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没有说太多废话,就跟刘辩简单讲了几句话而已,
可是刘辩听到李毅这位太傅给出的办法后,整个人瞬间就傻眼了。
这位太傅给的办法是啥?
不听话就弄他!
该撤职的撤职,该抄家的抄家,该杀的杀,
把所有不听话的都解决掉,剩下的不就都听话了吗?
刘辩懵了,
他真的是有些懵了,
这也是…办法?
朝中上下,几乎都是世家子弟,就算是拱卫国都的羽林军中很多都是世家的人,
全都杀了?
那这朝堂,得空掉百分之七十!甚至更多!
如果这话是别人说的,刘辩估计早就破口大骂了,
这特么的也叫办法?猪都能想到,可是哪个皇帝敢真这样干?
可是偏偏,这话是从李毅这位十朝元老口中说出来的。
刘辩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无语,小声道:
“太傅,恕朕……愚昧。”
“若是朕真的如此做了,那朝中上上下下,岂不是全都要…….”
李毅平静的看着他:
“既然陛下是来问办法的。”
“现在老臣已经给出了办法。”
“若是陛下觉得不妥,那自行谋取其他办法亦可!”
“陛下,时候不早了,老臣也该休息了,陛下请回宫吧。”
“太傅,这……”
刘辩还想说些什么,可李毅已经端茶送客,最终却只能无奈回宫了。
他找到了何太后,将李毅的话原封不动的转达给了自己这位母后,
何太后听完刘辩的转达后,也是微微陷入了沉思。
刘辩看着自己这位母后,沉声道:
“母后,要是真按照太傅的意思来办,可能这全天下所有世家,都会抵触朝廷。”
“若是那样,可真的就是……就是大事不妙了。”
何太后没有回答他,还是在那思索着李毅的用意。
片刻之后,何太后忽然感觉,李毅给出的办法,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当然,这个所谓的杀不听话的,并不是真的指把所有人都干掉。
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杀鸡儆猴。
干掉带头的,剩下的世家自会来跟皇帝协调平衡。
而现在,上蹿下跳,唱的最欢的带头人是谁?
是袁家!
四世三公,门生遍布天下,
跟各大世家都有往来,
也只有他们,能尝试着不断挑拨皇权的底线了。
何太后脸色严肃,抬起头看向了刘辩:
“辩儿,你且附耳过来!”
“母后给你支个招,你要是想改变眼前的局面,还是得要听太傅的建议才行……”
“母后告诉你,你可以这样…然后这样…”
刘辩不明白母后怎也会如此支持这件事,可是听到母后后面的悉心解释,他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
原来,还有这个办法!
看来,是自己曲解了太傅的良苦用意啊!
……
次日清晨,百官上朝。
身穿龙袍的刘辩,端坐在皇位上,
看了一眼群臣,刘辩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今日,朕做出了一个决定!”
“朕决意认命赋闲在家的卢子干为新的尚书令,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
听到刘辩的话,朝中的一些大臣,瞬间皱起了眉头,
怎么皇帝又把这件事提出来说了?
前些日子,皇帝第一次开口说这件事的时候,不是被他们怼的大气都不敢出了吗?
如今,这位小皇帝这是想不开,又想吃一次闭门羹了么?
就在很多大臣琢磨着皇帝此举的用意时,大鸿胪刘宏走了出来:
“陛下,这卢子干之前就当过尚书…根本没有做出过任何的成绩,这个时候不适合再放在如此重要的岗位上。”
“依臣来看,还是让御史台的王御史担任更为合适……对方在御史台为官多年,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足以担任尚书令。”
就在刘宏说完之后,当即就由有两三位大臣出声附和,
王允和蔡邕坐在台下,眉头微皱,
觉得有些人,真的做的是越来越过分了。
可是,世家势大,纵然是他们也不敢在此刻贸然开口。
而这时,刘辩忽然在这一刻,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刘爱卿,朕可否问你这位大鸿胪一个问题?”
刘宏微微一怔,随后赶紧拱手道:
“陛下提问,老臣定然是知无不答!”
刘辩平静的看着他:
“敢问大鸿胪,这大汉江山是谁的天下?”
“这……这自然是陛下的天下!”
“那朕继续问你,既然是朕的天下,为何朕任命尚书令,刘爱卿你都要出言反对?”
刘宏愣了片刻,随后赶忙惶恐的回答道:
“陛下误会老臣了,老臣只是为了陛下选贤臣,才贸然开口!”
“老臣绝无反对陛下的意思,请陛下明鉴!”
刘辩点了点头:
“既是如此,那这尚书令,就交给卢子干了。”
“若是做的不好,再撤职查办,大鸿胪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