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宁荣街更是最接近皇宫紫禁城之地,稍有动静便会传遍全城。
宁国府二爷贾瑄于牌楼下鞭杀奴仆,十数骑分下金陵、南阳,动作频频,引得无数京中勋贵侧目。
大内乾清宫,雍平帝眼神阴鸷,穿着一身明黄色龙袍,细眉细眼嘴唇泛白,面相让人看了着实有些刻薄,眺望宁荣街方向,久久未曾言语。
“陛下!”
“贾家在这个关口动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阴影处,一架轮椅缓缓挪动,椅上坐着一名清瘦的黑衣中年,面无表情道。
“邬师傅此言何意?”
雍平帝干裂的嘴唇动了动。
“陛下。”
“京师驻军承制前明,太祖年间设有京营,至太上皇时期,再立十二团营。”
“京营五万余人,军备松弛,老弱病残,完全不能同十二团营相匹敌。”
“十二团营分作(奋﹑耀﹑练﹑显)四武营、(敢﹑果﹑效﹑鼓)四勇营、(立﹑伸﹑扬﹑振)四威营。”
“各营辖一万五千人,总计十八万人,以元从一脉奉义侯郑克爽、恭诚侯吴世璠、顺义侯耿思翊分别为选锋统领,另有昭义伯、勇烈伯、诚毅伯、延恩伯、昭信伯、勇毅伯、襄勤伯等十二伯府分领各营。”
“元从一脉只听太上皇旨意,陛下若要摆脱掣肘,唯有另起炉灶。”
端坐轮椅上,邬思道眼眸中闪烁着莫名的幽光。
咯噔!
一言落下。
跟前伺候的乾清宫内相苏培盛瞳孔狠狠一缩,眼底流露出后怕之色。
天下名为雍平开元,实则依旧掌握在太上皇手中,这话要是传了出去,必将掀起惊涛骇浪。
“邬师傅打算让朕拉拢开国元勋一脉?”
雍平帝自是不愚,立马想到了其中关键。
“然也!”
邬思道继续道:“开国一脉势力并不逊色于元从勋贵。”
“仅以九边而论,辽镇参将年羹尧、蓟镇参将岳钟琪、宣府参将本进忠、大同参将甘国宝皆出自开国门下。”
“其余各参将与开国勋贵一脉息息相关,关系错综复杂。”
“坐镇河西的西宁郡王府,坐镇云南的南安郡王府,哪个又不曾是开国勋贵一脉?”
“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固然出自开国勋贵一脉,但毕竟不是贾家人,如何能得到他们的认同,这才是京营整肃迟迟无法完成,陷入泥潭的关键。”
“太上皇即位之后,重用元从勋贵,开国勋贵一脉日渐凋零,他们也需要机会。”
“贾家龙骧卫不过三千人,能做些什么?可贾家之名却足以抵万军。”
“如若陛下能得到贾家的支持,那么,开国一脉自然会唯命是从,何惧太上皇掣肘?”
‘唰!!!’
听到这里,雍平帝原本阴鸷的眼神一下子变得无比明亮。
“林如海在两淮的手段已经切断了义忠亲王府的财源,义忠亲王失去了财源,必将狗急跳墙。”
“那么,在这个时候,贾瑄的出现无疑代表了贾敬的态度。”
“恰恰林如海的嫡女进了宁国府,这难道不是天意?”
一言及此,邬思道止住了话茬,身形再度退回了阴影处。
无论贾敬及贾家作何选择,林黛玉入府,入的不是荣国府,而是宁国府,这就已经告诉了外人,贾家与义忠亲王府恩断义绝,这对于雍平帝来说,就是最好的答案。
不管怎样,贾家乃至开国勋贵一脉现下除了雍平帝,别无选择了。
“邬师傅高见!”
深吸了一口气,雍平帝已然醒悟,沉声道:“诏:贾家有子,报效国朝,朕心甚慰,今封贾瑄为龙骧校尉,统领三千龙骧卫,赐乌珠穆沁马三千匹。”
“是!”
乾清宫内相苏培盛恭敬应声,下去拟旨了。
没一会儿,这封圣旨就来到了大明宫,没有太上皇的用玺,根本不可能下发,更不具备行政效力。
“呵呵!”
“老四这小家子气什么时候能改一改。”
“堂堂贾家嫡子,既是要拉拢人心,一个小小的龙骧校尉能拿得出手?”
扬了扬手中的圣旨,太上皇嘴角满是讥讽。
依大景军制,五人为伍,设伍长;十人为什,设什长;五十人设总旗,百人设百户,五百人设军侯,千人设千户,三千人设校尉,一万五千人设参将,再往上还有封号将军、大将军。
其中,千户为正五品,校尉为正四品,参将为正三品,封号将军为正二品,大将军为正一品,地方驻军设有千户所、卫指挥使,卫指挥使为从三品,统辖四千五百人。
“上皇。”
“贾家二十房明令每年出男丁一人,不满十五周岁者入武堂,十五周岁之上入龙骧卫。”
“他们派人前往南阳冠军县募兵。”
大明宫内相戴权小心上前几步,轻声禀报道。
潜龙卫掌握在戴权手中,神京但凡有任何动向都瞒不了他。
“哦?”
太上皇捋了捋花白长须,兴致勃勃的说道:“看来贾敬这个麒麟儿还真是不一般。”
“南阳冠军县,贾家先祖贾复祖地,因其名得封冠军侯,那里的人向来崇武。”
“昔年,宁荣二公便是在此募兵,这才有了横扫天下的强军。”
“既如此,那便赐些东西下去。”
“是!!!”
戴权心领神会,身形缓缓退出了大明宫内殿。
不多时,内务府派人挑挑拣拣,连同圣旨一并送往宁国府,吸引了神京百姓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