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清单
“这位仁兄是很有风骨,不过有风骨也必须留得住自己的有用之身才可以啊!”王静辉在心中暗暗叹道,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他对司马光的作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很不以为然的,尽管他们之间有过很多次合作,尤其是在税法上的通力合作是他们之间都建立了相当的交情,可是司马光的固执和保守同样让王静辉极为恼火。
不过要是说回来,能够让王静辉打心眼儿里面佩服的,无非便是王安石和司马光了——他们对自己的理想都很执著,为了理想他们可以牺牲掉自己的前途和声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毕竟层次低的人就算牺牲也没有他们这么大,到了他们这个层次又开始爱惜羽毛不肯置自己于险境。不过相对而言司马光对自己的前途并不看重,而王安石因为是当世治《老子》的名家,对于权术斗争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会注重保护自己,但却可以牺牲自己的名声为新法开路。
针对这两个人不同的特点,王静辉也非常有针对性的和他们两人展开过种种合作——税法上利用司马光的强悍态度来给大宋统治高层施压;新法上借用王安石的名头来给新法拾缺补遗重新推倒重来。正是有了这样的布局,王静辉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实力来影响甚至是推动大宋向前发展。
不过无论是王安石还是司马光,王静辉对这两个人佩服归佩服,让他去学这两个人的作为他是不会去的,毕竟他可没有这两个人雄厚的资本,而且两者之间的地位和立场又有着千差万别,他们三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打算,而王静辉更多的时候是从这两个人之间相互调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没有绝对把握来说服皇帝或者没有真正察觉皇帝的真实意图之前,王静辉是不想把自己的意图完整的暴露在皇帝和其他大臣面前的,尽管他在这里隐讳的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但并不代表他不会“见风使舵”来顺和皇帝和大臣的意思——只要这个牺牲不会让大宋根基受到严重打击,他并不介意大宋在必要的时候走一些弯路,就如同他可以容忍王安石并不完善的新法条文直接投入试行一样——政治需要进退,王静辉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已经对“政治”这门特殊的职业有着一些本能上的认识了,这也会促使他更加成熟起来,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哪怕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反复!
王静辉对司马光的态度并不在意,他在意的皇帝赵顼对是否继续进兵燕云的态度,尤其是在司马光明确表态之后,皇帝赵顼的脸上依然没有露出比如皱眉或是点头的表情,这让王静辉心中略微感到有些烦躁的同时,也为皇帝赵顼真正成为一个帝王所应有的成熟表现而略微感到有些宽心。
应该说皇帝赵顼成长为一个成熟帝王的过程和王静辉逐渐在政治上的成熟基本上是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也许太上皇赵曙如果一直健康的活着成为大宋的皇帝,那王静辉也不见得会有今天的影响力来推动大宋的发展,正是因为皇帝赵顼的继位才使得这个年轻的皇帝能够容忍一个同龄人,并且是亦师亦友的驸马在他执政的时候做出种种比较出格的事情,要是换做英宗赵曙就未必能够容得下王静辉这么“放肆”了。
近十年来大宋通过一系列的对外战争早就了一大批年轻得志的将领,除了“护驾之功”之外便是军功最大,不断的有人升官这着实很是刺激了大宋的官僚阶级中某些有野心的人,这个时候说要停战岂不是断了人家的快速升官途径?
对于这种想法的官员,王静辉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不过在收复燕云的问题上,大宋统治高层心中都明白王静辉建策当居首功,其余人等不过是顺势而做罢了。至于挡了别人的升官之路,王静辉可不这么想——辽国已经虚弱到如此地步了,根本无法再对大宋构成威胁,之所以还要留着它不过是当大宋的挡箭牌罢了。今后大宋只要在比较宽裕的情况下随时都可以找个理由向辽国发兵进行第二次北伐战争,这样一来反而会使更多的人因此升官,何乐而不为?!
“是战是和完全取决于朕的意志?!”皇帝赵顼对司马光的话倒是没有多大的反应,估计今天他选择在这里面见群臣也是早就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像司马光这样的大臣是绝对反对继续对辽国进兵的,尤其是在王静辉的“将辽国变成大宋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屏障”这一说法的支持下,恐怕更是坚定了他想要阻止大宋继续进兵。而且这一论调在大宋统治高层中间还是相当有影响力的,至少现在的王安石和文彦博以无声的态度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也多少反应了他们对这一论调的支持。
“好!好!好!”皇帝赵顼笑着说道,皇帝赵顼已经三十岁出头了,在坐上皇位这几年也是为大宋富强而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他以前崇拜的汉武帝,但是大宋的现实条件也不得不使他先放下自己心中的狂想而脚踏实地的做些实事。王静辉的这一句话倒是有些让他多少找到一个做帝王应有的自信,一记马屁拍得无影无踪不着痕迹,倒是深合他的心意,心中不禁畅快了许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