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亏朱元璋为了监视百官派了锦衣卫隐藏在身边,在危机时刻就下了这些人,不然这些中枢大臣一个也别想活下来。
沈安此次就是奔着让朱元璋换一茬官员来做的。
但现在已经够严重了。
其实做事的反而是各地的官员,中枢的官员如果死了,随时可以从地方上提拔上来。
可地方的官员要是都死了,那整个大明朝都陷入了瘫痪。
没错。
沈安这一次又动摇了明朝的根基。
这也是为什么沈安不想当皇帝的原因。
因为你需要顾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现在的朱元璋除了砸沈安的店铺,抓点人,还能做什么?
如果沈安不站出来,朱元璋什么他都做不了。
这就是躲在暗处的好处。
永远掌握了主动权。
.............
接下来,朱元璋封了南北大元帅。
徐达为北方大元帅,刘伯温为军师;
汤和为南方大元帅,李善长为军师;
现正在集军,收集战争物资。
两大南北军的共同目的,就是将有关沈安的店铺全部砸掉。
其次找出凡是跟沈安有关系的人,一律坑杀,并诛其族。
逼沈安出来决战。
一次性解决问题。
...........
另外。
为了能找出沈安的老巢,朱元璋采用了刘伯温的计策。
发布悬赏令。
“凡是能提供沈安踪迹的,封为:世袭伯爵,赏万金。”
“凡是能将沈安抓捕归案的,封为:世袭国公,赏十万金。”
“凡是能将沈安尸体成功带回的,封为:异姓亲王,赏百万金。”
此悬赏一出,震惊了天下。
特别是最后一条。
封亲王。
这是连朱元璋儿子们都还没有享到的殊荣。
但魄力十足的朱元璋居然拿出了亲王作为奖励。
而且活的只是国公,死的才可以获得亲王,由此可见朱元璋有多恨沈安了。
就要死的,不要活的。
很快,整个大明朝都在议论着这个悬赏。
各路豪强,江湖人士,各大帮派纷纷下山寻找沈安的下落。
晋商家族:“全体晋商从即日起,发动关系寻找沈安,反击从现在开始。”
世家孔氏:“别人都怕沈安,我们孔氏家族就不怕,传族长令,全力寻找沈安的下落。”
白莲教:“传本教主令,今日起,发动教会全国寻找沈安老巢。”
............
万人找,百万人找。
全国几乎最大的势力都在寻找沈安。
上到朝廷,下到一个普通的帮派。
这放作以前,他们当然不敢得罪沈安。
但是现在由朝廷出头,那他们就敢了。
在他们看来,你沈安再有钱,再有势,能斗的过朝廷吗?
不可能!
所以,他们认为沈安末日来了。
于是现在他们纷纷开始了站队,开始墙倒众人推。
但沈安这面墙真的那么容易倒吗?
未必!
早在沈安安排人刺杀朝廷大臣时,沈安就做好了要开战的准备。
因此现在的一切都尽在沈安的计划当中。
之所以还没有动手,无非是想借这次机会看看谁忠谁奸而已。
患难见真情的把戏,虽然很老套。
但却是很有用的。
仅半天时间,全国的监狱就住满了人。
监狱里面充满了严刑拷打的声音。
有的人像倒豆子般,全部说了出来。
有的人闭口不言,尝尽了酷刑也没说半字。
不过,大部分的人都说出了自己知道的东西。
但很可惜,被抓到的都是底层的伙计,并不能审问了有用的东西。
朱元璋看到来报,不信邪,继续深挖。
于是终于在一名小贩的口中挖出了一条大鱼。
太连码头。
此时码头这里一片狼藉,很难想象在此之前,这里可是人山人海的景象。
蓝玉带着大军将这里团团包围了起来。
最后经过审问,一个小贩向蓝玉告密,说是知道蒋记漕运掌柜的藏身之处。
于是蓝玉大喜,速度的带兵包了过去。
恰巧遇上要跑路的蒋记漕运掌柜蒋必清。
没错。
这就是之前想要投降朝廷后去向沈安认错的蒋必清。
为此,沈安为了让蒋必清记住这个教训,还把他最爱的小儿子给弄死了。
这一次大撤退,蒋必清也提前得到了消息。
但就在撤退到半路时。
他想到了上次与沈安见面时,他回来话把谈话内容给记了下来。
为的就是要记住这次教训。
没想到,撤退的时候走的急,忘记销毁了。
于是谢必清咬了咬牙,又赶了回去,快速的将记录在本子上的对话给烧了。
可就是这样,耽误了撤退的时间。
当谢必请再想撤退时,蓝玉的人马已经赶了过来。
谢必请见状,知道自己跑不了了。
但他又怕自己忍不住酷刑,供出沈安,那就完蛋了。
于是谢必清为了保住家人的安全,决定自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