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微臣有两个计策,可保大秦国库充盈。”
秦长生扭过头来,对着始皇帝说道。
“哦?”
“但说无妨。”
始皇帝此刻正兴致高昂。
秦长生真是上天赐给他的良臣。
若不是秦长生已经是秦王了。
这样的人。
是丞相之位的不二人选。
更别说。
现在的秦长生,也不过弱冠之年。
年轻人,真是大有可为。
嬴政越想着,越迫切的想要让嬴阴嫚和秦长生结成亲事。
“第一条,重新拟定对农业税赋的征收。”
“第二条,国家承认商人,鼓励经商,但是,对商业活动加重赋税。”
秦长生话音刚落。
始皇帝的脸色骤然就改变了。
农业和商业税,
这时国家财政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贸然改动。
很容易引起国家动乱。
下面。
群臣百官听到了秦长生的建议,也是纷纷低头小声议论。
“初生牛犊不怕虎。”
“简直是胡闹,始皇帝是不可能听从他的建议的。”
“黄毛小儿,靠蒙蔽陛下,捡了一个秦王之位,还不知足,妄图染指国家大事,可笑至极。”
“可是,秦长生未出海之前,就是治粟内史,专管钱粮财政之事,应该会有独到的见解吧?”
“独到?陛下对商人的憎恶,大秦上下谁人不知?若不是商人在民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早就下令禁止了。”
.....
群臣们在下面议论纷纷。
始皇帝也是久久说出话来。
他的预感成真了。
秦长生真的带给他了惊喜。
大秦的财政问题,他又如何能不知道?
他多次巡查天下。
难道仅仅就是为了震慑六国余孽吗?
只能说。
百姓的生活,确实很苦。
他也为此议论过很多次。
但是各种税赋徭役,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每次商议,都是无疾而终。
秦长生看着群臣百官都在低头议论。
“敢问诸位。”
“我大秦,最主要的赋税缴纳对象,是那些人?”
秦长生继续卖着关子。
“当然是百姓。”
“百姓最主要的,就是田租,其次也能征收咋赋和口赋。”
一名官员回答道。
“很对!”
“田租制度,以百亩的假设来征收户赋。”
“一户家庭用地不足百亩的百姓,和一个拥有万顷良田的富绅,他们在田租上说征收的户赋,却是一样的税额。”
“对于百姓而言,各种税赋加在一起,往往能占到百姓年产量的三分之二。”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这就是秦朝百姓最真实的写照。”
“如此一来,为了活下去,老百姓只能将手里的田地,转卖给当地的富绅。”
“可是,土地虽然转卖,但是土地的田租还在他们头上。”
“哪怕家里一分地都没有了,百亩的户赋,依旧是向他们征收,而那些富绅,坐拥万亩刘良田,交税也并没有比这些百姓多一分一毫。”
“长此以往,陛下,你觉得百姓还有活路吗?”
“这...”
始皇帝彻底被问住了。
他当然知道答案。
但是,他怎么说得出口?
始皇帝知道百姓很苦。
但是,经过秦长生这么一说。
他才意识到。
百姓的日子,竟然会这么苦。
越穷越卖地,越卖地越穷。
陷入无限的循环。
到最后。
无地可种的百姓。
要么,只能给富绅种地,以此换取口粮和官府征收的户赋。
要么,就彻底化为流民。
“这么听来。”
“征收制度却是有很大的缺陷。”
“那依你之见,又该如何改制?”
始皇帝沉思良久,越想越觉得恐怖。
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原本以为。
大秦天下最主要的威胁是六国余孽和境外匈奴。
事实上。
最主要的威胁一直就在眼前。
就是那些辛苦劳作一年,最后还要落得个卖地的老百姓。
嬴政细细的想了一遍。
感受其中的恐怖之处,后背直接惊出了一身冷汗。
...............................................................................................
新书启航,跪求鲜花评价票月票,跪求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