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二公子所言却是字字珠玑啊!”
荀攸也是泯上一口浊酒,摇头一叹。
他们何尝不是看透了各路诸侯只为争权夺利的本质,才奔赴兖州前来投奔曹操的。
至于‘旁白’一事,大汉各地早已传开,自是褒贬不一。
不过。
曹操能被‘旁白’这般笃定,无疑是增加了二荀的信心。
荀彧与荀攸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微颔首。
“彧还有一事想向州牧请教!”
曹操一拂袖,呵呵一笑道:“文若,大家都自己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可是要反攻长安?”
“并非如此!”
荀彧却是摇了摇头道:“我们叔侄从颍川而来,一路上听闻兖、青、徐一带黄巾猖獗,少说百万之众,州牧可有出兵镇压蛾贼的想法?!”
“后方不稳,难以支撑大军长途跋涉作战!”
【攘外必先安内,荀彧眼光确实不俗!】
嗯?!
曹操神色一凛,目光有意无意掠过曹云,似乎在惊讶于‘旁白’居然没有嘲讽了?!
【这事,曹操早已胸有成竹,刚才还跟他儿子曹云细细商讨!】
原来如此。
荀彧一下子就明白为何曹操会忽然瞥过曹云了。
“州牧欲言又止,可是不愿透露?!”
呼!
曹操长呼了一口浊气,听着荀彧州牧前,州牧后的称谓,心中凛然。
名士投奔,并非只看名望,也得考验一下对方是否明主。
“文若,实不相瞒……”
“曹某人并不想轻易出兵镇压,黄巾之众,除了一些利益熏心的贼首外,其他皆是大汉贫苦百姓,连年征战导致他们流离失所,饥不果腹,才无奈落草为寇!”
说着。
曹操拂袖起身,仰头一声长叹:“若能饱暖无忧,谁又甘为贼寇!”
“曹某想以招安为主,若他们愿意投附军旅,何尝不是反攻长安,再讨董卓的助力!”
!!!
闻言。
荀彧、荀攸对视一眼。
都发现对方眸子里透着说不清的复杂,似乎不敢想象曹操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
见二荀惊诧,曹操心中不由泛起一抹小得意,又偷偷的瞄了曹云一眼,给了他一个赞扬的目光。
看来,我儿所料还是分毫不差。
胸怀天下者,必心系百姓!
不得不说,能震一下才谋高绝的二荀,曹操还是感觉很爽的。
“主公胸怀,属下佩服!”
荀彧与荀攸皆是深深吸了口气,同时起身再次对着曹操拱手作了一个揖。
听到二荀改了称呼,曹操止不住心中激动,仰头大笑起来,只是笑到一半,却被荀彧一句话给咽住了。
“还请主公先恕彧的不敬之罪!”
既是有心辅佐,荀彧也绝不是那种阿谀奉承之人,直指曹操要害道:“主公想法确实令人敬佩,只是在彧看来,有些不切实际了!”
“文若何需顾忌……”
曹操捋须一笑,大气磅礴道:“还请直言不讳!”
“其一,主公初接兖州,却冒天下之大不韪纳黄巾入户籍,公然违背朝廷之前的法规,难免会遭人话柄,于主公名望有损!”
“其二,便是州牧权可赦免黄巾之罪,但突增百万户籍,主公又有多少土地分租耕种,若不能解决,无异于引狼入室,届时州内一乱,不说其他诸侯虎视眈眈……”
“便是地方士族恐也会落井下石,逼迫主公出让兖州!”
“其三,这点尤为重要……”
“若彧没猜错,只怕主公存粮也不足以供养太多兵马,一旦粮草不济,军心必乱,主公又如何立足兖州,更遑论反攻长安,讨伐董贼了!”
言毕。
荀彧再次朝着曹操作揖:“还请主公明鉴!”
“好,好,好啊!”
听了荀彧的话,曹操非但没有一丝不悦,反而满脸都透着浓浓的喜悦道:“文若真不愧是治国奇才,洞若观火啊!”
“主公圣明!”
见曹操这般神色,荀彧便知曹操听进去了:“属下建议,主公……”
而这时。
“父亲大人……”
曹昂飞奔而入,还没来得及开口便发现内堂有客,忙声请罪道:“还请父亲大人恕罪,孩儿不知父亲大人正在会客!”
曹操眉头一蹙,还未来得及开口,便听到曹云询问的声音:
“大哥,可是‘曲辕犁’打造出来了?!”
见曹昂有些犹豫,曹操大袖一挥,泰然道:“子修,文若、公达不是外人,直说!”
“是的,父亲大人!”
曹昂重重点头,如实禀告道:“由于工匠第一次打造这‘曲辕犁’,稍微慢了一些,熟练之后,预计半月便能出产千副!”
“好!”
曹操目光转向蹙眉疑惑的荀彧、荀攸,露出淡笑道:“文若、公达,你们该是对这‘曲辕犁’很是陌生吧?”
“若曹某说此物能提高十倍的开垦耕地效率……”
“文若、公达可还会认为曹某的想法不切实际?!”
“这?!”
荀彧、荀攸皆是心神一震,眼底涌动着不敢置信的眸光看着曹操。
“主公,当真有这等神器?!”
说实话,曹操心里也没啥底,不过见两人近乎惊为天人的目光,内心确实是爽,便是高深莫测一笑道:“有与没有……”
“一试便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