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夺河内,迫邺城。”
“封董昭为冀州牧,又自封为魏公,欺人太甚!!”
袁绍怒火中烧,猛地掀翻案几,拔出佩剑直指南方,意气狂燃。
“主公何须动怒?曹操最喜虚张声势,徒有虚名罢了。”许攸神态鄙夷,目光中满是不屑。
“不错!朝廷都在曹贼掌控之下,他愿意册封什么,就册封什么。河北百万精兵,才是主公称霸的根本,官职、称号什么的,根本不值一提!”
郭图双眸爆射自信神采,胸中有沟壑。
“不行!不能让曹孟德如此猖獗,诸位有何妙计,整治曹孟德一番?”袁绍凛然的视线横扫,最终落在陈琳身上。
陈琳身份不一般,曾被大将军何进征召,担任主簿,与袁绍、曹操为同僚。
现为袁绍幕僚!
“这有何难?愿作檄文,讨伐曹操!”陈琳语气狂傲,尽显文人风骨。
“好!有孔璋出马,曹孟德必颜面扫地!”
袁绍畅怀大笑,抑郁一扫而空。
不久后,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倾动河北!
“魏公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
“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
“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
字字如刀,锋芒直指曹操祖上十八代。
各种“美德”赋上,诛心狂啸。
袁绍大喜过望,将檄文发布天下,正式掀起南北之争!
檄文浩荡越过黄河,传遍中原诸地。
声威震天!
曹操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怒意滔滔,翻江倒海!
“陈孔璋,我必寝汝皮,食汝肉!!”
“还有袁本初,冢中枯骨之兄罢了,安敢如此猖獗?”
文武群臣战战兢兢,笔直地站在一旁。
曹操状若癫狂,实在太可怕了!
“袁本初只会逞口舌之利,我军何惧之?愿提精兵良将,讨伐袁绍!”
曹洪抱拳出列,声如洪钟。
他救过曹操的命,又是曹操的宗族亲信,因此立场鲜明。
等到曹操一口气顺过来,荀攸这才正色道:
“曹公,南北之战,在所难免。当抚慰南方,以稳固根基。”
“公达真知灼见,操不如也!”
于是,朝廷下旨,拜孙策为会稽太守、讨逆将军,封吴侯。
圣使抵达江东,孙策亲自恭迎,却神色犹豫不决。
原来,袁绍已提前一步,奉上厚礼,希望与孙策结盟。
等到北方战事起,孙策尽可提江东之兵,奇袭许昌,迎奉朝廷。
对此,孙策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一直没有答应。
待款待圣使后,孙策回到了书房,长吁短叹。
“伯符为何叹息?”
一名年轻飘逸、潇洒倜傥的男子轻声询问。
此人正是人称“江东美周郎”的周瑜,字公瑾,出身名门望族。
周瑜的父亲周异曾为洛阳令,叔父周忠为大司农,位列九卿。
为了躲避兵灾,周瑜少时回归庐江郡,与孙策相遇,结为至交。
“袁绍与曹操,皆非良善。两虎相争,必有损伤。我该如何选择?”孙策双眸如星,有泱泱之气。
“朝廷册封,不可推辞。伯符据守长江天险,自成一势,何必费心选择?”
周瑜一语道破,摆明了要隔岸观火。
孙策眼眸一亮,凝声道:“公瑾所言极是!”
“伯符可知最近兴起的流言?”
“什么流言?”孙策茫然道。
“握持兵权摧河山。”
“曹贼篡汉势昭然。”
“逆民心者须得株。”
“马踏许都定危机。”
周瑜娓娓道来,让孙策精神一震。
马踏许都?
孙策心中似乎燃起了信念,或许,他真的可以继承父亲的遗志,做出一番宏图伟业!
“听说这是一首藏头诗,只是瑜一直不理解握曹逆马的意境。”
周瑜冥思苦想,却不得真传,仿佛有一万只蚂蚁在识海中爬来爬去。
“这种费脑子的事,还得交给公瑾。”
“吾愿承父志,与公瑾共谋天下!”
孙策斗志沛然,目之所及,尽是星辰大海!
建安四年(199)秋,曹操进军黎阳津,抢占黄河渡口。
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齐、北海、东安,留于禁屯河上。
刘备督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