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传下法旨,便脚踏祥云,化为一道紫光而去。
云中子等人皆是面色一变,想不到昊天竟会上紫霄宫之中状告十二金仙,敕令十二金仙俯首称臣。
此事可大可小,倘若不处理好,对于阐教来说影响也不小。
燃灯道人端坐蒲团之上,道:“广成子,你等将这因果细细说来。”
广成子自是掐头去尾的阐述了一遍,至于姜玄这个一个小角色,他自是不会提及。
毫无疑问定是那天庭察觉到了香火琳宫之中的算计,进而瑶姬上了天庭,将此事告知昊天,故而才有了这一幕。
以广成子、南极仙翁的眼界不难看出来,姜玄在其中也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而已,甚至是王母为了杀和合二老推出来的一枚棋子。
时至今日,广成子、南极仙翁等人也只能在玉虚宫之中,等待着元始天尊的敕令。
那法坛之上,却见白鹤童子面容之中闪过几分阴冷之色,他身份可不低,身为南极仙翁麾下大弟子,也是阐教三代弟子之首。
这和合二老、符元仙翁都是其师弟,再者白鹤童子身为元始天尊驾前童子,代掌三宝玉如意,修为更是到达了金仙巅峰。
得知符元仙翁竟是死在了人间一个总兵手中,心中动了几分杀念。
...
姜玄在龙女殿之中与两个龙女已经合修数日,体内先天阴阳之气与后天玄黄之气饱满如一。
敖听心与敖寸心两人开化灵韵之后,也陷入了极致的修行之中。
姜玄朝着陈塘关外看了一眼,只见祥和之气滚滚而来,自知晓有贵客登门。
姜玄当即离了落霞山,回到了陈塘关之中。
总兵府前,那是王侯仪驾,正是那帝乙与比干。
林伯与李靖正在接待,引了帝乙与比干入内堂之中。
殷商重武,一行列兵都是精神抖擞,杀气腾腾。
李靖如今掌了陈塘关的兵符,负责训练、调动陈塘关十五万大军。
李靖办事沉稳,姜玄自然放心。
此刻姜玄从那内堂之中走了出来,拱手打礼,道:“老臣姜玄,见过两位侯爷。”
帝乙与比干见了姜玄如今模样,也是惊讶无比,两人急忙躬身请礼。
“吾等拜见姜元帅。”
姜玄淡然一笑,让这二人随意落座。
他只是随意看了一眼,便道:“两位侯爷远道而来,老臣有失远迎。”
帝乙道:“老元帅仙风道骨,相比较几年之前相见已是大为不同,此乃吾殷商之福,倒是侄儿二人失了礼数。”
姜玄点了点头,道:“你可知大王为何让你二人前来?”
帝乙不假思索,道:“元帅在这陈塘关之中发明了这纸张,吾等此番前来便是求取此道。”
姜玄道:“这纸张是吾夫人研制而出,老臣也只是从中指点,大王让你二人前来自有深意,老臣也直接明说,大王膝下子嗣众多,可唯有你二人成了气候,你等其中一人便是下一任的殷商之主。”
比干听完,脸色微微一变,随后道:“自古长幼有序,这殷商之主自是落定在兄长身上,比干岂敢与之相争,况且父王如今正值风华,议论此事是不是言之过早。”
帝乙也道:“这殷商之主抉择,虽是长幼有序,可也当论才能定之,此事你吾二人岂能做数。”
见到这两兄弟谦让,姜玄淡然一笑,道:
“比干你有一颗七窍玲珑心,能够看透世事人心,此间并不适合君王之道,从今日起你便在老臣这陈塘关之中落定,待修行有成,再行辅佐人皇。”
比干听完,心中松了一口气,随后道:“姜元帅有此深意,侄儿自是奉听,日后父王身边就要有劳大哥了。”
帝乙目光一定,道:“大哥定不负你之所望。”
姜玄叹了一口气,道:“如今殷商看似平和,实际上东方有夷人作乱,南方有鬼方一族作乱,四境不稳,帝乙你此去朝歌,记得好生运用闻仲此人。只要有闻仲一日在,可镇殷商百年气运。”
帝乙躬身请了礼数,随后姜玄简单的讲述了一些治世之道与一些兵法,用了膳食之后,姜玄便将这如何造纸之法传给了帝乙。
朝中有商容这等能人,再加上文丁对自己信任有加,这大局可定,帝乙得了造纸之法后,便回了朝歌城之中,只余下了比干一人。
姜玄吩咐道:“比干,吾既将你留在了陈塘关,自有其深意,你那些王侯将相的身份先抛在一边。”
比干朗声一笑,道:“学生自悉心听闻老师教导。”
姜玄拍了拍比干的肩膀,随后朝着东方指了指,
“往东一千二百里有一座山,唤作骊山,骊山之上有一处道宫,道宫之中有一道姑。”
“你秉承此物自能顺利见了那道姑,若那道姑不肯教你,你就言说借你道德之言续成汤三代人皇气运,来日还你教下一线生机。”
“倘若还没有这般缘分,也就作罢。”
姜玄丢给比干一个包袱,随后道:“这里面有一些干粮换洗的衣服,你且去吧,从今日起你便只是一个游方学生,忘记你的身份。”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比干点了点头,心中铭记这三代人皇气运,虽然不知道姜玄这是何等意义,但他知晓自有玄机在其中。
在比干离开之前,姜玄赠与了一方符令,这符令正是昔日金灵圣母所赠上清符篆。
希望那骊山之上的无当圣母见了比干,能看在这一道缘法之上,给一道薄面。
姜玄虽然传下了纸张之道,可纸张之上也要有书可写,这便是姜玄布局盛兴人间气运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