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想问什么。”
赵昊态度很和蔼道:“你想问,王二嘎会不会因为这个典型,而重判?”
祁同伟没有点头,却也没有否认。
赵昊道:“不会,他虽然违法犯罪了,但考虑到主观恶性不大,而且有自首坦白的情节。”
“在假药案中,又起到关键作用,协助吉省那边,把假药窝点一锅端了。”
“最后一定会从轻的。”
祁同伟这才松了口气。
“多谢赵局告知。”
赵昊哭笑不得道:“谢什么,我们都是依法办事。”
工作餐很简单,赵昊和钱斌吃完饭之后,随即离开了青林镇。
王刚把祁同伟叫到办公室。
“你的档案已经调过来了,从今天起,你的身份,就是正式的警察了。”
“这次闹得不错,不仅个人二等功,我们所也跟着沾光了。”
“你小子行!”
祁同伟笑道:“职责所在嘛。”
“行了,夸你两句,你还飘起来了。”
王刚没好气道:“考虑到你的能力突出,接下来,我有个大案交给你。”
听到这话,祁同伟好奇的舔了舔嘴唇。
青林镇这小地方,能称得上大案的案子可不多啊。
王刚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手指在上面敲了敲道:“这是县局转过来的协查通报,有一伙毒贩,流窜到我县境内。”
“这伙人,之前被粤省通缉,逃到了汉东,其中有一个小头目,就我们县人。”
“考虑到他们可能潜逃回原籍,所以县里发了协查通报,让我们留意这伙人。”
祁同伟拿起文件一看,上面有一张模糊的照片,还是黑白的。
另外,有一张介绍,相当简单。
“王所,就靠这个,想抓住这伙人,太难了吧。”
他的金手指,是能看到别人的罪恶值。
对于找人可不在行啊。
“难,是肯定难!”
王刚道:“这种案件,只能靠碰运气,不过,我可以给你一条线索。”
“什么线索?”祁同伟来了精神。
“在青林山的三岔路口,近期发生了两起地痞抢劫,有两名村民被抢了财务,其中一名村民大腿被捅了一刀。”
王刚皱着眉刀:“由于天色比较暗,而且三岔路口通往我们临近的河口,曹庙。”
“这些地痞抢完钱后,就开始逃窜,我们无法及时追捕。”
祁同伟点了点头。
这是一伙惯犯,知道起码的反侦察手段。
三岔路口,一来有利于隐藏踪迹。
二来涉及到辖区问题。
这伙人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预谋的,还是惯犯。
“王所,你的意思是,这伙地痞,很可能是那伙毒贩?”
祁同伟问道。
王刚道:“曹庙镇就是那个毒贩头目的老家,我们也布控了,但是信息有限,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村,哪一户。”
“而且,三岔路口,我们也布控了。”
“只是,这些人动手的时间跨度很大,而且只有两次,毫无规律可言。”
“我们警力有限,不可能一天24小时派人盯着三岔路口。”
祁同伟有些抓麻。
“那您给我派这个任务,是...”
王刚笑道:“你小子运气不错,有时候破案也讲运气的。”
“给你派这个任务,是让你没事去蹲点,说不准就能碰上呢?”
“破不了贩毒案,也有抢劫案嘛。”
“这可是我们这最大的案子了。”
祁同伟笑嘻嘻道:“多谢王所栽培!”
“你这话很像汉奸啊。”王刚笑骂道。
出了办公室,祁同伟看着薄薄的文件,有些出神。
这年代,破案手段有限,警力有限,所以,有些案件破起来很费力。
也不能怪王刚的做法不靠谱,情况如此,谁也没有办法。
他领了这个任务,可以调配联防队员协助办案。
联防队员,大致就是后来的辅警。
而且可以独立办案,时间上相对自由。
他的金手指,在抓人上面没有任何帮助。
而且,三岔口的地理位置本就复杂,周围还有大片的芦苇荡。
只要事先准备好车辆,干一票后往芦苇荡一钻,然后绕到车辆旁边,想抓到人太难。
“只能用老办法了!”
祁同伟把协查令折好放在口袋里,然后打电话给了下圩村。
让他们那边安排四名联防队员,到三叉路口等着。
骑着老梁的自行车来到三叉路口。
虽然已经五点多了,但还是暑气难消。
树林子里,下圩村的四个联防队员坐在树荫底下纳凉,听到动静,一骨碌爬了起来。
“祁警官!”
带头的叫张龙,另外三个的名字也很好记。
张虎,张朝,张汉。
四个人是表兄弟,外加堂兄弟。
出生时,张家老爷子是包龙图包大人的狂热粉,就给自己的儿孙们起了这个名字。
“张龙!”
祁同伟从自行车筐里取出四瓶冰镇汽水递了过去。
张龙用手在大腿上抹了抹,不好意思道:“祁警官,你太客气了。”
“天太热,喝点汽水消消暑嘛。”
祁同伟态度温和道:“这次找你们过来,是为了前段时间在三叉路口发生的抢劫案。”
四人一听,心道果然。
“虽然被抢的不是你们下圩村的人,但你们下圩村离得最近,如果再发生抢劫,你们的亲戚朋友被抢的概率很大。”
“所以,我就请求你们支援。”
“还请你们能够尽力帮我。”
张虎笑道:“祁警官说哪里话,什么帮你啊,我们下圩村里的最近,要是抓到这些抢劫的也是帮我们自己嘛。”
“你说咋办,我们都听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