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刚经历了一场战斗。
百废待兴。
此次的登基大典虽仓促却不能随便。
于谦等人经过商量,决定一切按照礼制来。
现在的大明暂时不能进行更高规格的登基大典。
大明国库的钱几乎都投进了之前的土木之变中。
现在的大明,国库空虚,只能勉强支撑。
关于这一点,朱祁钰心中很清楚。
登基第二天自己便将目前宫里的情况弄得一清二楚。
当皇帝不易啊。
还要想着为整个国家弄钱。
大明的钱在谁手里,朱祁钰很明白。
不过这件事有的是时间处理。
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朝局。
登基大典最后在朱祁钰的点头下,便按照礼制来了。
登基大典过程繁琐,消耗时间昂长。
但为了振奋人心,为了让大明重新焕发生机。
朱祁钰走完了整个登基大典。
百官们看着坐在龙椅上的新皇,一个个都十分激动。
而这一天,百姓们更是自发为皇帝做了百寿衣。
甚至各种赞扬歌颂皇帝的诗词歌赋接二连三的出。
整个大明京城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从前。
所有人脸上都漏出笑容。
每个人都好像在过年一般,家家挂起红灯笼。
登基大典期间,更是连夜禁都取消了两天。
这让本就兴奋的大明臣民,更加欢快了。
人人歌颂天子,句句不离圣人。
大典后,便是将朝堂重新进行整顿。
毕竟一场仗将大明原本的首辅都葬送了进去。
这内阁可不能群龙无首。
内阁首辅的位置依旧是于谦的,其他官员也都按照实际情况或多或少的活动了一下。
自然是有赏有罚。
毕竟刚开始瓦剌攻城的时候,可有不少大臣在家装病试图早日逃走。
这种人,没有直接将其拉出去砍头。
已经算是自己给他们的天大恩典了。
圣旨一道道颁布下去,群臣接旨谢恩。
等安排的差不多了,朱祁钰这才缓缓道:
“这次的战争我大明损失太多人才,实乃大明之祸。”
“朕欲设立武堂,由武将们在此任职,由朕亲自提拔将领。”
“由李靖霍去病两名元帅进行管理军务,与内阁一起拟票批红!”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朱祁钰之前就有想过。
大明之所以二十万精锐惨败的原因,除了朱祁镇让宦官专政之外。
还有一个愿意便是文官的地位大于武将。
朝堂之上文官一家独大,武官甚至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只要看到武将有什么不当的行为,文官们便会弹劾上奏。
这种情况下,武将们就算是想要做什么,也得先看看是否会触犯到文官的利益。
纵观整个大明,有多少武将都是因为文官的弹劾而被夺去职位。
文官势力庞大,武将的能力再强也只能依附文官,才能在朝廷获得说话的权利。
这样的大明,慢慢衰弱也很正常。
所以朱祁钰提出设立武堂就是有意提高武将的地位。
只有武将的地位与文官持平。
才能让整个朝堂,整个大明的发展更加顺利稳定。
这就是自己为什么开始不愿意册封李靖等人的原因。
这话一出,整个大殿安静了几秒。
已经升为内阁首辅的于谦微微一愣。
心想。
这样也好。
现在内阁已经出现了把握朝政的境况。
提升了武官的地位,文武官员平衡才能让朝廷更加稳定。
否则文官一家独大,对大明未来不利。
言官们急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自己的地位可就没那么重要了。
户部左侍郎竹海向前一步道:
“陛下,臣认为此事不妥。”
“我大明从太祖皇帝就设定内阁,下设六部,从未有过什么武堂啊!”
“陛下此举,实在是有违祖制。”
此话一出,其他大臣纷纷附和。
礼部尚书道陈和道:
“陛下,自秦汉开始,从未有过什么武堂,此举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望陛下思虑周全,切不可听信小人之言。”
这话一出,朱祁钰眼神变了。
陈和的意思,是自己被李靖跟霍去病怂恿了。
这才提出什么武堂的话。
他淡淡道:
“其他爱卿怎么看?”
众大臣一听,顿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
吏部的人也道:
“臣认为陛下想要奖励两位大将,切不能用此等方法。”
“否则这口子开了之后,今后武将会持功自傲的!”
“陛下三思啊!”
兵部的更加不乐意了。
六部之中,武堂的建立最受损害的就是兵部了。
兵部向来掌管着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
这要是有了个什么武堂,他们兵部以后干什么?
就干瞪眼看着吗?
兵部尚书直言道:
“陛下,武官的选用向来由我兵部选拔。”
“若建立一个什么武堂,那兵部岂不是要人去楼空?”
“我兵部官员要如何自处?”
朱祁钰闻言淡淡道:
“关于兵部,朕已经想过了。”
“既然朕设立了武堂,而兵部有武堂的职责,就将兵部并入武堂吧。”
设立武堂,既提升了武将的地位,还能让他们跟兵部相互配合。
还分散了内阁的权利。
可以说,一举两夺。
兵部尚书一听。
这不是直接要走了我的权利吗?
这要是设立了,李靖跟霍去病那就是他的顶头上司啊。
自己的地位看起来是没什么变化。
但自己在六部这么久的人脉,可就保不住啊了。
想到这些,礼部尚书立即道:
“陛下,万万不可啊!”
“设立从未有过的武堂,这乃滑天下之大稽!”
“还请陛下速速收回圣旨,切勿让天下人嗤笑。”
此时的群臣似乎忘记了,眼前的皇帝刚刚带领五千兵马,完败瓦剌大军。
拯救了京城所有人、拯救了整个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