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近八千字大章更新求月票,月票连百名都进不了,纯洁狼都快哭了。)
螨清的火炮技术前期主要得益于孔四贞汉奸老爸孔有德的杰出贡献,当时孔有德发动吴桥兵变,纵兵为祸扰乱登莱,明军集中重兵围剿时,孔有德率部乘海船出逃辽东,无耻投降建奴,不仅给建奴带去了大量海船,还带去了更为重要的红夷大炮实物及熟练炮兵,还有铸炮技术和葡萄牙技师,使得建奴火炮技术突飞猛进,利用劫掠而来的资金原料迅速武装出了一支在当时相当强大的火炮军队。
凭此功劳,孔有德倒是被封为王,明军却丧失了最后的技术优势,建奴也一举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攻坚难题。以至于到了辽东大战后期,明军之中仅有吴三桂部拥有最后的十余门红夷大炮,建奴重炮数量却突破百门,彻底逆转了火器劣势。
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吴三桂反清期间,红夷大炮早已消耗殆尽的吴三桂军,只能使用沐王府留下的、洪武年间铸造的超原始火炮作战,射程短射程近不说,射击精度更是离谱到了姥姥家,瞄准目标一炮出去,炮弹偏离半里绝对没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吴三桂军反清期间才拿攻坚战一筹莫展,螨清军队也得以守住岳州、武昌、安庆和西安等重要城池,一直拖到吴三桂病死。
和吴三桂军截然相反的是,三藩大战期间,螨清军队始终拥有着绝对的火炮优势,小麻子的西洋老师南怀仁更是前前后后至少为螨清铸造了五百六十六门火炮,帮助螨清军队屠杀汉军,其中包括红夷大炮五十三门,利于高原作战的木壳铁芯炮和铜质红夷大炮共一百三十二门,神威将军炮二百四十门,神功将军炮八十门,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六十一门。
另外,火器天才戴梓也为小麻子发明和铸造了一批原始榴弹炮(威远将军炮),帮助螨清军队在守城战和攻坚战中占尽火炮优势。历史上,吴三桂病死后被吴三桂军众将推举为全军大元帅的吴国贵,就是在贵阳大战中被这种火炮打死。
但是,卢胖子来到这个时代后,历史还会向着这样的方向发展吗?
当然不会!因为熟知历史,为小麻子铸炮最多的洋鬼子南怀仁,已经稀里糊涂的惨死在了卢胖子的走狗手中,到阴间去给野猪皮一家铸炮去了。而卢胖子回到云南之后,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技术积累和前期准备,吴三桂军的铸炮工作终于进入了最后一环,比这些火炮更先进更凶残的火炮,也即将问世!
明清时期的铸炮工艺是非常落后的泥范法,也就是用水和泥制成模具,然后熔铁倾铸,层层笋合,一段段铸成火炮。泥制模具对干燥要求极高,否则内里一旦残存水分,一遇铁汁就会产生蒸汽,造成炮身出现气泡蜂窝,极为容易炸膛,所以模具往要烘干一月之久,一遇潮湿天气,就更是要烘上两三个月时间才能使用。更麻烦的是,一套模具只能使用一次,用完即告报废,其铸炮速度与效率之低,可想而知。
做为后来人,卢胖子当然看不上这么原始的铸造工艺,而是采用了相对十分先进的铁模铸炮法,也就是用生铁铸成模具,再铸成内里中空、两头带管可以进水出水的铁制内模,然后在外模的内里涂上两层浆液,第一层浆液是用细稻壳灰和细沙泥制成的;第二层浆液是用上等极细窑煤调水制成的。然后,两瓣相合,用铁箍箍紧、烘热,节节相续,最后浇铸金属熔液铸炮。
这种铸炮法最大的好处是尺寸统一,模具无需长时间烘干还可以反复使用,铸炮效率自然大为提高,而且不会产生气泡蜂窝,可以延长炮管寿命,降低废品率,最为利于大规模铸造。
作为改进,化工系高才生出身的卢胖子除了用石灰、电石、纯碱和萤石给生铁脱硫,增加炮身寿命外,还采取了美国内战时才发明的内模灌水冷却法,也就是在铸炮的时候,不断往带管中空的内模内部灌入冷水,使得炮管内层抢先冷却,热胀冷缩之下,铁质密度向炮管内层集中,内层自然硬于外层,炮弹发射时的巨大膛压也得以分布在最为坚硬的炮管内层,可以最大限度延长火炮寿命,同时还可以更进一步减少废品率,降低铸炮成本。
七月十六这天,第一门三好牌前装滑膛炮问世,又经过仔细镗光和粗粗打磨,十天之后,第一次火炮试射开始,鉴于意义重大,卢胖子不仅邀请了怒勒峰大营主帅吴国贵到场观摩,还特别从昆明请了吴三桂次子吴应麒和大将高得捷也到场观摩,让他们也亲眼看看这一年多来自己心血结晶的绽放时刻。
火炮和目标安放好后,卢胖子亲自填装了五斤黑火药桩实,又装进一枚十斤重的实心铁弹,计算好射程调整了射高,点燃长达一丈的引线后快步跑开——卢胖子可是很爱惜自己小命的。片刻后,只见得炮口火光一闪,轰隆一声巨响,硝烟弥漫间,炮弹以肉眼无法观察的速度飞出,准确命中三里外的土墩,将一人高的土墩击得粉碎,吴应麒、吴国贵和高得捷等人的欢呼声也随之响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