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祈福寺1(1 / 1)

椰子树,蓝天,白云,一名歌女正轻轻吟唱着粤语小调。

树间,两张很宽大的吊床,晃来晃去。

步兵统领王宝光着膀子,露出一丛丛护胸毛,盯着树冠发呆。

“邓军师,我怎么觉得少王爷有点不一样了?”

邓鹤也在晃着,胸前放着一叠文书,“怎么不一样了?”

“少王爷以前就喜欢和我们喝酒看戏,要么就练武,现在却老是窝在书房里,最近还捣鼓什么祈福寺,少王爷似乎考虑的东西多了很多,不像以前那样,那样。”

王宝抓耳挠腮,找不出形容词。

邓鹤嘿嘿一笑,“这说明少王爷在成长,这是好事情,不动脑子的打打杀杀,再多的部队也会消耗掉,王宝,我倒觉得这方面你要向少王爷学学。”

“怎么学?学什么?”王宝嘟囔着。

“多向人请教吧,听说少王爷准备成立军校,你可以去大将军府问问,你伤势也养的差不多了,该动动了。”邓鹤抱着文书从吊床上坐了起来。

“军校?”王宝不晃了,瞪大眼睛,也一骨碌身子坐了起来。

“是啊,少王爷说,他想全面提高士兵的素质,尤其准备训练基层军官。”邓鹤朝王宝一拱手,“谢王将军给我调拨士兵了。”

邓鹤最近在临高的各种建设,人手急缺。

说罢邓鹤摆摆手走了。

少王爷要搞军校?王宝呆在那里半天。

他可是闲不住的人。

王宝到大将军府的时候,府上的人很抱歉的告诉他,“王将军,少王爷去海口码头了,给陈上川将军送行去了。”

“陈上川将军出发了?”王宝又叫了起来。

“是,一大早就去了。”

王宝转身上马,带着几个手下亲兵直奔码头。

闲,王宝闲得慌。

吴世琮一早就来码头送行了。

陈上川此次出发,带去的是三艘带武装的大福船,每艘能带150吨货物,货物绝大部分是瓷器。

岸边有人摆好香案,上面供奉着妈祖娘娘。

吴世琮和陈上川、陈安平一起焚香祷告,祈求一路平安。

陈安平是陈上川的族侄,瘦高个,也是个经营高手,历史上长期活跃于南海。

礼毕之后,吴世琮送陈上川、陈安平上船。

“陈将军此去辛苦了,祝陈将军早日凯旋归来。”

陈上川衣带飘飘,“少王爷,南海贸易敬请放心,无非是赚多赚少而已。”

“我相信陈将军一定能把此事办好,海南的建设,还有赖陈将军指点,希望陈将军早日归来。”

“少王爷多虑了,我兄长陈延川、贵军邓鹤都是经营能手,现在种植园、瓷窑、冶铁工场进展都颇为顺利,无需担心。”

“有陈先生这番话,我放心多了。”

吴世琮也不废话,送陈上川等上船。

船上,水手们嘿哟嘿哟收起跳板,用竹竿把船撑离岸边。

十几个水手转动绞盘车,喊着齐整的口号,将沉重的硬帆一点点升起。

高大的船帆遮天蔽日,船只踏着巨浪慢慢的跑了起来,双方挥手告别。

船只加速走远,吴世琮看着众人远去,这才离去。

海口卫,四处飘扬着吴字大旗,百姓们也剪掉了辫子,出海的渔船一波又一波,湿润的空气中满是海鲜的味道。

岸边的修船工场里面,几十个工人正围着船只忙碌着。

红红绿绿的风俗店门口,几个醉意未消的男人歪七歪八靠在墙角,嘴里说着胡话。

吴世琮骑着马,沿着海边大道一路小跑,他没有回琼州大将军府,而是去了海口卫一座正在改建的庙宇。

这本是一座岳庙,清军占领海口卫后,把这里变成了一座兵营。

吴世琮则把这里又重新恢复成了庙宇。

不过不是岳庙,而是一座新式的庙宇。

按照吴世琮的说法,这叫做祈福寺。

海口当地人韩有献,带着一帮人在这里打下手,现场颇为繁忙,喧闹不已。

祖泽清的儿子祖良梗,在忙完龟船以后没有留在造船厂。

他似乎天生晕船厉害,龟船下水调试那一段时间,他吃了不少苦头。

因此在杨彦迪等人搞清楚龟船概念后,祖良梗立马离开了造船厂,手巧、闲的蛋疼的他又来到祈福寺。

“少王爷!”看到吴世琮过来,这些人赶忙过来施礼。

吴世琮跳下马,朝祖良梗微微点头,“舅舅,改的怎么样了?”

“少王爷,改的差不多了。”祖良梗依然笑容可掬,只是变瘦变黑了不少。

吴世琮和众人走了进去,有工匠在一旁挑泥担土,看到吴世琮纷纷弯腰鞠躬,吴世琮摆摆手让他们继续干活。

正殿原来是供奉岳王爷的,现在变成了供奉昊天上帝。

这是祈福寺的主神,代表着开天辟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神像前有讲经台,届时庙宇主持,可以在讲经台上,宣扬各种教义,以教化百姓,做好思想工作。

巨大的主神神像两侧,则是各路神仙、圣贤。

左侧有女娲、妈祖、药神、文曲星、财神、送子娘娘、福禄寿三星、太乙救苦真尊、观世音菩萨、龙王爷、土地爷等等。

这些世俗化的神仙,能满足社会各阶层的精神需求。

右侧是华夏先贤,关羽、岳飞、老子、孔子、孟子、朱元璋、诸葛亮、鲁班、朱熹等等,都分别代表着中国的传统美德。

整个大殿经过改建后,显得很深,一盏盏灯烛,将大殿内点缀的非常神圣。

在神像前面,有好几排蒲团,可以同时供上百人祷告。

这就比较有利于灌输宗教思想了。

而旧式的庙宇,神像前就三四个蒲团,比较随性。

整个格局,和后世yue南高台教寺庙有点类似。

祖良梗和韩有献把吴世琮引导到一个组合神像前。

“少王爷,这是你特意吩咐的。”

右边先贤群像中,有一个组合神像比较显眼,端坐的是崇祯皇帝,身后站立的是吴世琮爷爷吴三桂。

这是吴世琮夹带的私货了。

神像说不上多逼真,但倒也威风凛凛,在吴三桂塑像旁边,有块木牌,写着大明忠臣吴三桂镇守宁远,保护帝国的事迹。

吴世琮为了确立吴家的统治地位,不得不玩点手段,通过抬高吴三桂的地位,借助崇祯皇帝神化吴三桂,显然是不错的办法。

“各位做的不错,有没有香?”

祖良梗连忙叫仆人拿来三支香。

吴世琮给香炉插上香,虔诚的跪在蒲团上,朝神像拜了拜。

不管怎么样,姿态得做出来。

后面众人也跟着跪了下来。

在神圣的庙宇里面,人们很容易丧失理智的思考力。

尤其古时候,人们畏惧鬼神,借助鬼神宗教来控制人心是最简单方便的。

吴世琮也想过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部队,可是实际沟通中发现不现实,士兵根本不能理解,就算理解了,也懒得跟随。

可是依靠鬼神宗教打造士兵却比较可行。

在那个时代,大航海的天主教士兵是非常狂热的,一些在华作战的葡萄牙人,战斗力就相当强。

吴世琮深知,在冷兵器时代,南方人的体型还是有点吃亏的,只有灌输狂热的宗教理念,才能激发战力,让南方士兵在冷兵器作战中也能无所畏惧。

最新小说: 朱元璋:朕刚登基,你说大明亡了 女帝:让你守城池,转手就卖国? 大帝传奇 汉武帝下诏求贤,我成了大汉帝师 我竟然回到了大明? 瞎眼五年,大明工业革命都结束了 一人镇守孤城,大唐江山永在! 知乎变异,皇帝们邀请我回答 唐末:以幻想封神 当朝巨奸,开局打皇鞭伺候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