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八日,是药王生日。
南京城上至太医院的医官,下至游方郎中、药商药农、普通百姓,都纷纷到药王庙祭拜神医扁鹊,乞求药王保佑自己医术精进、药材生意兴隆、家人不生疾病。
沈家全家出动,去药王庙上过香之后就要去沈家药铺沈和堂。
沈家祖上就是给人治病贩药起家的,如今虽然做了其他的生意,但药材生意从来不曾丢开过。
每逢药王生日,沈家药铺免费赠送跌打丸与治疗中暑的藿香丸已经是传袭几代人的旧例。
沈和堂门前早就排起长龙,药铺的伙计忙着派药。很多人领了免费的药,同时还会顺带抓一些其他的药回去,拎着沈和堂独有的标志的药包走在街上的人很多。
有眼尖的人见到沈玉成,连忙跑过来向沈玉成道谢。
沈和堂派药是大事情,沈玉成年年都会带妻子儿女过来,久而久之,很多人都认识沈家的人了。
沈和堂药材道地,价格合理,又免费派药,很得南京百姓的信赖。
看着舅舅身边围满了道谢的人,顾重阳心里也十分高兴。
从前她在良乡派药,没想到沈家的沈和堂竟然早就开始免费派药了,熟悉的场面令她身心振奋,拉着跃跃欲试的沈素迎帮着伙计派药。
“知府大人来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就看见身穿正四品官服的窦浩晓在官差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走了过来。
“见过知府大人。”沈玉成跟着人群纷纷下跪。
“哎呀,玉成老弟真是太客气了。”窦浩晓面带笑容,赶紧上前去扶了沈玉成起来:“你我本是亲家,何必如此见外?快快请起。”
“礼不可废。”沈玉成站起来道:“大人今日怎么会过来?”
“药王生日,一年一度,沈和堂年年免费派药,造福桑梓,有目共睹,沈和堂这样的药铺应该大力推广。”窦知府爽朗一笑道:“本官身为南京知府,在此药王生日之际,为了促进药材市场良性竞争,让广大药铺更好地让利于民,服务于民,特选出三家药铺,送上由南京官署特制的匾额以示嘉奖。沈和堂药材道地,价格公道,头一块匾额非沈和堂莫属。”
说着,大手一挥,他身后的官差就将一个厚重的匾额抬了出来,黑漆金字,上书:道地药材草本济民八个大字。
沈玉成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大的惊喜,虽然沈和堂免费施药并没有想过要什么回报,但窦知府送来的匾额还是让沈玉成又惊又喜:“沈和堂何德何能,能得大人如此嘉许?”
“实至名归!”
窦知府还没有说话,围观的群众突然喊了这一嗓子,伴随的还有噼里啪啦的鼓掌声。
沈玉成神色激动,大声道:“以后我沈和堂必定兢兢业业,做出更好的药材,为大家解除病痛,绝不辜负大人与众位乡里的信任与厚爱。”
沈家其他人都十分高兴,沈素迎激动地攥着顾重阳的手,脸微微发红,沈和堂能得到如此嘉许,沈家人都觉得脸上有光,顾重阳也觉得与有荣焉。
只是她不像其他人那么乐观,一方面,她害怕窦知府趁机拉拢舅舅,舅舅会在不知不觉中上了荣王的船。另一方面,她总觉得窦知府的笑容里带着几分不怀好意。
顾重阳的猜测没错,窦知府的确不怀好意。上一次,户部来收粮,除了卖给姬荣那五千石之外,沈家剩下的粮食还有很多,可沈玉成并未实言相告,而且还拒绝将那两千石粮食转卖给窦知府,这让窦知府心生不满。
后来,沈玉成得知窦知府扣掉了四千石粮食之后,补给了姬荣四千石,窦知府知道这件事情,对沈玉成由不满变成了忌恨。
既然沈玉成如此不识时务,那就不要怪他不顾亲戚的情面了。
正所谓抄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他与沈家是亲家,弄垮了沈家,那沈家的钱财不就都是他的了吗?他为荣王献上这样一大笔财富,何愁以后不能封王拜相?
窦知府心思恶毒,脸上却呵呵地笑:“来人,快将匾额挂到沈和堂招牌上面去。”
“是!”
官差们正准备挂上去,突然从人群中冲出几个人,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在前,他身后有四个人抬着一个老者,看样子病的不轻。
前面那个男子嚎啕大哭跪倒在窦知府面前:“沈和堂卖假药,小人的爹眼看着性命不保,知府大人一定要给小民做主啊!”
突然出了这样一个岔子,沈家众人都愣住了。
围观的群众窃窃私语,看向沈玉成的眼神纷纷不一,有的是信任,有的是怀疑。
“这些年来从不曾听说沈和堂卖假药,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弄错了?”窦知府装模作样地问。
“大人,您不能因为与沈家有亲就心生偏袒啊!”那人哭声更大;“大人,您要为小人做主啊。”
窦知府面露为难地望向沈玉成,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眼神,然后面露凝重道:“你有何冤情,速速说来,本府一定秉公办理,绝不偏袒,更不会让假药祸害百姓。不管是谁,只要胆敢卖假药害人,本府定不轻饶!”
一席话说得慷慨激昂,振奋人心。
“小人名叫王二,家就住在前面五月巷,三天前小人的爹得了伤寒,大夫开了方子,小人向来信任沈和堂,就来沈和堂抓了药去给爹吃,没想到越吃越严重,眼下已经起不了床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