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显得很仓促,不过秉承着在乞活军中的高效率实干,仅仅先舰队半个月抵达登州,张好才就优先将原本用来备倭的登州港口收拾了出来,虽然曾经在孔有德,尚可喜登州之乱中被炮击与焚毁的痕迹依旧在,可最起码淤泥与横七竖八拦截在港口的沉船却是清理干净,让从松江开拔的舰队,可以停泊在这里做短期的休整。
虽然后世不少人推崇袁崇焕,不过这当年登州之乱,吴桥兵变,也的确是袁崇焕做事不考虑后果,而导致的一连串悲剧,原本牵制后金的东江镇没了,原本作为大明将官的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成了后金三顺王,还带走了大明最精悍的火器部队,而整个山东东部又遭遇了一次兵灾的蹂躏,九月末抵达登州卫时候,看着张好才组织起来的民夫还在清理港口焚烧的残垣断壁,那种凄凉是分外的动人心魄。
这次多大二百多条大小战舰,登州港是停播不下的,一部分还分拨去了莱州,后世宋青书旅游去大连,曾经在这里做过渡轮棒棰岛号,可如今,荒凉的海滩怎么都看不到后世那种大型国际港口的身影,站在船头,一股子物是人非的感觉涌现到宋青书心头。
不少乞活军都是旱鸭子,这次为了运兵,环境显然也没有去倭岛怀宋渡种之旅的客轮好,到了岸边,不少已经吐苦胆的乞活军赶忙下了船,到岸上四处活动起手脚来,这头排场还是要摆的,张好才可知道自己这登莱巡抚是给谁卖命的,亲自带着几个随员在码头迎接。
乞活军不崇俭,却崇尚高效率,这次在登莱,不过是大军一个支撑点与跳板,张好才对此知之甚身,也没把宋青书往距离较远的登州城请,而是提前在港口边盖了个招待所,虽然赶工,灰木结构的小楼显得粗糙的很,至少能挡风挡雨,也合适用,李香君带领参谋与秘书干脆把指挥部先搬了过来。
不过这头连个接风宴都没摆上,登州城里来的师爷忽然满腹焦虑的从外面跑来,递上了朝廷最新来的塘报,仅仅看了一眼,张好才那张马脸就白了,又是急迫的双手递给了宋青书。
事情赶得还真是巧,锦州城,祖大寿,降清了!
地图上看着代表大明的旗帜被抹除,宋青书嘴里亦是感到阵阵发苦。
所谓关宁锦防线,就是辽西走廊,这里包括后世辽宁的葫芦岛市,锦州市与盘锦市,东面依靠辽东湾,西面则是绵延百多公里的松岭山,中间则是一道八到十五公里的狭长沿海平原通道,锦州就是作为连接辽东平原的外门,山海关则是堵住了燕山与辽东湾之间的内门。
这二百多里之间,除了些小的城寨堡垒,几乎无险可守,所以锦州这个大门太重要了!之前宋青书还很鄙夷这条关宁锦防线,在他看来,在天灾连连之时,占用大量朝廷资源,去防备这么一条无关紧要的战线,简直是浪费,可后来与孙承宗亲自交流,他才意识到这条防线有多么重要。
有了这么一条缓冲带,就算是清军入关五次,实际上也只能绕远路,就算打的明军很惨,不过也是抢掠些后又退回了关外,因为他们没有补给线,没办法在关内占据根据地,一但战争陷入旷日持久,败退的终究还的是人口稀少的后金。
可关宁锦防线一但落入后金手里,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二百里平原可以为北方政权打造舒适的进攻跳板,而明军只能困守山海关一线,一担山海关告破,后金可以源源不断通过这条快捷通道疏送关内,到时候包括京师在内的河北平原就再无可守,大明京师比北宋汴梁还要靠北,靖康之耻再度重演亦是轻而易举。
就因为拿下了锦州,还有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投降,第六次清军入关,打下了整个中原!
也难怪后世解放战争中,林彪打的锦州战役如此之重要,这狭长二百多公里,真是条生命线,可如今,这道外大门,丢了!关宁锦防线一举丢了一多半,清军入关之路算是被撬开大半了。
本来这次崇祯皇帝给予平辽将军,一方面是病急乱投医,另一方面未尝没有打着以乞活军为主力,重新振兴关宁锦防线,解锦州之围的算盘,可宋青书是没那心思给崇祯顶缸,他不过是想趁着清军重心还在锦州方面时候,突袭打破松山之围,把洪承畴给捞出来让他别投降清军,剩下烂摊子就丢给洪承畴自己处理好了,谁让他是蓟辽总督?
可如今,祖大寿一投降,关宁锦防线最北端,也就剩下个松山城孤岛了,宋青书不知道皇太极是不是处女座,强迫症患者,反正如果要是他,肯定是聚集重兵去围困攻打松山,争取早日拿下这明军最后一个据点,这种情况下要解围,可真是难上加难!以宋青书这三万乞活军上去,就算不是肉包子打狗,也得算是个自取其辱,被削的灰头土面的。
如今关外算是一盘死棋了,袁崇焕守宁远时候,辽东至少还有十八万到二十五万军队,可袁崇焕死后,辽东军实际上是被崇祯皇帝拆分了,有名的如周遇吉,左良玉,祖大乐,曹文诏,曹变蛟等都是辽系将领,加上中原镇压农民军的战斗愈发剧烈,实际上辽东镇的军队是越来越少的,如今九边十三万最精悍的大军都没了,锦州再折两三万,整个辽东镇能用的部队能有个三四万就算不错了,还以老弱居多,守都守的困难,更别说给宋青书以支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