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隋云州重城浩然城。
这座地处云州、栖霞州、定攘州三州交界之处的巍峨大城,是后隋国都大兴城的门户所在。
也被誉为整个后隋儒家最盛之地。
清晨时分,天色灰蒙。
官道上有一百没有负甲的骑兵疾奔而来,尘土飞扬。
浩然城风传回乡省亲的吏部尚书王钟阳将于今日路经此地,重返朝堂。
这座号称百姓十万,士子一半的儒家大城一时间云谲波诡。
传闻今日城中各大书舍将推荐出三百士子,联袂拦车。
赌上自身前程,去问一问那吏部尚书王钟阳是否要拒绝更革吏治,为了维护门阀统治,断了那天下寒士的通天之路。
城内主轴道上的高楼都被各色人物占满,只求一睹那壮观一幕。
浩然城外,三百士子齐齐穿上那象征死谏的黑衣,聚集于城外三十里,阵仗浩大。
倒是那浩然城中大小一应官员却是无一现身。
这些深耕政坛数十年的角色,早就没了那股敢为天下先的士子气魄,都是一副赌徒心理。
此时也乐得等那些读书种子先出头,他们再慢慢下注。
一百名栖霞王家家臣,环绕一辆马车,出现在官道尽头。
魏屠苏骑马而行,跟在马车旁边。
王谢则持着马鞭,为自家父亲赶着车。
他勒住缰绳,瞄了一眼挡在前路的黑色浪潮,回头低声问道:
“父亲,有人拦路。”
帘子缓缓掀开,一身儒生长袍的王钟阳走出车厢,平静道:
“都是我后隋的读书种子,论道而已,不能说拦路。”
他推开王谢搀扶的手,佝偻着身子从马车上缓缓而下,行出护卫在左右的一百家臣。
堂堂正正走到那三百士子身前,负手背着身后,笑道:“后生们,你们有事吗?”
这群拦路的士子,起初大多是被有心人撺掇,抱着以死相谏博个青名流芳的目的前来。
在看到那一百轻骑后早就两股战战,有了退缩的心思。
此时再见到声名在外的士林领袖,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移开目光不敢和王钟阳对视。
王钟阳见人群沉默,脸上露出和善笑容,像循循善诱的师长一般开口:
“既然穿上了象征死谏的黑衣,那就该拿出读书人气性,该说说该骂骂,人声鼎沸才是那盛世景象。”
“要是连直抒胸臆都做不到,又何谈知行合一?”
一名站在队伍最前方的佩剑年轻士子上前两步,躬身行了学生之礼,说道:
“学生薛道恒,见过先生。”
他并没有称呼王钟阳的尚书之职,而是以老师之名称呼。
尊崇的是他儒家治学的地位,而不是他朝堂的品级。
“今天我们拦下您的回朝车架,还望您见谅。其中缘由想必您也猜到了,我们就是想知道,朝廷是不是要革新吏治。”
“而您是不是要回朝阻拦?”
王钟阳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你们想问的是丞相的革新之法,还是我王钟阳的革新之法?”
薛道恒神情一振,身后众人亦是窃窃私语,听王钟阳这话的意思,他并不阻碍革新,而是提出了自己的改革之法。
但是他显然没有预料到王钟阳会有此一问,准备好的腹稿丝毫没有派上用场,只得愣愣道:
“敢问先生,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有区别!”
王钟阳面色肃穆道:
“丞相革新之法,是为了从宗室、门阀之中尽选好战之士,塑造铁血朝堂和其余八国逐鹿中原。”
“这种改革之法,其根本不变,只不过是改了选士的目的罢了。”
众士子闻言一惊,王钟阳这话其实已经给杨素留了面子,往直接了说就是杨素的革新就是为了大权独揽。
“那先生您的改革之法又有何不同?”薛道恒问道。
王钟阳长叹一声,感慨道:
“老夫也想这改革之法能是我提出的啊!如果真是那样,老夫死后不说进那文庙陪祀,留个文正的谥号美名也是手到擒来。”
“可惜,我也不过是受人点拨而已。”
只见他双手交叉,持那儒生之礼,朝着身后的魏屠苏喊道:
“魏先生,今天还请你为这三百学子解惑!”
古稀之年的后隋儒林领袖,竟然对着一名年轻男子持学生礼。
看到这一幕,那三百士子已经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只能呆呆看着魏屠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