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夜,朱元璋与金皖彻夜未眠。
他们聊了很多,从黄觉寺初见,到登基为帝。
从火烧陈友谅铁索连船,到远击蒙古的漠北之战。
一人一碗聊的一会哭一会儿笑。
朱元璋几度激动地在殿中舞剑,放声高歌。
又几度失声痛哭,捶胸顿足。
总之就是一句话,该聊的不该聊的,都聊到位了!
而一直驻守在门外的御林军,这一夜可谓是胆战心惊!
所有人都在担心,这位耄耋老人,会不会因为丧子之痛被逼疯了。
所以才在大殿中如此失态?
如果老皇帝真的疯了,那太子已薨,谁人能继承大统?
无数人都在心中思索这个问题。
包括朱元璋的贴身太监元安。
虽然仍然恭敬的站在大殿外,垂手弯腰等待着皇爷随时召唤。
但一颗心却早已在思量退路。
对皇爷身体和精神状态最了解的,自然是他的贴身太监。
所以朱元璋今夜的反常,引起了元安的警惕。
他冲着远处一个小太监,招了招手。
小太监三两步就跑了过来。
“附耳过来,去告诉太子妃……”
后面的声音越来越小,几不可闻。
但小太监却十分机灵,听完之后点了个头,就悄悄朝着东宫去了。
……
朱元璋一夜没睡,却也神采奕奕。
因为金皖的出现,让他对身后事没有了后顾之忧。
死亡对他来说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他会飞升仙界,与金皖一起修仙。
而如今,甩开这些包袱的朱元璋可以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为帝国培养接班人上!
想到这里,老朱忍不住开始对金皖夸耀起来。
“不是咱跟你吹,小金子!
咱的长子,敦厚和善,能文能武,是做帝王的好料子。
只可惜父子缘浅,老朱我白发人送黑发人。
但是咱老朱的长孙,却也不孬!
听黄子澄说,长孙聪敏好学,一点就通。
对政事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最主要的这孩子孝顺!
孝顺的孩子,在咱看来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你是没看见,昨日白天的丧仪上,长孙哭的几度昏厥。
咱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小小年纪就失去父亲,所以咱也得多给长孙一点疼爱!”
金皖听完朱元璋的话,一阵无语!
要是他有身体,此刻头上一定有三条黑线!
孝顺的孩子就差不到哪儿去?
李逵还为了老娘滥杀无辜呢!
有些人孝顺是做给别人看的,比如朱允炆!
他知道朱元璋重孝,所以才要努力表现。
但这些话金皖却不能说。
他道:“作为晚辈孝顺长辈不是应该的吗?
应该之事,居然会成为评判一个人优劣的标准。
老朱,你的想法有点特殊!
这就好比,大家都知道不能杀人,我一直遵纪守法不杀人没有任何人说我是个好人。
但一个滥杀无辜的人,突然放下屠刀,却有人夸他改邪归正。
做了理所应当的事情,却被当成优点来宣扬。
那这么多年,我帮你盛饭,你怎么不给我个封赏,嘉奖我盛饭有功呢?”
金皖胡搅蛮缠的话,让朱元璋炫耀长孙的心冷静了下来。
他忍不住开始想。
孝顺父母本就理所应当,但却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在他面前夸赞长孙为人忠孝,有乃父之风。
久而久之,朱元璋也受到了影响。
觉得这是长孙朱允炆的优点!
但如今被金皖一提醒,他才觉得这中间有不妥。
太刻意了!
一切都太刻意了!
像是为了加深他的印象一般,不停有人在他耳边提起。
而朱允炆也在不停表现他的孝心。
一切都恰到好处,又让朱元璋感动,又不会让他厌烦。
不得不说,这其中的度把握的很好!
所以,到底是谁?
有这种本事!
不仅能揣摩圣意,还能让长孙唯命是从?
……
东宫。
太子妃吕氏也彻夜未眠。
她早就听说朱元璋将众人都赶出大殿的消息。
所以她一直在等,深恐朱元璋独处的这一夜会有什么重大变故。
直到天快亮起,奉天殿都无任何消息传来。
吕氏急的在宫内踱步。
长孙朱允炆此刻连连打着哈欠,一脸不解。
“娘,为何一夜不睡,孩儿也要陪您守着?
昨日丧仪忙碌了一天,孩儿实在困顿。”
吕氏看着眼前粉雕玉琢的少年,少年的眼眶因为哭泣和熬夜,已经布满了红血丝。
“孩子,你父亲走了。
从今以后的每一天,对我们母子二人来说都很关键。
一日你没被立为黄长孙,一日为娘就不能安心。
你现在的状态很好,且等着,想来快有消息了……”
吕氏话音刚落,门外宫女通传。
奉先殿元安公公差人来了。
吕氏蹭地一下站起来,连声道:“快请进来!”
……
(求鲜花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