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庆三年初,段誉刚行完及冠礼,全太后领头正在商议立王妃事宜。此时,杨昭却传来密函:西夏皇帝李德旺秘密谦使入成都,希望能求见宋帝,商议共同对抗蒙古的事情。
由于他们是秘密进入蜀地的,在现在看来就是偷渡,被宋军抓住时很正常的。于是杨昭暂时将他们扣下,写了密函给理宗。而理宗在经过段誉的提点和故意示弱表示无意政事后,就和段誉非常亲近。有一些大事也会和段誉商量。
段誉陷入了沉思。
半晌,方才道:“皇兄,这次由我亲自去一趟吧。”
一日后,段誉秘密出京,带着数十侍卫赶赴四川。
段誉离朝之事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对外宣称,荣王突发疾病,需将养数月,王妃之事暂延。
亲自去四川之事,也是段誉深思熟虑过的。虽然离射雕剧情展开还有一段时间,不过可以去先找一些密藏。而且如果段誉的记忆没错,这时候的郭靖应该还在大漠草原受江南七怪的调教,而杨康则在金国中都赵王府中当他的小王爷,距离两人在金国中都相遇还有两年多的时间。最好就是在那个时候介入到剧情之中,顺应剧情的发展自然而然便能与天下各个美女一一会面,。
快马加鞭赶地到四川之时,已经过去了将近半月。
杨昭一听朝廷秘使前来,立刻出来迎接,待看清来人后,惊得差点跪下去,当今谁都知道皇帝与容王兄弟之情非常深厚,荣王德权势仅次于皇帝。幸好段誉眼疾手快,给拦了下来。
杨昭也不是蠢笨之人,立时明意,便恭敬地将一行人引入府中。
杨昭迎着段誉进了密室,商议起西夏求援之事。
“臣杨昭参见荣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起身吧。”段誉问道,“杨大人,西夏密使具体都说了些什么?”
杨昭起身,垂手恭立,答道:“西夏密使要求与大宋结为兄弟之邦,共抗蒙古。”
“他们能付出什么代价?”
“日后蒙古进攻大宋,西夏必定相助。”
段誉冷笑道:“这种空话他们也说得出口?我大宋强过西夏不知多少倍,日后也定是愈加强大,那时还要他相助?他倒是打得好算盘!”
喝了口茶,段誉又道:“西夏本是大宋之地,当年李元昊窃此地立国,如今我大宋也是时候收回来了!告诉那密使,我们要他整个西夏!”
“遵旨。”
“算了,”想了一会儿,段誉摆摆手,“还是告诉他,大宋的条件只有二条。第一,我大宋商人去西夏行商,必须给予最大优待,不准以任何名目阻拦;第二,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让西夏全国学习儒学,不得有任何遗漏。告诉他们,不要妄图着违约,朕既然能帮他们打败蒙古,自然可以灭了他西夏!”
让商人只带奢侈品去西夏,换回来真金白银以及各种实用物资,最终达到从经济上控制西夏的目的;让西夏人学习儒学,是用了文化侵袭,到最后,西夏成为大宋的一个省,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虽然灭了西夏史最快最直接的方法,但是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尽管时间长了些,但也是很好的。
更何况,西夏与大宋之间隔了个金国,现在打下西夏,根本不是时候。而且有西夏钳制蒙古兵力,总比让自己的军队去对抗的好。毕竟这时候的西夏人还不算是大宋子民,死多死少无所谓。
最终,西夏密使还是面色苍白地答应了段誉的三个条件。
——难道是杨昭抓他的时候,宋军太彪悍了?把人给吓成了这样啊,真是太惨烈了。
西夏密使走后,段誉写了手信,让侍从先行送回临安,通知理宗。
杨昭一直用“正在上报朝廷”为由,堵回了好几次西夏催促加入战争的口。
段誉在成都府住了十几天后,所谓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蒙古已经快打到了西夏国都,眼看着西夏皇帝李德旺就跑收拾包袱跑了,大宋终于出兵了。
初次近距离观看战场,段誉还是很兴奋的。
对于段誉亲自跑来战场,杨昭真的有苦难言。他在祈祷着荣王千万别出什么事……喝,真是壮观啊……
段誉在心中感叹着。虽然已经到过大唐世界,但毕竟当时还没天下大乱。
战场上乒乓乒乓地打呀,十分有视觉震撼。
段誉不禁感到了热血沸腾,想要拿起一把砍刀,上去砍杀一番。
杨昭似是看出了段誉的想法,寸步不离地跟在其后面,看着他别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来。
对此,段誉哭笑不得:“杨将军,你看我像是那么不知轻重的人么?”
段誉的对外身份是朝廷官员。姓段,名誉。
段誉对于自己取的字很是满意,虽然别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段大人,您留在这里就是……了。”杨昭没有明说出“不知轻重”四个字,算是为荣王留了点面子。
段誉一翻白眼,道:“行了,以我的武功在这世界上能伤了我的人还没生出来呢。”
杨昭顿时噎住了。……
“杨将军,你去指挥作战吧,我留在大营中,不会出来。”虽然很想亲自上战场,但是苏若沈明白,如果自己上去了,那就是添乱了。
段誉的“善解人意”,让杨昭松了一口气。他道:“既然如此,还请段大人移步大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