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祖孙俩
把李燕给恶心的直皱眉,看他眼睛直盯着糖块儿,就随手递给了他两块儿:“喏,拿去吃吧。”她就寻思着赶紧让他跑一边儿吃去,可别再拿大鼻涕恶心她了,可没寻思他吃了糖还站在那里不肯走。
“怎么给你糖了还不走啊?”李燕觉得这小孩儿不但埋汰还挺贪,白拿了两块糖还不知足,挺是生气。开始有些后悔没听她老舅崔文武的话,没让那两个搬东西的半大小子留下来,不然也不会拿个小孩子没办法了。
正在她闹心的工夫,小孩儿从兜里掏出了一打粮票出来,嗫嚅的冲李燕道:“我这里也有,你看能换吗?”
李燕本来也没太在意,随手接了过来,等她看清楚这些斤两不一的粮票上面都方方正正的鲜着红色的‘票样’两个字的时候,眼前不觉一亮。
小孩儿见她不放声,心虚的头低的越来越低,声音小的几乎像在蚊吟:“我就只有这些。”
估计这小孩儿家里能用的粮票可能都已经没有了,就只剩下这些没有流通的票样了。李燕不知道这些粮票他是打哪儿弄来的,只知道这可比一般流通票更有价值。不过,在别人眼里却是比废纸还不如。
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的道:“那你想拿这些换什么?”
一听这话,小孩儿又燃起了希望,带着期盼的指着摊子:“我、我能不能要个铅笔?”
李燕没说什么,拿了两根铅笔递了过去。
“不、不用,一根儿就行。”小孩结结巴巴的推辞。
“行,你拿着吧。”李燕自已知道其实是占了大便宜,自然不会在乎多送一根儿,如果不是怕引起别人注意,再多给几根也不是什么问题。
本来以为这事儿就算完结了,没曾想小孩儿走了没多大一会儿就又回来了,这回还是跟个老太太一起。
还没到摊子跟前,老太太就训斥着小孩儿:“你这个小混蛋,怎么能拿那些没用的粮票出来骗你家呢?”扭头冲着李燕缓和了颜色道:“小闺女啊,我这孙子不懂事儿,他先前给你那些粮票都不能用,还打你这里骗走了铅笔跟糖,我这就把钱给你补上。”
“喏,这是四毛钱给你。”老太太粗糙的大手递过来两张毛钱。像她这个年纪的人,最讲究诚实纯善。
李燕还记得当初去市里念中专的时候,她奶奶还一个劲儿的叮嘱,市里人多车多,走道靠边儿走。要是不知道道儿了,就找那些老头老太太问,他们都不会骗人。在老人的思想观念里,这个年纪的老人都跟她一样,朴实善良,不会像年青人一样狡诈坏心眼儿。虽然说这样的想法过于片面,可不得不说有一定的道理。
年纪大的人经历过风风雨雨,什么功名什么利碌呀很多事情都会看淡,行善之心也较为强烈。当然,也是他们所处的那个年代受到的影响使然,让他们比新一代的年青人更加的纯朴善良。
眼前的这位老人就是其中之一,就因为孙子拿来兑换的粮票没有发行,不具有效力,这才返回来特意说明,并且把钱补上。为的只是不想占对方丁点的便宜。
尽管从外表上看,这对祖孙俩所处的家庭绝对称不上是富裕,光从老人身上那洗到发白的旧衣裳就能看出来。虽说没有打着补丁,却已经十几年前的老款式了。
李燕知道,这四毛钱要是不要的话,老人多半会跟她急,要是要吧还舍不得那几张样票。尽管对方已经说了送给她的话,可到底会觉得有些太过意不去。怎么说以后都能卖个几千块钱,这平白得来,对方还看着这么困难,实在是不忍心。念头疾闪而过,随口就说了个折中的办法道:“这位老奶奶,你不用给我钱了,反正我每个赶集都会在这里,等得你再过来从家里随便拿点儿什么就行。”把老人递钱的手推了回去。
可能是她的话提醒了老人,低头想了下,便把后头背着的口袋拎到身前,朝着李燕招了招手道:“小闺女,你看看这个你要不要?本来我是打算卖给收购站的,既然你这么说那你就看看。”把面口袋解开褪到地上,露出里面装着的东西。
“什么玩意儿?”李燕定睛一看,原来是个一米来高的花瓶,最醒目的就是上面青色的花纹。哎妈呀,这该不会就是青花瓷吧?
就听老太太说:“这对花瓶是我最后的嫁妆了,那些值钱的前两年都卖了,就剩这不值钱的了,小闺女你要是看着还行就收着吧?”
李燕没有忽略她的话:“你说这花瓶有一对,而不是一只?”
“嗯,家里还有一只,我奶没背出来。”小男孩儿‘哧溜’的吸了吸鼻子抢着回答道。
老太太点点头:“我怕把瓶子磕碰着就带了一只出来,看看能不能卖出去,要是太便宜了就不卖了再背回去。”
对于古董李燕并没有多少研究,只知道青花瓷这玩意儿挺值钱,可到底什么样是真品什么样是赝品,哪些官窑哪些是民窑,全都一窍不通。
可好在老太太说这是陪嫁的物件儿,最少说也有个几十年的历史了,再放个二三十年的怎么也都算得上是个古物了。就算往差的方面说,它是个仿制品,那也是个高仿,光看外表的色泽就算不明白的人也知道这做工绝非粗质滥造。最最不济,也能卖个几百几千的,总不至于赔着吧?
李燕伸手摸了摸花瓶,道:“那老奶奶,你想要多少钱啊?”
“我琢磨着怎么不值个七十八十块的,这可是我爷爷那辈儿就传下来的东西。”
其实在这会儿来说,老太太叫的这个价并不算低了,一个花瓶顶多也就三块五块钱,在凌水镇这个小地方工人平均工资也就八十几块钱,若不是觉得自已的东西有些年头,老人也不会喊这样的价钱。
这点钱对于李燕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她想的是要是直接点头答应下来,对方会不会觉得要价太低,再反悔不卖了或是往上一个劲儿的加价怎么办?
李燕这稍一迟疑,老太太就误会是她把价钱定高了,当即就缓口道:“你要是嫌贵,那、那六十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