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浮动月黄昏!暗香浮动月黄昏!~~~”
“真是一首好诗!~~”
“大奉能有此诗才的人不多!”
“不知道是谁所作!”
长公主怀清端坐在茶盘之前,将手中的茶一口饮尽,将手中这张纸放在茶桌之上。
这张纸上写的正是昨天晚上在教坊司梅影小阁那首《长生书院山长赠福香》
长公主面前的这个茶盘之中摆着一盏茶杯,一盏公道杯,一盏小壶,旁边还有个小火炉咕噜咕噜的烧着水。
这种喝茶的法子是最近一段时间才刚刚开始流行起来的,据说最开始是从京兆府陈府尹以及打更人那边开始流行。
后来魏公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开始这么喝茶。
有一次怀清公主在浩气楼的时候看到这种喝茶的法子,觉得很好,比原来那些繁复的法子好多了,既能喝出茶的清香,又不像以前的那些茶一般口味复杂。
以至于现在整个公主府都这么喝茶。
“公主,这诗乃是长生书院的山长所写!”
怀清抬眼看了一眼自己的婢女,虽然没有说话,但那眼神之中仿佛像是在说“你觉得我是傻子不成?”
雅儿连忙解释:“公主,你可还记得税银案?”
“你是说这首诗就是这个人所写?”
长公主怀清想起来了。
之前税银案便是此人破的,当时着实让自己小小吃惊了一下。
不过后来其他事务实在是太过于繁忙,就把这件事给抛之脑后。
没想到这个名字再次提起。
怀清对这个所谓的书生产生了一些兴趣。
雅儿点点头:“公主,正是此人!”
“这人倒是有些意思。长生书院在外城可是很有名?”
雅儿连连摇头:“这倒不是,传闻这长生书院不过是蒙学书院,教的东西也并非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圣人之言,而是什么算数和三字经而已。”
“商贾之家的人倒是经常把孩子送到这家书院。”
“算数和三字经?”
长公主倒是来了一些兴趣。
雅儿从旁边拿出两本书,正是陈殊在长生书院的教材。
身为长公主的婢女,做事情自然是滴水不漏,为了防止长公主突然问起,所以提前把这两本书收集了过来。
不愧是长公主身边的人,那么多婢女都没有能够留下来,唯独雅儿一直陪在长公主身边。
长公主拿过这两本书开始翻看起来。
当长公主看到那本《幼儿蒙学三字经》的时候,眼睛不由得微微一亮。
要知道,长公主可是云麓书院的优秀毕业生,旁人不懂这本书的好处,但长公主却是一眼就看了出来。
“这本书不错,能给蒙学幼童传递最简单的做人道理,又方便记忆,这本书不错!”
长公主放下这本《幼儿蒙学三字经》随即拿起另外一本《基础算数》。
陈殊当初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是为了教那些小孩子学习算术,教授的内容都很简单。
怀清本身就是云麓书院的学子,而且其本身也是懂算学的,因此,没到一刻钟,长公主便已经明白这本书的厉害之处。
“这书……真不错!”
“此书可传世!!!”
怀清这次的表情比刚才看到那本《三字经》的时候更加认真。
婢女雅儿心中也是微微一惊,长公主一向说一不二,从来不开玩笑,她说能传世,这本书便自有其不俗之处。
雅儿开始说起自己打听到的陈殊的消息。
雅儿说是长公主的婢女,倒不如说是长公主的助手,对长公主自然是极其了解。
知道长公主有为国荐才的喜欢。
因此,雅儿在看到这首《长生书院山长赠福香》之后,便令人将这位长生书院的山长所有信息全都打听了个清清楚楚。
在开始了解到这位长生书院山长的时候,婢女雅儿也是微微吃了一惊的。
而现在,轮到长公主吃惊了。
“公主,您怕是还不知道,这种喝茶的方式最早便是从长生书院开始流传开来的,后来才传到打更人衙门。”
长公主这一次倒是惊讶了。
“这书生,倒是有些意思!”
当听到桌面上的那首《长生书院山长赠福香》竟然是在教坊司所做,是那位书生赠给一个叫做福香的女子的时候。
福香的眼神闪过一丝失望。
“可惜了,这种传世之诗,竟然是赠给一个教坊司女子!当真是……”
雅儿察言观色,闻言说道:“公主,其实这种事情也不能怪他!”
“昨天晚上那长生书院山长并非是有意要如此写的,而是当时其他人所逼迫而已!”
“而且还牵扯到书院的名声,这才迫不得已写了这首《长生书院山长赠福香》。”
雅儿又把昨天晚上的事情说了一遍。
长公主怀清眼神之中的失望隐去了一些。
“此人……”
“此人如果真有大才,倒是我大奉之幸!”
“安排车马,待我去那长生书院看看这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