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脸色不好看地对朱梓说:“你之前既然说锦衣卫的祸害,比那胡惟庸的祸害还大,现在为什么又说还要扩大锦衣卫的人数。”
“说!”
朱梓叹了口气。“这你就不懂了吧。”
“锦衣卫其实就是天子的亲兵。”
“锦衣卫代表了天子对朝廷百官,甚至是地方政府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锦衣卫,天子就等于没有了耳目。”
“坏掉了的耳目,也不会比没有耳目好啊。”
朱元璋为之一滞,强行挽尊道:“你说的,咱怎么会不懂。”
“可是如果锦衣卫的祸害比胡惟庸还要大的话,那确实是不能留了。”
“将来他们要是祸害百姓,祸害乡里,那这不就是天子的错了吗!”
朱梓站起来,在这院中走了几步。“其实,既要保留这天子的耳目,又要防止这天子的耳目变坏。”
“我有的就是办法。”
朱元璋和朱标诧异地看向他。
就连太子、皇帝和百官们都解决不了的事情,一个贪污成性的小皇子,有办法解决?
这事情,朱元璋根本不信。
他斜眼盯着朱梓的后背。“你且说来听听。”
“要是有说错的,我给你斧正一下。”
朱梓笑了,这老爷子还真有意思。
一个屁民,不知道为什么,对政治这么感兴趣。
朱梓说:“其实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设有自己的特务机构,用来监察百官。”
“比如最早的商朝少康,就靠特务女官《女艾》,夺回皇位,才有了后来的盛世《少康中兴》。”
“唐朝时的特务机关就是不良人,领头之人叫作不良帅,不过其实他们的职责更类似国际刑警。”
“汉朝汉武帝时代的特务机关就是赫赫有名的绣衣御史,汉武帝专门让他们来镇压农民叛乱。”
“三国时期的曹操篡位,为了镇压那些不服从他的百官,特别设置了校事一职,这已经很接近锦衣卫了,但是没有锦衣卫这么全面。”
“由此可见,历朝历代的皇帝其实都离不开属于自己的特务机构。”
“锦衣卫这个部门非常重要,代表了中央的监察力量,皇帝对中央的掌握程度,所以绝对不能没有。”
朱梓引经据典地说。
朱元璋是贫民出身,年少的时候根本不认识字,现在认识字还都是开国以后,自己辛勤地学习的。
所以,又怎么会知道这些历史事实。
他只知道哪些好用,就用哪些而已。
而朱标的老师是大儒宋濂,平时读的都是四书五经和程朱理学,平时根本不会有人给他讲解这些。
而且,恐怕就连太子少傅宋濂自己都不知道这些东西。
朱梓讲的这些,让朱元璋和朱标知道了特务机构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的前尘往事。
真是叫两人,都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朱元璋’哦‘了一声,长吁短叹,微笑了起来。“原来历朝历代都有特务机构啊,我还以为像是唐宗宋祖这种人物,根本不会有特务机构的。”
“原来他们和咱……咱家天子,一个样。”
朱梓白了这老爷子一样,估计是那个乡下来的商人吧,没什么见识。“朝代会变,可这制度又能变得了多少?”
“有位名人说过一句话,人类从历史之中学到的唯一东西,就是人类永远不会从历史中学到教训。”
“一代代后人都在重复先人的往事。”
这句话是后世德国的哲学王黑格尔说的。
此时,朱元璋听了以后抚掌赞叹。“这句话颇为让人警醒,不知道是哪位大儒说的。”
“那位大儒不喜名利,名不经传,我还是说说锦衣卫的事情吧。”朱梓咳嗽了声,引来话题。“既然这锦衣卫制度不能没有,非但不能没有,而且还要继续扩张,巩固皇权。”
“那怎么限制这锦衣卫的权利呢?”
“办法很简单,四个字,分权平衡!”
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了一眼。
朱元璋疑惑道:“怎么分权平衡?锦衣卫就一个监察百官的职责,这还要分权?”
“当然要分。”朱梓笑了笑说:“老爷子。你们不在官场不知道,其实为官之道,为帝之道,就在于平衡这两个字。”
“朝臣不能一家独大。”
“锦衣卫也不能一家独大。”
“万事万物皆要平衡。”
“平衡好底下的臣子的权利,皇权就可以无限大。”
朱梓吃了口西瓜,继续说:“你问锦衣卫怎么继续分权。锦衣卫的权利已经很多了,他们可以监听官员的话语,可以查抄官员家室,可以监视京城,可以内部评价各个锦衣卫的功勋……”
“在我看来,锦衣卫应该分为两个衙门。”
“分成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
“南镇抚司负责监察锦衣卫自己,而且负责给锦衣卫评功劳,纠察锦衣卫的错误。”
“关押查抄锦衣卫。”
“而北镇抚司则是直接处理皇帝给下的案件,去监察百官。”
“这样南镇抚司制衡北镇抚司,北镇抚司再监察百官,让南北镇抚司成为各自的仇人,在竞争之中保持相对清明!”
“这不就能让皇帝的耳目不会腐化了吗!”
一番讲完,小绿和太监大宝听得是头晕乎乎的。
他们已经跟不上朱梓的思路了。
而朱标则是陷入了沉思,把朱梓的这几句话反复的斟酌思考,如同佛祖讲经的道理。
他觉得朱梓的这几句话,竟如同圣人经书里的话那样深奥微妙。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朱梓只是自己的弟弟啊!
一向崇尚圣贤书的朱标,有点儿怀疑人生。
而朱元璋听完以后则是直接拍了自己的大腿,从凳子上坐了起来,他兴奋地说:“好,这个提议好。”
“咱怎么没有想到呢!”
“只要分化了锦衣卫的权利,就可以让锦衣卫自己制衡自己。”
“好,妙啊。”
朱梓微笑不语。
按照原本的历史,永乐年间,锦衣卫就会被明成祖朱棣分化为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
但是,那个时候,这两个司还只是竞争关系,没有分化权利,彼此就是两个部分当一个部分用,就是让他们各自竞争而已。
等到成化年间,朱见深时期,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的职责才被彻底分化。
但是,这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那个时期,为了制衡锦衣卫的权利,朱詹基早就搞出来了一个东厂,锦衣卫的权利就算被分化,其实也无关大局。
宦官政治是所有汉人政治的毒瘤,无论是唐、宋、还是明、汉,最后都出现宦官为祸。
如果锦衣卫制度早点成熟,至少宦官政治是可以避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