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老五!!!!”
“你给父皇下了什么药!”
李承乾不敢大喝,
只是咬牙切齿的低声嘶吼,
状如疯魔。
长孙无忌眉头一皱。
“高明,此处乃是皇宫之内,不可失礼!”
李承乾本以为舅舅会安慰自己,
当下更是眼前发黑。
“嗷嗷嗷嗷!”
“啊!舅舅,高明心里好难受啊!”
长孙无忌上去给了他一巴掌。
“你要装可怜扮惨,也要挑好时机!”
“陛下召集我等,说是十万火急之事!定然事关重大,你改天再来吧!”
言罢,袖袍一甩,向着宫外行去。
对于李世民,
他是万分忠心的。
这不影响他要扶持李承乾上位,
首先李承乾是他的亲外甥,
其次,他也有自己权倾朝野的私心。
但是对于李世民这个人,他更多的是遵从,绝无二心!
可怜李承乾,
捂着一辈子没被打过的脸,怔怔的待在原地。
……
不久,
御兽司,
李鹤的书房里,
有着当世大唐,最有权势的一些人。
李世民端坐其中,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随后落座。
李鹤以及被喊来的户部尚书——戴胄。
此时的戴胄,乃是行将枯木的老者。
但陛下一声令下,
他便放下碗筷,赶了过来。
“老五,你把这些计策,讲给大家听吧。”
李鹤闻言,恭敬作揖。
“好,那小子就献丑了。”
言罢展开图纸,开始讲解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可我看大唐,兵少粮寡,百姓艰苦,有累卵之危。”
“当权者尸位素餐,天灾来临之际,五姓七望更是哄抬粮价。”
“此等大发国难财之行径,与叛国恶贼无二!”
“故,绞尽脑汁,想到一连三策,欲要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几位大臣皆是愣在了原地。
这小子好生猖狂,
张口就要针对五姓七望?
那隋炀帝,若非世家不肯依附他,恐怕现在还坐在龙椅上!
你倒好,
竟也想对世家动刀?
李鹤拍了拍手,狄仁杰迅速走进来,手中端放着一摞白纸。
而后交由每一位大臣的手中。
“诸位见到的,便是小子所研究的纸张,是一种极其轻贱的材料制作而成。”
“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并且所需人力不广,可大肆推出!”
除了李世民和房玄龄,
在场众人皆是不敢相信。
可是看李世民那表情,一副胸有成竹,显然很信任李鹤。
“殿下,此言当真?”
李鹤点了点头,不想多解释。
因为他还有一系列的话没说。
“这些纸价格低廉,方便量产,同时质量不差,比宣纸犹有过之!”
“有了这些纸,文化传播的成本就会无限降低!”
话及此处,狄仁杰会意的从门外拿来了印刷器。
“诸位且看。”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且看小子发明的印刷器。”
“其上的字体乃是我所创,结构工整,比划简单,不会出现染墨的情况。”
“然后按照我这种活体印刷器,雕版易出错和高成本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言罢,他推动字符,而后印在纸上。
纸张在诸位大臣手中来回传递,
无不惊得头皮发麻。
信息量太大了,那年老的户部尚书,已经有些喘不过气了。
“为了诸位大人能够相信,仁杰,示范给诸位大人。”
狄仁杰领命后,
拿起印刷器,推动着熟悉的字符。
然后拿出一摞纸,“啪啪啪”的疯狂印下,而且动作极其熟练,相当易于模仿。
很快,
崭新的弟子规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一幕,房玄龄和李世民也瞪大了双眼。
“殿下竟将印刷的所有障碍一一拔出,老臣实在是佩服!”
他拿着递来的弟子规,老怀安慰。
“有了这东西,知识便不再贵如千金了!”
“我朝百姓,人人都可……”
李世民立刻推了他一下。
“哪来的那么多话,看看里面的内容再吹牛也不晚。”
房玄龄干笑两声。
心里还是觉得,
不就是示范用的内容,有啥好看的。
可这一看,
他这自小就受儒家熏陶的老臣,顿时浑身颤抖,头皮阵阵发麻。
和他一般情况的,
便是在场众人。
李世民噙着笑意,环顾着一众老友。
这些人的反映,竟然比他还要大,到底是读书人!
房玄龄看完后,
缓缓闭上双眼,
似乎在消化脑里的内容。
“尼玛!”
杜如晦一拍大腿,猛地破口大骂。
这无疑惊得房玄龄猛睁双眼!
“你作甚?!”
杜如晦乃是十八学士之首,
最清楚知识不善于传播。
“哈哈哈哈,好!”
“圣人说有教无类,可那圣人之学,颇具门槛!”
“百姓识字不多,便是名门望族,亦有不少资质平平之辈,难以理解。”
“这显然和有教无类,大相径庭!”
“可有了这个,嗯……”
杜如晦将书本合上,看了看书名。
毕竟他刚才也没太在意这东西,只想看看印刷出来的效果。
“嗯,只要有了这本弟子规。”
“踏马的,莫说是百姓,便是五岁小儿,也能理解其中要义!”
李世民也点了点头。
就是这种感觉!
与聪明人交谈,大事可成矣!
杜如晦站起身,走上前问道:“殿下,这三条计策果真不俗。”
“可是要我等办什么事?尽管说来便是!”
看着一脸豪气的儒生杜如晦。
李鹤干笑两声。
“那个,杜先生请坐。”
“纸张,印刷,弟子规,这三样只是我的第一条计策,后面还有呢……”
咔嚓!
三个人仿佛听到什么东西裂开了。
那是燃气的斗志,
在此刻支离破碎。
“什么?”
“这特么的三样加起来,仅仅是第一条计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