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坤脸上现出微笑,看向两人道。
“你二人一个保境安民,一个富国利民,今后就是朕的左膀右臂。”
朱载坤的视线转回张居正身上:“那么张爱卿,方才朕问你的问题,你可有答案了?”
张居正用力点头:“有了,臣早已对大明的几大顽疾痛心不已,每每想起都感到心中像压了块巨石一样难以呼吸。”
朱载坤点头:“没错,但大明身上的巨石可不是一块,你得帮朕一一搬走才行。”
“是,臣一定竭尽全力,助陛下治理好大明。”
张居正深吸了一口气,将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开始回答朱载坤一开始给他提出的问题。
“如今第一块巨石就是吃饭,想要让百姓安定首先得吃饱,但如今从上到下层层盘剥,百姓苦不堪言,地上种出的那点收成完全足以吃饱。”
“吃不饱,百姓就会想出各种办法躲避赋税,因此向大户投献田地获得庇护,减少上交的赋税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臣想出一条拷惩法,将这些疲敝一力去掉,减轻百姓的压力的同时还能简化赋税收取过程,这样就能减少过程中的抽条和盘剥。”
张居正侃侃而谈,将他早已在心中构思多遍的想法一一讲了出来。
这些改革每一项都会触及很多利益集团,恐怕只有此时,在大明皇帝面前才有机会说出来。
然而越说张居正心中越是不安,他知道这些改革会带来多大的阻碍,这些不仅是他的阻碍,对于朱载坤这位新登基不到一个月的皇帝来说,亦是如此。
说完这些,张居正见皇帝听得仔细,不时还会皱眉深思。
张居正对于这次得来不易的机会十分珍惜,于是一狠心,将他对于军事边防方面的想法,也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除此之外,方才陛下说保境安民,这其中除了戚将军负责的东南倭寇之外,还有北边的北元遗部。”
“北边之所以战力越来越低下,在臣看来根源在吏治不清军法不严,因此臣认为应使用考成之法考选边将,提高指挥者的质量严苛军纪,进而提高战斗力。”
说了半天,此时的张居正已经口舌发干,但他的精神却十分兴奋。
朱载坤虽然前世知道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但这时听原作者亲自解说,还是解答了很多原来没想明白的地方。
等张居正说完,朱载坤才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张爱卿说的极是,朕也同意重疴当下猛药,若再不用激烈手段,怕是已经来不及了。”
随后朱载坤正色看向张居正道。
“时不我待,张爱卿所说要尽快整理成文,呈给朕详细看,然后逐步开始准备。
另外你说的考成法也可以开始准备,至于对应的将领,你可以先物色起来。”
张居正方才说完他的全套设想后,就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主要是其中要对抗的势力太大,先帝究其一生都在与之抗衡,最终也没得到胜利。
如今陛下才登基,而且登基之前还没有任何班底,这些都让张居正为其担忧不已。
但他却没想到,陛下居然会全盘同意他的那些想法,这让张居正产生一种遇见伯乐之感。
仿佛他之前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一刻,所有的所思所想都会经由当今陛下实现,不然无法解释圣上如何会对他如此看重,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便是这种感觉吧。
得到朱载坤的承诺,张居正脑海中不停浮现一条条政令实施后,大明发生的变化。
从百姓生活,到兵马战力,当大明每变好一点张居正心绪就激动一分,一点点累积成一个全新的大明时,张居正连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臣,定不辜负陛下所托。”
说完了这些,朱载坤忽然想起一件事,方才听张居正说的太投入,险些忘了。
“戚爱卿,你去东南之后,除了剿灭倭寇以外,朕还有一件事要你去做。”
戚继光连忙恭敬站好,等待朱载坤发布命令。
“朕知道早些年有个叫汪直的海盗,戚爱卿可知晓?”
戚继光当然知道汪直,汪直与其说是海盗,不如说是海商爪牙更合适,当年汪直只是一个小商队的船长,而后经过不断奋斗有了自己的商队。
这时东南大族找上了他,给他支持让他扮成海盗,并为东南的世家大族向海外销售货物。
“是,臣知晓此人,只是汪直已经被抓回大明斩首,陛下可是要剿灭他的五峰船队?”
谁知朱载坤却摇了摇头道。
“朕要你找到当年汪直建立政权的印信,净海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