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走了。
希望她能找准和傻柱之间的距离!
许晓如是想。
之后,许晓迫不及待地把电影工艺给买了。
电影是近代才出现的艺术。
在几十年后,电影工业会变得相当发达。
而它也将成为塑造公共意识最为重要的阵地。
当许晓买下电影工艺的瞬间,诸多文字凭空出现在脑海。
默片时代——
胶片电影时代——
彩色电影时代——
数码电影时代——
3D电影时代——
全息电影时代——
卧槽!许晓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下知识点。
发现各个时代的原理、器材、以及最优配置。
事无巨细,都列得十分详细!
虽然后面几个时代,因为其他科技的限制,一切器材无法配齐。
但是就现在的彩色电影,也可以有诸多借鉴,甚至指导电影工业的发展,走到国际电影工业的前沿。
如果在芯片上面能拿到国外最先进技术的话。
甚至可以独立自主,走入数码时代。
——
这一日。
许晓的最后一节课是冉秋叶的语文。
许晓在筹谋着,等放学了他就试着把电影工艺的一些内容写出来,然后发给现在国内的电影杂志。
贡献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在许晓有些出神的时候。
讲台上的冉秋叶拿出一本十六开的小杂志,然后冷不防看向许晓。
“今天我们要恭喜许晓同学!”
许晓一愣,还不知怎么回事。
全班的掌声就响了起来。
“这是我们市里办得儿童文学读本,上次我们班许晓同学写得作文《我的放映员父亲》,我帮他投递到了儿童文学上,然后被采用了,我们再次恭喜一下许晓同学。”
“……”
这都多少天了,怎么还有这茬呢?
放映员父亲的饭碗都快被我抢过来了,这事过不去了是吧!
听着小同学们再次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许晓却摆出了一副藏狐脸。
今天特么要是再让我念一次,不多说,打死不从!
小学生还是比较单纯的,除了某个名字里带“梗”的家伙——他看向许晓的目光,那真是有梗——其他小朋友手掌都拍红了。
“人家文学社呢,不仅给许晓寄来了样刊,另外还给了许晓一块钱稿费,现在老师就把样刊和稿费给许晓同学。”
嗯?什么,有钱?
许晓瞬间精神了。
“许晓同学,上来领一下吧。”
许晓走上讲台。
冉秋叶先是把那本儿童文学递给了他,然后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来,递到许晓的面前。
“这是你的一元稿费。”
许晓看着这一块钱,喜不自胜。
就这东西还能换一块钱呢?
果然,知识才是力量。
许晓接过一块钱,他仿佛看到了一条非常光明的道路。
也不知道,自己脑子那全套电影工艺,能换多少钱呢?
“哎,许晓,先别走啊,举起来让同学们看看。”
许晓再一次被迫营业。
之后的话,许晓也没认真听。
内容多是冉秋叶用以鼓励其他同学的东西。
说起来,冉秋叶确实是个好老师。
只是后来的遭遇是有点惋惜。
许晓回到座位,看着手里的一块钱。
他露出了一个会心的笑容。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惊喜。
许晓今天的心情颇好。
然后随手打开那本儿童文学,打算先摸摸成色。
当他翻到《我的放映员父亲》时;
发现前头还有冉秋叶写得前言:
该同学将这篇文章当作范文在全班面前诵念,感情充沛,十分投入,以至于该同学动情之处,竟然干呕起来……
“……”
许晓看到这里,默默地合上了书本。
“这冉秋叶老师也是一个神人啊!”
————
收到了冉秋叶给的稿费之后。
许晓这几天开始琢磨稿子的事情了。
而且,他本来每天上课就无聊。
看着老师们眉飞色舞地讲解着质数、约数、倍数……
如果自己很认真,感觉侮辱了自己这成年人的智商;
如果自己不认真,又真是闲得厉害。
总不能天天上课给李白、杜甫画坐骑吧。
正好,这个时间可以写点东西。
话说回来,许晓写的东西在儿童文学里闪闪发亮。
但是要是成年人看的文章。
许晓写东西的功力就不过尔尔了。
好在许晓脑子里有硬东西。
如果写的是技术类的东西,那就没必要讲什么文学性了。
说干就干!
为了小试牛刀。
许晓第一个选择的题目专业性不那么强,比较贴近杂志的风格。
而那杂志,就是轧钢厂的宣传科订的一本电影方面的杂志。
可惜许大茂成天想着官场钻营,心思压根没在这上面,所以,这些书籍一般都逃不过垫桌底、做火引的下场。
许晓翻看过这些杂志。
现在国内的这方面,技术性的文章寥寥无几。
处于活跃期的第三代导演,加上还在岗位上的第二代导演,全部也没有多少人。
写得东西自然就少。
往往一本杂志下来,基本都是电影影评和读者来信。
从往期的技术探讨文章来看,也有几篇关于电影发展的预测,但都比较幼稚。
甚至都脱离不了胶片这个东西。
所以,许晓这技术类的、稍硬核的文章应该还是容易上稿的。
许晓略微思考了一下。
便开始提笔写起了《未来电影五十年的发展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