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经的小儿子杨申才十四岁,杨程离家在外,说是出去游学,其实是花了大价钱去江南一个小书院读书。
没有银钱供养,杨程只能回到大名府,以他的年纪能做些什么?就算将杨申留给他,恐怕他也没法照顾周全。
他的长女嫁去了山西,一年仅有几封书信,姑爷家中就算救济,也不会给太多银钱。
一旦被逐出族中,做什么都会很艰难,但凡好点的活计,都需要族中作保,族人都过世的不用说了,但凡有族人在,却没有文书,只能被撵走。
杨明经想到母亲提及三房的时候,说过总有一日将她们母子逐出杨氏,到头来要被丢出去的却是整个二房。
杨明经颤声道“我……愿意做。”
谢玉琰并不意外,她微微一笑“路给二伯了,就看二伯怎么做。”
杨明经深吸一口气“我带着衙门的人去账房。”
除了杨宗道之外,还有几个杨氏嫡亲族人,也没少侵吞族中旁支的财物,旁支告到他面前,身为族长本该做主,却还是压着旁支族人,大事化小……
现在到他该还账的时候了。
两个旁支族人跟着杨明经一起出去。
谢玉琰看着屋子里剩下的人“这两日要选出新任族长,大家有个准备。”
“还选什么,自然是大娘子做族长。”
“说的对,若不是大娘子,我们这些旁支,哪里像是族人,分明就是他们的雇工。”
“大娘子做族长。”
没听说过哪家的族长是个女子,但杨氏族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平日里规矩一大堆,可哪个管他们死活?他们也想开了,谁对他们好,领着他们过好日子,谁就来当家。
当然这些话是能说出来的,还有一些话,大家也就心里想一想。
有大娘子在,谁敢做这个族长?谁又能做这个族长?
没有谁能够比大娘子厉害,否则也不会让二房压了这些年。
而且他们从心底里不希望何氏说的那些话成真。
何氏说,将来大娘子用不着杨氏一族了,就会将杨氏一族丢开。
如果大娘子能一直做杨氏的族长,一直将他们当做族人?那就不好轻易丢开吧?族人总比寻常人要值得相信。
除非将来大娘子还会再嫁旁人。
可现在也想不了那么远了。
谢玉琰没有拒绝,她不喜欢做杨氏族长,但她更不喜欢被管束。
所以,注定了,她在这里,一切就只能听她的。
不管是人,还是道理。
谢玉琰看向杨钦,杨钦长大之前,她会管着杨氏一族。
但她没想过是不是一直留在杨家。
比起前世的瞻前顾后,现在的她更喜欢一切随心,以后的事就交给将来的她去安排。
谢玉琰淡淡地道“明日巳时初,族中长辈来堂屋议事。正旦过后,族中会选人去瓷窑。”
听到瓷窑两个字,族人脸上立即露出喜色。
水铺旁边的灶具铺子开张了,卖的泥炉就是杨家废弃的瓷窑烧出来的。虽说开的不声不响,却有许多人早早就等在那里。
这泥炉大家一点不陌生,应该说早就盯上了。
因为这东西从水铺开张的时候起,就摆在了外面供路过的人取暖。
前些日子甚至有人来偷泥炉,幸好被烤火的百姓发现了,这才追了回来。
贼都惦记上的东西能不好?
而且藕炭放在这炉子里会更扛烧,那些用了藕炭的人家,总会去水铺上问泥炉的事。
得知铺子要开张,就纷纷到门口等着,铺子才开了一个多时辰,泥炉就卖光了。尤其是那种小泥炉,才摆出来,就被几个读书人全都买走了。
这东西可不分冬夏,只要煮茶就能用得上。
泥炉是谢大娘子和长房在瓷窑烧的,其他杨氏族人知晓的甚少,被人拉住问泥炉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自家东西卖的好,心里欢喜,不过更期望着,啥时候也能去窑上帮忙。
现在机会可不就来了。
就说谢大娘子做族长好。
反过来想一想,谢大娘子不留在杨氏,瓷窑肯定也就没了。
封窑的时候,族里那般对杨明德,杨明德一家不说结仇,心中也有怨恨。
以杨明德的脾性,宁愿跟着谢大娘子做买卖,也不会愿意留在族中。
得了好处,族人们纷纷向谢玉琰和杨明德行礼,杨明德装作看不到,将头扭到一旁,等到族人们都走了,这才与谢玉琰说话“要不然我不歇了,正旦也开窑。”眼看着做出的泥炉不够卖,他心中说不出的焦急。
可惜烧制泥炉需要功夫,他们的窑着实太小,连续不停地烧,也出不来太多。
谢玉琰道“不用,大伯这几日就好好歇着,过了初五再开窑不迟。”
杨明德叹气,过正旦,哪有烧窑好玩?不过这些事他也只能听谢玉琰的。
“我回去了,”杨明德道,“礠州的那些瓷石我还没弄明白。”
不让他烧泥炉,他就玩瓷石。
谢玉琰点点头,杨明德就疾步往外走,他是真惦记着刚磨出的那些瓷土。
自从重新开窑之后,杨明德走路都带风,姿势也从之前佝偻前行,变成了背着手踱步,从前的精气神儿全都回来了。
出了三房院子,刚好遇到衙役押着二老太太向外走去。
二老太太脸色铁青,不停地喊叫杨明经的名字。
开始还是求救,后面就变成了咒骂。
骂儿子没良心,居然与外人一同害他爹娘。
杨明德摇摇头,这种人即便死到临头,也不会悔改,幸好有人能治得了她。
二老太太眼看着祖宅大门就在面前,她突然有种感觉,出去之后,就再也不能回来了,当即又开始挣扎,抬起头正要喊冤,就看到一只狸奴从头顶跃过,狸奴落在李树上,后腿一蹬,一团雪立即从树杈上落下,结结实实糊了二老太太一脸,登时将二老太太的声音掩埋住,二老太太就这样被拖了出去。
……
巡检衙门。
贺檀与陈举说完话,就走回衙门。
他看向王晏“永安坊又出事了。”
王晏没有抬头“杨氏二房剩下的人进了大牢?”
贺檀惊诧“你怎么会知晓?谢小娘子与你说过?”
“没有,”王晏道,“她那样的性子,不可能让二房的人踏踏实实过正旦。”
“有仇立即就报,猪都留不到年后,更何况是杨氏二房。”
贺檀一口水差点就喷出来,哎呦,听听,这一会儿的功夫杨氏二房连猪都不如了。
“让人盯着吧,”王晏接着道,“谢家那边要有动静了。”
贺檀目光一定“怎么?刘家的眼线传回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