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人盘膝坐在地下。
眼睛是死死盯着陈子宁。
这是他们的队官,首领,也是主心骨。
陈子宁拥有不被质疑的权威。
事实就是如此。
陈子宁能令这些人以死相随,最终的爆炸时没有一个人怨恨,退缩,或是后悔。
看着众人,陈子宁沉声道:“我们到了天启七年,现在我们是在东藩岛上,剧烈的变革就在将来几年内就会发生。”
眼前这些人都是清末时的知识份子了。
哪怕普通士兵也受过陈子宁的提点和教育。
正目,副目都读过私塾。
清末新军中,充斥着大量留学生,大多是军校生。
普通士兵,识字率远超百姓。
这也是反清的主力反而是清廷组建的新军。
不得不说这是强烈的讽刺。
毫无疑问,他们在清末时算精英,在明末更是如此。
现在众人都穿越到了大明天启七年,也就是1625年。
并且还在刚开发不久的东藩岛上。
岛上汉人有三千人左右,被几十个海盗管着。
处于极度混乱之中。
没有首领,也没有目标。
痢疾热病流行,每天都有不少人死去。
岛上生蕃土著众多,和汉民矛盾极深。
所有人都感觉到恶臭和炎热。
岛上,正是夏季。
这里是东藩岛的北港。
天启二年时,大海盗头目颜思齐从倭国渡海而回。
决意发展东藩抗拒倭人。
在北港这里是有河流通海,天然良港。
颜思齐陆续迁三千余人来此。
修井字型营寨,立高台,分列十寨。
逐渐形成几十个村落。
但一直到天启七年,北港这里发展还是不尽如人意。
主要就是缺乏贸易用的拳头产品。
经济缺乏活力。
农耕发展受到高山人的干扰。
还有疫病流行。
颜思齐也是枭雄人杰,可惜在这里一筹莫展。
甚至在天启七年时,自己也染上了疫病,一病不起。
颜思齐死后,郑芝龙收拢了颜思齐的海盗残部和船只。
同时接收了大海盗李旦在岛上的银库。
势力急剧膨胀。
但郑芝龙的基业在福建中左所一带,也就是后世厦门地区。
那边是大陆,补给人员和物资方便。
东藩北港这里郑家基本放弃了。
留一些人手看着基本盘。
一直到几十年后,郑成功在大陆反攻失败,厦门不保。
急需落脚点的郑成功,率庞大的舰队迁大量百姓前来东藩。
同时击败了荷兰殖民者。
将东藩真正纳入华夏治下。
这些知识点,不少人知道,陈子宁还是强调了一遍。
“现在是天启七年的七月中旬,再过一个月不到,天启病故,崇祯即位。不久后就是陕西的流民和边军大起义,崇祯二年初就是皇太极率部入关,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开启,其后就是持续不断的战乱和天灾,我华夏损失惨重,更重要的就是剃发易服和文字狱,整个民族气运低到了极点……”
“队官,我们敢反清,就敢在这时候和鞑子拼。”
“不光和鞑子拼,我们还要和那些红毛鬼拼。”
“队官,怎么发展,怎么做,我们都听你的。”
“好!”
陈子宁重重点了点头,说道:“第一步,我们要控制岛上更有的所有人力和物力。第二步,发展经济,贸易,还有农业,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口。第三步,就是编练新军,扩大实力。第四步,我们要控制东藩和整个南中国海的海洋。第五步,就是和鞑子干的时候了。”
“这五步不是僵化的,可以交叉着进行。”
“队官我们听你的。”
司书李自昌道:“可是我们力量有些薄弱,要发展起来不知道要多久?”
李自昌有秀才功名,考虑问题要长远和缜密的多。
这在新军里也很常见。
毕竟司书一个月有十几块大洋的薪俸,在朝廷越来越不重视科举时,不少秀才直接投笔从戎。
“酸秀才又泼冷水了。”陈光甫不满的道:“难道有困难咱们就不干了?看着鞑子再次南下,再搞扬州十日?”
“当然不是。”李自昌道:“我就是感觉队官胸有成竹,想套套底。”
原来是这样?
陈子宁心道老子还真有底气。
“你们别多打听,就知道一点,我掌握着一条兵器生产线,枪,炮,还有轮船都迟早会出现,力量不是问题。你们,跟着我干就行!”
十来人哗啦啦站起来。
肃立,横臂在胸前。
所有人目光坚毅。
对陈子宁是完全的信任。
“是,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