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威廉二世一开始听到奥古斯特对日后那场必将发生的战争不看好,觉得日耳曼帝国很可能会战败,霍亨索伦家族会失去一直以来最荣耀的皇冠和王冠的言论,他很是生气。
但他听着奥古斯特的分析,稍稍想了一下,也不得不承认,奥古斯特说的很有道理。
直到后面奥古斯特说日后想在东非领地成为一个新的王国,成为霍亨索伦家族的后路,并还有可能支持霍亨索伦家族重新辉煌,威廉二世思考了一番,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不得不说,他心动了。
显而易见的,这也代表着威廉二世默认了奥古斯特对未来战争的预测。
而之所以会这样,也跟奥古斯特当初对战争的预示一一实现,且他这些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关,这才得以这么容易就让威廉二世认可了他的言论。
其实,对于威廉二世来说,他虽然一直都不惧与不列颠等帝国的战争,但他的内心深处,也从来就没有那么坚定的认为,帝国最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毕竟,不列颠帝国虽然陆军不行,但其海军实力是无需质疑的,一直都是世界第一。
而且不列颠帝国也当了几百年的世界霸主,其综合实力和战争潜力肯定要比日耳曼帝国强大。
作为一国君主,威廉二世知道,战争一旦开始,不列颠帝国和高卢帝国可以一直通过它们的殖民地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补充。
同样,两国的海军也一定会封死日耳曼帝国从外面获取资源补充的道路。
这样一来,若是战争真的就像奥古斯特所想那样,变成长久对峙,那帝国必然会迎来失败的命运。
说起来,唯一让威廉二世觉得未来日耳曼帝国能获胜的方法,就是帝国参谋部一直准备的施里芬作战计划能顺利实施和达成,这样帝国肯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而被整个帝国军方寄于希望的施里芬计划,其主要核心战略就是先用少量兵力配合奥匈帝国拖住沙俄帝国,然后集中大部分帝国兵力快速击败和占领高卢帝国,最后再击败不列颠帝国和沙俄帝国,取得最终的胜利。
可惜,威廉二世不清楚的是,施里芬计划在战争真正开始后,却根本就没有达到其所设想的作战计划。
因为堑壕战的广泛应用,大大滞缓了西线日耳曼帝国陆军的推进速度,步兵与炮火在坚壁清野与机枪面前相当无力,最终导致施里芬计划的彻底失败,而这也让日耳曼帝国彻底没有了胜利的希望。
当然了,关于这一点,只要威廉二世没有真正看到施里芬计划的失败,他是不会相信总参谋部准备已久的施里芬计划会有这样的结局,也就不会放弃这个作战计划。
而对于知道历史的奥古斯特来说,目前的他,只要还不是日耳曼帝国皇帝,他不管咋么说,咋么做,也无法改变威廉二世和帝国总参谋部各位元帅和将军的想法,让他们放弃实施施里芬计划。
威廉二世冷静的想了想,内心渐渐就倾向于奥古斯特说的,将东非领地作为帝国和霍亨索伦家族的后路之一。
毕竟,这样的选择,对于威廉二世来说,只要好处,没有坏处。
想到这里,威廉二世语气严肃道:“奥古斯特,虽然不知道你为何对帝国日后爆发的战争的结果不看好,但我相信胜利最终一定属于帝国。
不过,既然你有你的想法和你的选择,而东非领地也属于你所有,那我即使身为你的父亲,也没有权利改变你的想法。
嗯,东非领地就按你说的发展吧,若是你想在那里成立一个新的王国,我也会支持,只要你能做到你刚刚说的,在帝国没失败前一直站在帝国这一方,那我就不会对你有所限制,相反,我还会给你一些便利。
从今以后,若是帝国有你想要的技术和人才,只要对帝国的影响不大,我都会允许你把人才带去东非领地,同意授权你想要的技术。
当然了,这些也不会白白送给你,你需要用东非领地的资源或资金来换,这样,我也能堵住帝国其他人的嘴。”
听了威廉二世的话,看着面容严肃的父亲,奥古斯特会心的笑了起来,他心情愉悦的点头应道:“谢谢父亲您对我的支持,请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日后,我必定要让日耳曼民族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让霍亨索伦家族成为全世界最有权势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