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和诸位皇子,在东宫和幕僚们商议了一天都没有解决之法。
无奈,朱棣提议道:“既是姜老师所出的题,他自然有答案,我们前去请教他不就行了?”
“也罢,我还没见过姜诚,明天就去见一见吧。”
朱标和诸位皇子决定以后,锦衣卫就把这事告诉了毛骧,毛骧知道了就是朱元璋知道了。
所以,大明权力的最高人已经咬到了姜诚的鱼饵。
就看姜诚如何表演了。
……
秦淮河畔,一间小屋里。
早上七点,姜诚起床刷牙洗脸,烧水做饭。
拿出了前几天做的皮蛋,剥好了切碎放入砂锅中,做的是皮蛋瘦肉粥。
再摊几个鸡蛋饼,就是简单的早餐了。
就像昨天吃的火锅一样,姜诚在吃上面绝对不会亏待自己。
这个时代没有电视电脑,没有手机WIFI,什么娱乐方式都没有,除了上课和学生们逗乐,就剩下做饭了。
要是能把美洲的辣椒和土豆带来就更完美了。
哎呀,想想都流口水,争取早日把朱元璋搞定,快速出海,占领美洲。
不对,不叫美洲,而叫殷洲,殷商后人居住之地,就是殷洲,以后就是大明的领地了。
隔壁的邻居房子里,锦衣卫已经把这里租下来了,把中间墙壁角落处,凿了一个小孔,以便偷窥观察。
姜诚的房子只有一户邻居,出门边上是秦淮河,小巷子里有六户人家,姜诚在最里面。
前后面的房子都和姜诚的房子不挨着,所以锦衣卫就把这一间房子给租了。
朱元璋已经到了,悄悄的进了隔壁的房间。
大早上还没八点,就能早早的来到姜诚邻居的房子,证明朱元璋真是个工作狂啊。
现代社会正经人谁七点就起床了?那个不是睡懒觉到八九点才起床的?(说的是宅男宅女啊)。
就算是古代社会,像朱元璋这种废寝忘食,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皇帝,那也是凤毛麟角啊。
整个大明朝,估计也就朱元璋和朱由检是这样了。
一个是开国皇帝,一个是亡国之君,真是有够讽刺的。
这足以证明,勤劳并不是成功的原因。
方法、方向、方式才是。
如果你做事方向方法方式不对,你再怎么勤劳也不可能成功。
南辕北辙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大家一定要选择好方向啊。
朱元璋进来后,毛骧紧跟左右。
“他现在在干什么?”
“回陛下,姜诚正在做饭。”
“做饭?那小子还会做饭?真是有意思。”
朱元璋可不是那种瞧不起做饭的男人的,他不认为“君子远包厨”是对的。
因为朱元璋自小过惯了苦日子,饥一顿饱一顿的,如果一个人不会做饭,那肯定饿死了。
忽然,一阵香味从小孔飘了过来。
朱元璋闻到了,感到诧异,通过小孔看了过去。
只见姜诚把皮蛋瘦肉粥做好了,盛在碗里,鸡蛋饼也做好了,放在盘子上。
坐在小桌子前,姜诚开始吃早餐了。
“嗯~!秒啊!”
看着姜诚闭着眼睛在享受美食,朱元璋的喉咙做下咽动作,表示馋了。
“此子竟然有如此手艺,真是不简单啊。”
朱元璋回头问道:“去给我买点早餐,我也吃一点。”
“是,陛下。”
毛骧悄悄的出门去买早餐了。
姜诚喝着粥,吃着饼,看着院子。
“院子太小了,连大棚蔬菜都没法种,还有我的实验室,家里可没有地方做实验。”
眼瞅着小院落,姜诚想想自己的俸禄,根本不够买新的土地啊。
而且自己刚被辞退,下个月可怎么办啊?
算了,不去想他,先吃饭吧。
姜诚吃完饭,洗碗整理桌子,开始编写自己的东西。
姜诚正在编写文字,把现代化的知识整理清楚,以便以后能用。
物理、化学、数学等知识一套,历史变革原因影响结果一套。
经济发展一套,全方面的对明朝发展都做了深入研究。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姜诚内心非常高兴,希望有一天,自己改变了这个时代,改变了华夏进程,一直让华夏成为世界的灯塔。
上午九点,太子朱标带着六位弟弟来到了姜诚的家里。
门是开着的,姜诚知道他们会来,特意把门打开,等着鱼饵上钩。
果然,七个皇室成员来到了院子里,看到了姜诚正在写东西。
“姜老师,我等冒昧前来请教问题,打扰你了。”
“诸位殿下客气了,请诸位殿下屋里坐。”
姜诚上前给太子殿下拜礼,太子还礼。
来到了屋里,众人落座。
皇子们还是第一次来姜诚的家里,只见客厅简陋,墙上有一幅字画,只是这字画非常奇怪。
不是山川鸟林,流水人家,而是奇奇怪怪的图,是什么图,皇子们也不知道。
那是姜诚自己画的世界地图,肯定比不上机器打印的,但是对于画手姜诚来说,也是大体不差。
一众皇子们肯定是看不懂的了,这也就是姜诚看,把蛋糕挂在墙上,时刻叮嘱自己,只有拿下这些地方,自己才有好吃的,老百姓的日子才会好过。
给各位皇子倒上茶,最简单的菊花茶,没有名贵的茶叶招待。
“各位殿下,有什么问题请说。”
太子朱标恭敬的问道:“昨日姜先生给我的弟弟们出了考题,听说只有四弟及格。”
“我等不知正确答案,所以特来请教姜先生,给我们讲解一二。”
六位皇子也恳切的望着姜诚,表达着尊敬的神情。
姜诚微微一笑,“殿下可看完了全部的试题?”
“看完了。”
“有什么感受呢?”
朱标低下头,神情落寞道:“……题目虽然看起来很直白,但是里面包含了很多其他意思,我看不明白背后的含义,只是隐约觉得……”
“觉得什么?”
“危机四伏。”
“哈哈哈哈,太子殿下还真是用词精准,能从试题中参透一些真想,虽不明就里,但亦不远矣。”
朱标起身对着姜诚恭敬的拜了一拜。
“还请先生为我等解惑。”
“太子客气了,请坐。”
朱标坐下,姜诚看着诸位皇子,笑道:“那,咱们就看这第一道题。”
“洪武八年一贯宝钞可购买一石米,为什么洪武十三年却需要五贯宝钞才可购买一石米?”
“四弟说是因为宝钞便宜了。”
“说到点子上了。”
齐王问道:“为什么宝钞会便宜?它不是钱吗?钱也能变得便宜?”
……
恳求大家的支持,鲜花和评价票,请投给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