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确立了内阁制,政策很快就实行下去,几乎和胡惟庸之前的政策无缝衔接。
而且内阁制的办事效率也比一个人要强得多。
朱元璋非常满意内阁制,自己也比以前轻松不少,这个制度太好用了。
心中对姜诚的赞美更加大了。
幻想着姜诚还有什么其他地方对自己的帮助。
对了,那就是试卷上的考题了,那上面还有几道题没有解答完,那些问题都是朱元璋自己制造的。
朱元璋不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之前他想了好久,就是没有答案,后来孩子们从姜诚家里得到了答案,朱元璋索性就不想了。
还是靠姜诚吧,他总是会给人带来希望。
……
过了一周,姜诚的千里镜做好了,亲王们也如约而至。
这几天,天天磨镜片,姜诚发现工作效率太低了,这事不能自己干,浪费时间。
正好这次殿下们来了,就和他们谈一下合作吧。
殿下们来到了姜诚家里,这次太子殿下也来了。
姜诚很高兴,问道:“太子殿下,好久不见,最近政务忙不忙?”
“哈哈,真是多谢先生的内阁制,父皇的压力减小了,我也就轻松多了。”
“还要告诉姜先生,我已经派遣了一对人马,跟随占城国使者一同前往南洋,到了占城国后,先考察占城国情况,然后再去暹罗国,考察完回来我们就知道怎么做了。”
姜诚很兴奋:“很好,现在去考察也不迟,估计考察完需要一年半载,不晚不晚,哈哈哈哈。”
姜诚高兴的把千里镜拿出来分给诸位殿下。
“呐,千里镜做好了,每人一支,好好玩吧。”
大家拿到千里镜,非常喜悦,都拿在手里把玩儿。
朱棣已经完了一周了,非常熟悉了。
“姜先生,我想和你谈谈关于大批量制造千里镜的事。”
“哦?你也想大批量制作?咱俩真是想到一块儿去了,来来来,大家请坐。”
朱棣高兴的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姜诚。
“现在世上只有这八支千里镜,军中还没有,我想大批量制作一千支千里镜,投入军中使用。”
“我估计明年,就要对北元动兵了,所以想提前做好准备,让军中夜不收熟练掌握千里镜,这样,我大明军队就可以先发制人。”
姜诚很赞成,必须要大批量生产,高兴的拉住朱棣的手。
“燕王殿下,在下也很想大批量生产千里镜,咱们合作吧。”
朱棣笑道:“哈哈,我这次来一是为了试卷上的解答题,二是为了谈千里镜的合作。”
“好,那我出技术,你出工匠,怎么样?”
“正有此意,我打算召集一批军中工匠,只在军中制造使用,不能泄露于外面,要不然,我怕这等利器会被敌国偷了。”
“嗯,燕王殿下的保密意识不错,很好,那就这样吧。”
朱棣问道:“还要请教先生,做一支千里镜的成本是多少?”
“这个倒是没多少,也就几两银子吧。”
“啊?这么低啊?我还以为得上百两呢?”
“哈哈,那是往外面卖的话,要上百两的价格,咱自己造就没那么高的成本了。”
“这样啊,那就按照军中收购的价格,每支五十两怎么样?”
姜诚疑惑道:“什么意思?”
“先生肯定得有酬劳,还得和先生商量一下,每支千里镜五十两,三七分您觉得怎么样?”
“三七分?我得三成?那一支千里镜我得十五两,要是制作一千支千里镜,那我能得一万五千两?这也太高了吧,我只是提供个技术啊,不需要这么高的酬劳。”
“那可不行,先生提供这么好的利器,足以匹敌十万大军,区区一万五千两白银,实在是太低了。”
姜诚想了想,也是啊,虽然成本低,但是价值很高啊,再说了,自己以后用得着银子的地方还有很多,不要白不要。
“那好吧,那就多谢殿下好意了。”
确定了千里镜的项目,姜诚算是有了高收入了。
一万五千两,这可是一大笔收入,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六百六十万。
这可是一笔巨款了。
而且以后姜诚能做的东西还多着呢,赚钱的手段也很多,相信过上几年,姜诚就能成为亿万富翁。
合作谈完,继续讲试题。
大家正襟危坐,姜诚拿出试卷,第三道题。
南京城有一户人家叫田七,早年间田七为了家中生计,他每日辛苦去菜市场进货买菜,然后去居住区卖菜,日子久了赞了一笔钱。
开了家布行,田七苦心经营布行,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取了一房娇妻,生了个大胖小子。
过年打算做些新衣裳让家人穿,结果朝廷规定,商户不能穿丝织品的衣服,田七家里有大量的好布匹,却不能自己使用,只能做些麻衣穿。
上街还不能坐马车,只能走路,孩子还不能上学读书,田七看着家中存的钱,他不明白努力奋斗的意义了。
他明明是想为家里的人改善生活,然而朝廷却规定不允许改善生活,那他努力的意义在哪儿?
还好,田七是奉公守法的好人,只是从此之后,田七再也不努力经营布行了,反正努力也不允许得到回报,那为什么还要努力呢?
这道题讲述了明代商户的艰难地位,辛辛苦苦工作赚钱,却无法享受应有的待遇,这就很打击人的积极性,导致商业贸易活跃度低,商业不发达。
姜诚以南京城里的小市民举例子,让皇子们看到了商户的生活状态,让他们感受到商户的不易。
“殿下们,这南京城不是只有田七一家小商户,那可是成百上千个甚至十万个啊,如果努力工作和成果不匹配会出现什么问题?”
皇子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正确答案。
试卷上,秦王和晋王的回答很简单:想穿丝绸衣服,就去当农民。
简单粗暴。
燕王周王的答案是:在家里穿穿就行了,不要到外面展示。
也没有答道点上。
楚王和齐王年纪小,回答的有点搞笑:穿上丝绸的衣服,在外面罩一见麻衣就行了。
答案很有幽默细胞。
……
恳请大家的鲜花和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