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惟乔闻言一愣,下意识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但旋即醒悟过来,脸色就是一沉,“你少危言耸听!我二叔跟三叔既畏惧兵燹,压根就没上过战场,又读书不成,连童生也不是,吏都没做过的,遑论入仕为官了!至于我祖父跟我爹,都是二三十年前就致仕返乡,跟朝廷这些风风雨雨,又有什么关系?!”
“是吗?”盛睡鹤笑了笑,温和道,“那乖囡囡你不觉得奇怪?敖老太爷同徐老侯爷也还罢了,咱们的祖父,那可是放着好好的富家翁不做,撇了正当韶华的结发之妻不顾,主动投军保家卫国的!这样的情怀,却在周大将军身死后就解甲归田,还把关系最好的老部下都带上了……倒是那些投军之际远不如祖父那么积极的周大将军旧部,这会儿还在军中,甚至还在北疆?!”
盛惟乔蹙起眉,但思索了会,还是摇头:“这不能说明祖父致仕的缘故可疑,正因为祖父是怀着保家卫国的心愿主动投军的,看到周大将军的下场之后,岂能不失望?岂能不受到打击?如此他老人家心灰意冷之下,解甲归田,再正常没有!”
“至于说带上徐老侯爷跟敖老太爷,也很好解释:三位长辈少年相识,情谊深厚,看法自然也相似。祖父能心灰意冷,那两位长辈难道就不能大失所望、心生退意了吗?”
盛睡鹤点了点头,道:“这确实有可能!”
他眯起眼,语调奇异道,“那么……沈家呢?”
“沈家?”盛惟乔莫名其妙,想了想才道,“你是说大姑姑家?大姑姑家……跟这事儿有什么关系?”
沈家虽然号称官宦人家,实际上也就是出过县令上下的官员而已,就算在桑梓的乡绅里头,也不属于最强盛的那一小撮。
论势力,比盛家差远了。
所以不是盛惟乔看不起自己的大姑父,但事实就是,怎么也看不出来沈家有参与到庙堂之争的资格啊?
看着她一头雾水、眼露狐疑的样子,盛睡鹤轻笑了一声,方道:“乖囡囡,可能你没有注意到。沈家跟盛府虽然不在一城,却也相隔不远。他们家也是做生意的,不过本地的生意做的不多,主要做的,却是北面的生意!”
盛惟乔下意识的咬了下唇:沈家在北面有生意,这事儿她当然也知道。
记得当初盛睡鹤才以外室子的身份进入盛府、沈九娘也还没出事的时候,盛兰心迄今最后一次携全家归宁,在禁雪堂上叙话,她的表哥沈四郎还送了一支菡萏瓷簪给她。
当时盛惟乔道谢,沈四郎就说过,瓷簪是匆忙之间准备的小礼物,下半年他会去北方一趟,届时再给她带好玩的……只不过,没有等到下半年,没隔多久,沈九娘就跟盛惟娆一块出了事。
之后盛兰心与白氏大吵大闹,拿了宣于冯氏给的五万两银票离开盛府后,再也没跟娘家来往过。
沈家人也没再上过门。
沈四郎承诺的好玩的,当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盛惟乔一直不愿意回想这件事情,倒不是还惦记着沈四郎的承诺,而是因为,当初堂上那一幕有多温馨,想到至今下落不明生死不知的沈九娘,就有多痛心。
“……沈家确实有跟北面做生意,但这又怎么了?”盛惟乔定了定神,才冷冷淡淡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乖囡囡,盛家是在爹爹手里发扬光大的,爹爹在举国好些地方都置了产业。”盛睡鹤察觉到她语气中的急躁,但依旧缓声道,“然而你知道么?盛家最北的产业,只在长安!长安再北,盛家连一家铺子都没有了!倒是沈家,有个固定的商队,每年都要跑三两趟北方……”
他顿了一下,才继续,“或者准确点说,是北疆!”
盛惟乔脸色一变,眯起眼:“那又怎么样?跑北疆的商队多了去了,难道每个都参与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至于说爹爹置办那么多产业,却止步于长安,也很好解释:一来,祖父一直为周大将军的下场耿耿于怀,爹爹作为祖父最宠爱的儿子,难免受到影响,就算不受影响,为了体恤祖父,故意不跟北疆那边做生意,免得偶尔谈及时,让祖父触景伤情,岂非合情合理?!”
“二来,既然沈家已经有跑北面的商队了,我盛家也不缺那么一条商路,念在大姑姑的面子上,故意让着沈家不跟他们争利,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盛睡鹤只是笑:“乖囡囡,周大将军的下场,确实让祖父他老人家耿耿于怀,至今不能释然。问题是……祖父为人刚强,岂是因此就连北疆都怕提到的人?”
他悠然提醒,“难道你忘记了,打小祖父可是经常给你讲北疆的故事的!就是平常言谈之中,祖父也时常说到北疆!既然如此,爹爹需要因为祖父,就避讳‘北疆’二字?!”
“至于说不跟沈家争利,那就更不对了!”
“乖囡囡你从来没当过家,所以可能不知道:不是说这条商路有人走了,其他人参与进来,就一定是争利!”
“除非先行者有足够的能力吃下所有的份额……这点沈家那点儿家底压根就做不到的!”
“恰恰相反的是,拥有丰厚家底以及北疆大军中人脉的盛家如果也参与进这条商路,没准还能提携些沈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