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给皇子改试卷,朱棣及格 > 第三十四章:岳不群是谁啊?

第三十四章:岳不群是谁啊?(1 / 1)

罗学士的民工形象直接震得朱元璋目瞪口呆。

没想到自己的大臣竟然是泥腿子造型,和自己当初当乞丐的时候差不了多少。

蒙元胡虏都驱除多少年了,大明的官员竟然这个样子,朱元璋尴尬的呀,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也印证了明初官员俸禄低的令人发指,中国历史上,明初的官员是全华夏历史中最低的,没有之一。

甚至到了嘉靖朝,清官海瑞有一天买了两斤肉,上了大明朝当天新闻的头版头条。

海瑞买肉的时候,肉贩子都激动了,他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冲动,仰天长啸:

“想不到我这辈子还能做上海县令的生意啊!”

海县令竟然买肉了!

当时的浙江总督胡宗宪都听说了,好奇的问道下属:“听说昨天海县长给母亲过生日,买了两斤肉?”

在之后召开的一次政务会议上,胡-总督高谈阔论一番抗倭形势之后,突然神色一变,以一副极为神秘的表情向大家通报了这个消息。

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海县令竟然买肉了!

可想而知,清官的俸禄有多么的低。

那为什么官员的俸禄这么低呢?

还不是因为朱元璋小时候被当官的欺负过。

朱元璋是底层出身,他的很多亲人都是因为地方官员的贪腐、为非作歹,而得不到救治,最后活活饿死。

所以他当上皇帝后,对待官员是相当严厉的,无论是惩处手段、还是薪资待遇,都是相当的苛刻。

这就有点像现代社会的老板一样,你想想,你老板整天跟你谈理想,薪资苛刻,惩罚花样多,请你理解一下老板还有多少子子孙孙要养,你们要多搞点业绩,不要谈钱,伤感情。

你作为员工是不是很想问候他全家?

可是古代社会官员们可不敢问候朱元璋全家啊,被锦衣卫知道了是要杀头的。

所以明初的官员只能忍着、受着、等着,等到了不那么严格了,就开始报复式的贪-污腐-败,一下子贪-污到亡国。

崇祯朝时,哪个官员家里不是以万两为单位的?

哪个官员家里不比崇祯富裕?

所以啊,刚开始官员的俸禄制度就不对,后面的监督也没有,整个都乱套了。

这样一道题,道出了明初官员生活拮据,知县老爷的年俸才九十两,还没有最底层的商人赚得多。

而且这些俸禄连自己都不够用,更别说去请师爷了。

辛辛苦苦寒窗十年,好不容易考中了进士,当上了县令,结果日子还是这么清贫。

这问题就大了,和商人的问题一样大。

辛苦的成本和结果不成正比,这就会导致混乱。

姜诚出这道题就是为了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直接把这种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还要设置检查制度,防止官员腐-败事情发生。

姜诚正色道:“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别说什么为国为民那种大话,如果哪个官员说自己读书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那他一定是岳不群。”

“岳不群是谁啊?”

“岳不群是伪君子,是披着人皮的狼,表面正派高尚,实际卑鄙无耻。”

“伪君子如果执掌重要部门,那就是对国家的危害,对人民的残酷。”

“所以,十年寒窗苦读,一朝登进天子堂,为的是什么?”

皇子们都认真看着听着,等着姜诚继续讲。

“有句话叫千里为官只为财,我辛苦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千军万马过了独木桥,来到了一县之地当官,不就是为了那些黄白之物吗?”

“区区七两银子就想让我卖命于朝廷?是把我当冤大头吗?”

“各位殿下不要以为我信口雌黄,我敢担保未来五年之内,必有贪-污大案发生。”

“到时候,会影响到全国的官员,陛下一定会震怒,大发雷霆之下,处罚力度之大,也是历史之最。”

“殿下们看看四年前的空印案,死了多少人?今年的胡惟庸案,又会死多少人?”

“如果五年后,再发生大案要案,那全国又会陷入动荡之中,老百姓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届时,各位殿下该如何维护大明朝呢?”

“是置之不理呢?还是及早预防,防止祸事发生呢?”

竟然还有这种情况?皇子们都惊呆了。

好一阵寂静,楚王齐王不敢回答,只是看看哥哥们。

太子朱标眉头紧皱,一直都没舒缓。

只要燕王朱棣鼓起勇气说道:“先生,这种问题,只有加薪一种办法吗?”

“加薪?呵呵,陛下那种性格的人,怎么可能肯给官员加薪?”

“作为陛下的孩子,你们应该最懂陛下,他是那种愿意给官员加薪的人吗?”

“官员要是敢提加薪,他不把官员的皮扒了都算轻的。”

“贪-污六十两就要剥皮揎草,哪朝哪代也没这种严刑酷法啊!”

朱标皱眉道:“先生,父皇也是因为小时候被地主官绅欺压怕了,所以他特别痛恨当官的。”

“他痛恨当官的,也是痛恨那些坏官啊,这大明朝的朝堂上难道都是坏官吗?”

“他不能一杆子打死一船上的人啊!”

晋王疑惑道:“先生,您又不是官员,您怎么这么为官员说话啊?”

“我是不是当官的,可我也不是商人,我还是为商人讲话,以后我还会为工匠讲话,为士兵讲话,为农民讲话,为天下所有的弱势群体讲话。”

“矫枉过正,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吧?陛下就是矫枉过正,完全以自己的心性来制定国策,导致国家有很多问题。”

“我这试题就是从国家政策上出的,你们应该已经看出来了。”

朱标沉声道:“有些问题,我们当儿子的,也能看出来,我也有过劝说,但是父皇他性子执拗,不愿意听,我们也没有办法。”

朱标说着话,姜诚相信,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人,和当今大多数读者的父母差不多。

身为父母,教育孩子,总认为自己所做的所有事都是对的。

做孩子的不能反驳,否则就是对父母的不尊重。

尤其是古代社会,以孝治天下的大明朝,更是不能反驳父母。

……

故事剧情太难了,写着要思考很多东西,厚颜恳求大家的支持,请给我投个评价票吧,谢谢了。

最新小说: 大秦:开局靖难,咸阳门下清君侧 大明:最穷驸马爷,老朱哭惨了 红楼:贾府假子,撞破皇帝女儿身 明末:水友献计。打造无敌华夏 大秦:我把恶魔果实普及全国 大明:老朱,说好的不翻脸呢! 三国:曹家熊孩子,开局来认亲! 穿越大汉废太子,最多活到五年后 历史:这个男人很强啊 玄幻:我信奉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