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月底了,厚着脸皮求八月最后月票,另求九月月票和推荐票。)
紧张严格训练屠奴军的同时,张大少爷的一双贼眼从未停歇,盯着辽东的建奴、宁前道、毛文龙和老丈人;盯着北方的三姓家奴蒙古林丹汗、科尔沁奥巴和亲建奴蒙古部落;盯着南面京城的朝廷、皇帝、魏忠贤和反魏势力;也盯着江南的东林党反弹和士绅抗税;另外盯着东南方向那伙侵占台湾岛的红毛鬼子;更盯着北方的高产植物引进,解决现在的燃眉之急;还有盯着那口神秘的麻袋;更盯着西北,那支真正敲响大明丧钟的钟锤。四面八方,千头万绪,借着东厂的力量,张大少爷几乎都心理有数,只是默不作声,权衡利弊。
张家口那条可疑的粮袋,张大少爷已经向当事人肖传亲自求证,证明那条粮袋上写的‘古’字,确实出自肖传亲笔,但张大少爷默不作声;宁前道上报给朝廷和熊廷弼的关外大明百姓人口数目多寡、耗粮数目真假,张大少爷全都成竹在胸,江南织造太监李实送来的粮食走私机密数字,张大少爷也一清二楚,但张大少爷还是默不作声,甚至就连古北口边市每年流失的粮贸关税有多少,张大少爷同样都摸得清清楚楚——不过,张大少爷还是不说话。因为张大少爷非常的清楚,兔子急了会咬人,狗急了,就不是咬人那么简单了。
“东家,这是陆万龄送来的加紧书信。”宋献策把厚厚的一封书信呈到张大少爷面前,压低声音说道:“范家商号宁远分号掌柜苗大嘴的小姨子,和陆万龄定了亲事,陆万龄答应想办法给苗大嘴弄五百斤红薯薯种——为了取得苗大嘴的信任,陆万龄希望东家能够答应。”
张大少爷不置可否,拿起陆万龄送来的书信,先仔细检查火漆封口无误,再检查暗记密码无误,张大少爷才打开火漆,抽出那叠书信与宋献策仔细观看。看完之后,张大少爷闭上眼睛,盘算许久,张大少爷才吩咐道:“宋师爷,回信答应陆万龄,给他五百斤红薯——但是红薯种子,必须先蒸过一遍,另外再找一串同根而生的红薯,混进已经蒸过的薯种,让陆万龄送给范记商号换取信任——记住,每一个没蒸过的红薯,都必须装在不同的口袋里!”
宋献策迟疑了一下,又看一眼张大少爷的脸色,最后还是低声答应去写书信。写好后,宋献策交过张大少爷检查用印,张大少爷盖自己私章的时候,宋献策又犹豫了一下,伸手拦住张大少爷的印章,沉声问道:“东家,你真的打算这么做?春天还没过,建奴就已经断了粮,辽东一带已经是易子相食,今年建奴的粮食再次歉收,你不抓住这个机会加强封锁,反而养虎遗患,纵容他们……。”
“宋师爷,你可知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老百姓为什么要造反?”张大少爷摇头,沉声说道:“没有吃的,他们就起来造反,左右是一个死,与其被饿死,还不如造反赌上一赌,也许还有活命的机会——温顺善良的老百姓尚且如此,更何况残忍暴虐的建奴?真把他们都逼急了,路都堵死了,他们狗急跳墙,辽东马上又将是一场血腥决战。”说到这,张大少爷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还有我的岳父熊大人,都需要时间啊。”
“建奴如果狗急跳墙,首先下手的肯定是宁远、锦州,关东家你和熊大人什么事?”宋献策满不在乎的说道:“这么一来,还可以借建奴的手戳穿那个宁前道夸夸其谈的无能面目,省得熊大人和朝廷都把他宝贝一样看。”
“那锦州的汉人百姓怎么办?前屯的汉人百姓怎么办?”张大少爷背着手,遥望着东北方向的天际,淡淡说道:“宋师爷,你的东家虽然不是好人,但也不是那种坐视同胞汉人被杀而心安理得的禽兽。我敢和你打一个赌,真把建奴逼急了来攻打辽西诸城掠粮度荒,有人就肯定敢和建奴做交易,把锦州和前屯的粮食百姓送给建奴做为交换礼物,换取建奴不向宁远下手,然后再向朝廷奏报,就说时间仓促,宁锦防线未能建成,导致锦州或者前屯被建奴攻破,他的军队在宁远与建奴兵野战血战,大战三次三捷,小战七十二次,无日不战且克——只因建奴兵以把尸体抢回为荣,所以没有一颗首级的斩获。最后功过相抵,继续逍遥自在的做他的辽西王!”
宋献策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这世上还有这么阴险的计策,张大少爷则笑道:“怎么样?被吓呆了吧?知道当初我为什么要提议经抚分权把锦州交给他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只有把锦州交到他的手里,他为了不受锦州大败的牵连,才会想方设法的阻止建奴狗急跳墙,间接保护曾经与我们并肩做战的锦州军民百姓。同时可以利用他间接安抚建奴,给我这里和山海关训练新军争取时间——可以砍死吃人老虎的钢刀磨锋利之前,主动把老虎逼急了惹翻了,是最愚蠢的行为。”
“难怪东家一直在故作不知,原来东家还有这番深谋远虑,宋献策心悦诚服。”宋献策叹着气摇头,不再阻止张大少爷给陆万龄下令。不过在盖完章后,张大少爷忽然又想起了什么,皱着眉头说道:“不对,情况有点不对,我好象少算了一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