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一身白衣落拓地走进奉天殿内。
一旁候着的鸿胪寺、通政使司官员。
见龙椅上的永乐帝并没有拒绝的意思,便没有阻挡。
解缙立于大殿的中央,正对上首的皇爷拜了下去。
“罪臣解缙有本上奏。”
两侧侍立的文武官员们慑于帝王之危。
虽不敢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但目光中均透着惊奇。
这解缙竟然活着从诏狱中走出来了!
“这不是多年未见的解大才子吗?”
令众臣诧异的是,皇爷脸上竟还带着点笑意是怎么回事?
“怎么,这次回来不是特意来见咱们太子爷的了?”
永乐帝此话一出。
解缙尚未如何。
立于龙椅下首的太子爷。
已将他那似乎瘦了些的庞大身躯拜倒在地。
“去年之事,实是因臣行事疏漏。”
“解缙久未归京,因皇上北巡方求见臣。”
“不够警醒,是臣之过也。”
“太子起来吧,内侍去扶一把。”
“解缙既是已从诏狱出来,朕便过往不究了吧。”
永乐帝在早朝上的表现太反常了。
殿内的群臣们不自觉地绷紧了自家的后脊梁骨。
“解缙你欲奏何事,奏来听听吧。”
“遵旨。”
“永乐四年,安南叛乱,陛下欲兴兵事。”
“当时,臣才疏学浅,目光亦不长远,坚决反对。”
“实在是臣没有领会到陛下欲经营安南的用心”
“臣,有愧啊!”
说到此处时,解缙稍有停顿。
殿内大臣们的内心深处,很想咆哮地摇一摇解缙。
解大才子你这是怎么呢?
你文人的孤高呢?
你怎么就这么屈从于陛下了呢!
“永乐五年,陛下见臣实在冥顽不灵,故而派臣亲往交趾。”
“督办粮饷事宜,见识下当地民生。”
“臣在交趾数年,终于在去年体悟到了陛下的良苦用心。”
解缙挺拔的跪于大殿之上,敬重地望着永乐帝。
“故而借差事回京之际,欲求见陛下陈当年之憾。”
“惜陛下北巡未归,才与太子说明缘由,以期转达。”
“然竟为小人趁机陷害,耽误到了今日。”
朱瞻墡在侧殿观看着皇帝爷,太子爹以及才子缙三人的表演。
这算什么?
良苦用心永乐帝。
仁义厚道太子爷。
领悟圣意解才子。
啧啧啧。
就你们仨是好人对吧!
“那你说说吧,这些年你体悟到了朕的哪些用心了?”
“起来答话吧。”
“谢陛下。”
解缙身上的伤并未好全,站起的姿势颇为勉强。
“曾经的安南。”
“现为我大明朝的交趾郡。”
“土地狭长,沿着绵长的海岸线向南延伸。”
“臣本以为,此处土地贫瘠,民生凋敝,路途遥远,管理起来是很不值当的。”
解缙说到此处,更是微微摇头
“可是等到了交趾,又得知三保太监三下西洋的朝贡价值之后。”
“臣等愚昧,竟用这么长的时间才领悟到您的用心!”
“陛下之胸怀,早已纳涨海,望西洋,包容海外久矣。”
嘭的一声!
解缙再次跪于大殿之上。
“罪臣解缙,以性命上奏。”
“请陛下放开海禁,恢复贸易,收取关税,以兴大明!”
解缙的话语掷地有声地回荡于大殿之内。
这!
这实在是太出人意表了。
太祖爷的祖训“片板不得入海”他解缙就这么不当回事?
早朝的礼仪规矩已不能阻挡大臣们对讨论的渴望。
这大明朝的最高权力中心一时间竟如菜市场般嘈杂。
太子爷朱高炽瞄了眼永乐帝的脸色。
示意一旁的鸿胪寺官员。
“肃静!”
上首永乐帝的表情倒是颇耐人寻味。
“那解卿就给诸位大臣们说说。”
“这海禁如何当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