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朱元璋非常的有魄力。
在看到已方吃了大亏后,没有死撑,而是选择了撤退。
但就是这一轮冲锋,让朱元璋损失了5万将士。
而王保保方只不过损失几百号人而已。
这个死亡的比例简直天差地别。
这一仗其实朱元璋输在了装备上。
首先武器不够硬,结果拼杀时吃了大亏。
其次盔甲不够强,你砍人家一刀没事,别人砍你一刀,要了你的命。
最后配合不够好,沈安的每一位神将都受过专业的阵法和配合训练,因此才能在战场上任意收割。
大将军李文忠退回城中后,叹道:“打了一辈子战,唯独这一仗输的我心服口服。”
朱元璋听到后也是脸黑的吓人。
他不明白沈安哪里来的这些天兵天将。
要知道,他手上的四十万兵马,其中有一半是当年的老部队红衣军。
红衣军当年可是打败过元庭、陈友谅、张士诚的,但就是这个主力军,居然撑不过对方一个回合,就被打的编制混乱,人仰马翻。
这是朱元璋无法接受的。
现在朱元璋终于明白了沈安为什么敢只派十万人来对他的四十万人了。
嗯?
十万对四十万?
越想越不对的朱元璋,忽然感觉到一股不对劲。
因为即使这十万人再强,也不可能灭的掉他这四十万人。
那沈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一定有原因。”
“这个因是什么呢?”
就这个问题,朱元璋想了一晚上。
直到第三天早上,才反应过来,只是那个时候已经晚了。
.........
此时的沈安已经混进了金陵城。
现在的沈安已经诠释了那句老话,那就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在他看到朱元璋狼狈的逃回金陵城时,沈安心情大好。
“老爷,已经选好地方了。”
“是否开始动工?”
“开始吧。”
“是老爷。”
很快,沈安也来到了这个地点。
认真一看,原来这帮人居然在挖地道。
没错。
沈安是想从金陵城向外挖一条通道,为这场战争增加一点胜算。
或许在关键时刻,这一条地道可以起到决定的性的作用。
而决定这场战争的关键,就在于燧发枪队和神箭营两支小队伏击的成果了。
因为要是让朱元璋三大兵力结合在一起。
那无疑是有很大威胁的。
你一个人再能打,也禁不起十个人围着你打。
最后只能被活活拖死,累死。
这就是数量级的战争。
除非,少人这方有着超现代化的武器,比如沈安的AK小队,不然,在正面战场上,人少想要胜人多几乎是不可能。
现在就看埋伏的两支小队的成果了。
如果他们能干掉对方二十万人,那这场战争必定是赢定了。
但沈安也不可能将宝压在这里。
所以,就有了挖地道的想法。
此时的朱元璋还不知道沈安已经混进了金陵城,还在他的眼皮地下,挖了一条地道。
这要是被他知道,非气的七孔流血不可。
军事厅。
“要我说,现在我们就死守在金陵,等徐帅和汤帅带兵回来,然后将三股兵力合在一起,届时,我们耗都能耗死他。”
“这个方案看似可行,但是我们能等的了那么久吗?”
“徐帅和汤帅回到金陵最少要七天时间,难道这七天时间我们四十万大军就要龟缩在城中?”
“绝对不行,我们应该研究他们的战法,找出他们的弱点,然后边战边等着大军归来。”
“你们这些方案都太胆小了,依我看,我们就发动夜袭,在冲乱他们的编制后,趁机抓住那个该死一万次的王保保。”
..........
整个军事厅火药味十足,每个人提出的方案都不一样。
而李文忠是倾向于第二个方案的,那就是边战边等。
因为这样有两个好处;
一来,可以进一步的研究敌人;
二来,可以消耗敌军的精力,使其处于疲军状态;
朱元璋也是被这帮将领吵的头昏脑涨。
“停,文忠,你怎么看?”
“禀皇上,臣.............”
正当李文忠想要说出他的想法时,忽然被一阵密集的炮声给打断了。
“BOOM。”
“BOOM。”
“BOOM。”
..........
二虎一脸狼狈的冲进来说道:“皇上,敌军正在用大炮轰城。”
“反击啊!”
朱元璋皱眉的说道。
在朱元璋看来,炮击这不是很正常嘛,他打你,你打他不就好了吗?
用的着这么慌张吗?
“不行啊,皇上。”
“他们的大炮在5里开外,而我们的炮的射程只有一里。”
二虎一脸难看的说出了双方的数据。
他也没有想到对方的炮居然可以射那么远。
“什么,5里开外?”
“什么炮能射的那么远?”
朱元璋在听到这个距离后,也是吓了一跳。
大炮的重要性朱元璋当然知道。
当年,鄱阳湖之战。
他就是借着大炮的威力,万炮其发将陈友谅的战船给炸沉了。
虽然近年来,工部也在研究大炮的射程和威力。
但始终没有进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