四制作就行,这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把要求讲解完,
为了制作舒适的马车,姜诚做了两套车轮,前轮用小的,后轮用大的,这种宽敞的马车是用六匹马拉。
自己坐的马车,不需要那么多人坐,能容纳四到六人就可以了。
姜诚自己动手制作轴承,这个技术比较耗时间,等做完的时候都已经晚上了。
但是四轮马车的车厢还没做好呢,姜诚看看天色,“算了,今天不回家了,马车做好才回去。”
管事李四给姜诚安排了上好的房间,还备了一桌席面,谁让姜诚是燕王殿下的贵客呢。
第二天姜诚早早的起床了,加速的赶制四轮马车。
四个轮子已经做好,并且连接到一块儿,后车轮架在了前车轮上,中间由一根立轴连接,和自行车的道理是一样的。
前车轮和后车轮不是同时转弯儿,这样马车的转弯儿能力就很强了。
做好后,只能车厢了,为了保证车厢的舒适度,姜诚要求必须用最好的材料制作。
座椅上还必须加上棉垫,保证了臀部不受颠簸之苦。
千里镜的事情姜诚已经全部教授完了,只需要平时看一下质量就行,自己不在时,他们也能做好。
又是一整天的时间,车厢终于做好了,这是在姜诚非常上心的情况下,加急赶制的。
没有油漆,无法上色,只能先凑合着用了,最起码舒适度是非常强的。
当天晚上,姜诚就坐着四轮马车回家了。
一路上,四轮马车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大家都好奇,这四轮马车怎么和平常见到的不一样。
马车不载货,车厢还很奇特,速度还很快,和平常的马车差距很大。
看着路人惊奇的目光,姜诚很享受,就像是村子里,自己家先买了汽车一样,开出去必须把车窗摇下来,让人看到自己,羡慕的目光。
可惜,路人没有羡慕,只有惊讶。
到了家,马车停在了家门口,马车太大了,不可能进家里。
幸好姜诚的家是箱子最里面,不会妨碍到别人。
徐再生看到自家先生坐着奇怪的马车回了家,感到新奇,左瞅瞅右看看,还好徐再生是见过市面的,知道四轮马车的好。
开心的问道:“先生,这马车是谁的啊?”
“当然是我的了,不然还会是谁的?”
“哈哈,先生好生厉害,竟然有这么厉害的手艺。”
姜诚笑道:“徐大叔,你会驾驶马车吗?”
“会啊,当年给东家当马夫的时候,天天都是我驾驶的,我可是好手。”
“那太好了,以后我出门,你就当我的马夫吧。”
“好的先生。”
徐再生看着四轮马车,欣喜的抚摸着马车的车厢,看看里面的构造,赞叹道:先生真乃神人啊,犹如鲁班在世,做工如此精巧,太厉害了。
晚上,锦衣卫悄悄的出来了,看到门口的四轮马车,也是非常惊讶。
对着马车一顿探究,把马车的车厢,马匹,都画了下来,这是新奇的玩意儿,是要上报给皇帝陛下的。
真是难为这些锦衣卫了,大晚上的,还能看的清,把四轮马车画下来。
当天晚上,这封奏报就递到了毛骧的手里。
毛骧看了是有关姜诚的信息,知道皇帝陛下很关注他,就把密折上呈给了皇帝。
大晚上的,都快十点了,朱元璋还在批阅奏折。
没办法,谁让他是皇帝中的劳模呢。
看到了锦衣卫的密报,朱元璋拿过来,一眼就瞧中了四轮马车。
……
跪求评价票,我需要评价票,多谢多谢大家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