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岳茶楼前, 王隐焦急的等着, 他不知钱昱来见何人,又不好上楼催促, 只得干等着。
钱昱出了雅间,显得心事重重, 一步一步下着台阶,只觉得怀里的两万两银票滚烫的紧,这个人情算是欠下了, 下月初六少不得要备厚礼过去,只是,再见面实非她愿, 纠缠不清只会徒增烦恼。
“东家!”王隐瞧见钱昱, 赶紧迎了上去, “瑞和的三个掌柜到铺子去了, 说是要那三万两银。”
钱昱闻言从怀里取出银票, 递给王隐道:“这是两万两银票, 邀他们去衙门, 当着众人面还, 一来让百姓知道如家的信誉, 二来别再让他们算计了。”
“嗳!”王隐接了银票,想问从何而来, 抬眼却见钱昱面上一片愁云, 只得轻声问道:“东家不去?”
“不了, 我想独自走走!此事就交给你了。”钱昱说罢率先走出了茶楼, 站在街口处左右看了看便往左边走了,她不知道的是,茶楼雅间的窗边,陶清正含情脉脉的看着她离去的背影。
“小姐,人都走远了!”小敏叹了一口气。
陶清却好似不曾听到一般,仍旧维持着原来的姿势。
良久,陶清叹道:“我们也走吧!”说罢轻抚罗裙站了起来,走到桌前顿了顿,她在这个位置抱过钱昱,想罢脸颊染上一层红霞,抿着嘴快步走出了雅间。
宾阳交通便利,往来商人甚多,如家被焚也成了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走在街道上的钱昱不免担忧起来,古代虽然信息传送不便,但时间一久,肯定口耳相传,那些个相与肯定闻风而来,正愁苦之际,从旁边的露天茶棚传来一粗犷的男声。
“唉,你们听说了吗?边境可能要打仗了,我在军队的小舅子说,前不久闻和部落的军队把边境一个村给打劫了,朝廷有出兵的趋势呢。”
钱昱闻言停在了街口,打仗两个字蹿进她脑子里。
“消息可靠吗?那家里的粮食现在卖不得了,现在多廉价啊,等那些为朝廷卖命的商人来活跃起来,那咱手里的粮食岂不是要翻倍?”
“此言有理,前儿个我还卖了几石,看起来是亏了,我得回家嘱咐嘱咐。”
钱昱闻言皱起眉来,王永龄托她想法疏通河道,此法被她否决了,她想宾阳交通便利,直接从宾阳购粮运到京城应急,可这打仗,岂不是粮价要疯长了?她不免担心起来,眼下得抓紧时间购粮才行,可佑安的银票还未到,一切都施展不起来。
此刻的她心急如焚,刚要转身回铺子,却听得茶棚里的人道:“竟瞎扯,我刚从边境做生意回来,哪里听说打劫之事了?危言耸听。”
钱昱闻言猛的站住,她隐隐约约想到了什么,只是还未完全理清楚。她沿着街一直往前走着,走到如家的仓库,便在外面看了眼,仓库的人只剩下老先生和一个小伙计在收拾着,她微叹一声没有打扰便离开了。
再往前走便是庄稼里,地里的人面上都笑呵呵的,从远处看庄稼长的也不错,钱昱一下子便想起种庄稼的日子,那是钱旭还在,还曾帮她挑过肥料。
“唉!”想到去世的大哥,钱昱微微一叹,钱旭多老实忠厚的人啊,却被人活活打死,最可恶的是钱昊竟不知反省,给了他重新做人的机会竟不知回头,虽然奶奶百般不是,可到底打小便疼钱昊,竟疼出个白眼狼,如今虽不知那家子人在何方,但她想弑亲人者必不会有好下场吧。
“小哥,有伤心事?”地里的老者边扒着杂草便问道。
“无。”钱昱摇了摇头,走近道:“大爷,庄稼长的不错,看来您要丰收了。”
“唉,庄稼人盼丰收,可丰收包谷又不值钱咯。”大爷笑着摇了摇头。
钱昱闻言一愣,随后拨拉了一下,只见好好的包谷里面竟然有很多虫子,她心里一急,连忙多看了一些,看着长的好的竟都有虫子,看来今年下半年,即使没有战争,粮食也要涨价了。
“大爷,该除虫了!”古代条件有限,都到了这个时候抢救是无多大用的,但愿不要出荒年。说罢许是不愿看到老者脸上的悲恸,她说完便匆匆离去了。
既然预测到了可能发生的事情,她必然不能袖手旁观,她挽救不了这些包谷,不过却有法子在今年下半年降低粮价,也就是现在她要屯粮了,等到荒年再以低价卖出,不仅百姓可以活命,而且还能打击荒年高抬粮价的奸商。
这样一想,钱昱愣了好久,随即脸上一喜,提起袍子便跑了起来。一路小跑到县衙,舒了口气走到县衙后面的小门,敲了敲门,对着开门的仆人道:“劳烦通禀一下太爷,如家钱昱求见。”
仆人打量了一下钱昱便进去报信,少时便通知钱昱进去。
“钱东家,适才贵铺的掌柜已然还过了瑞和银子,不知钱东家此来......”县太爷坐在后院树下,看向对面的钱昱。
“钱昱此来,乃有事相求。”钱昱说罢顿了顿,看了眼太爷的脸色又道:“家兄前不久托人捎信,说是武安通京城的河道被堵了,眼下又到了各县交纳税粮的时刻,家兄焦急托我帮忙,我便来寻太爷了。”
“哦?令兄是?”太爷听罢坐直了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