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史腾,你先等一下。”
“我还有几句话要说!”
始皇帝急切的想要知道成果。
治粟内史也同样希望快点看到成品。
不看到成品,亲手试验一下。
谁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能有多大用处。
而现在正值春耕。
若是早日试验出来。
即刻就将竹简发放到各郡县,应该还赶得及春耕。
“秦王,还有什么事?”
始皇帝听见秦长生叫停治粟内史,也是不由得来了兴致。
相比于人参果。
秦长生给自己带来的其他惊喜,一点也不小。
三种超级产量的作物,再加上现在曲辕犁。
而且,看秦长生的样子。
后面还有惊喜呢。
始皇帝也不说话,静静等待着秦长生的惊喜。
秦长生在大殿之上来回踱了两步。
其实这也不是他才想到的东西。
关于秦朝税收的畸形制度,秦长生在担任前任治粟内史的时候,就想要提的。
不过,那时候的他,仅仅是九卿之一。
看似位高权重。
实则根本进入不了权力的第一集团。
更何况。
当时的秦长生,对朝堂上的扶苏蒙氏一系,和赵高胡亥一系。
都不怎么感冒。
面对两边的拉拢,都没有做出过积极的回应。
所以基本上秦长生就是孤家寡人一个。
那时的他,若是提出税改制度。
在朝堂之上,真的就变成了举目皆敌了。
因为。
秦长生提出的改革制度,最针对的,就是大殿之上的诸位大臣贵族。
可现在不一样了。
秦长生不怕他们针对。
系统在手,自己还是大秦异姓王。
三公九卿,自己随意杀了,始皇帝也不会怪罪自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一个王朝的兴衰,百姓都是最底层的受压迫阶级。
秦长生是真的想要为百姓做一点实事。
秦长生踱步来到官员面前。
“你刚刚不是说了吗?”
“修筑长城,最耗钱粮。”
“粮的事解决了,钱的事,也不能就这么漏过去。”
“你说是吧?”
秦长生面带微笑,语气温和的说到。
而提出问题的官员,早就下的满头大汗,浑身颤抖了。
原本还以为能看一出好戏。
没想到,
确实是一出好戏。
不过,不过是自己出丑,给秦长生出尽风头的好戏。
秦长生说完,也不怪这个跳梁小丑了。
他只是被赵高推出来的一枚棋子,为难他没有什么意思。
等到时机成熟。
他要把赵高罗网,一网打尽。
自古以前。
钱粮就是朝廷的大缺口。
大秦更是如此。
大秦尚武。
这对攻打天下来说,是非常很重要的优点。
但是,对于守天下来说。
却不是什么好事情。
自古造反,都是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
才会冒着诛九族的风险,举旗造反。
包括历史上的大秦。
也是因为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
才爆发的农民起义。
而现在平行世界的这个大秦,情况也差不多了。
修建长城,修建阿房宫,修建帝陵,修建秦直道。
损耗了大量的人力和钱财。
国家的财政,早就支撑不住了。
若不是如此。
蒙恬这个喋血猛将,又怎么可能甘愿在边疆督工修建长城?
他的目光,一直都在塞外。
一直都想要主动出军,将草原的匈奴,屠杀干净。
而不是在玉门关,当一个督工。
自变法以内。
秦就极为重视农业发展。
始皇帝也不例外。
但是,因为吕不韦的先例。
始皇帝从头到尾就看不起商人,甚至可以说是憎恨商人。
所以。
对于商业所得,很是唾弃。
对商税的征收比例也很低,十分之一都没有。
而对于百姓。
秦朝的税收就特别严苛了。
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田租,按土地亩数征收,不论你实际有多少亩地,只根据官府掌握的,应有的亩数征收。
即便是你没有那么多地,也必须按数目征收。
口赋,则是按照家庭人丁数目收钱。
还有杂赋,就是其他各种名目的临时征收。
这三种加在一起,万万能占到一户百姓年产总值的三分之二。
这些赋税加在一起,比周朝时期,要重二十倍以上。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这就是秦朝百姓最真实的写照。
...............................................................................................
新书启航,跪求鲜花评价票月票,跪求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