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将大部队从这里撤走!”
在章邯发呆时,高要直接下达了命令。
“为何?”章邯不解。
高要淡淡地说道:“刘邦要攻过来了!”
少司命随后用沙盘演化出各地的形式。
章邯走进一看,上面标注得很明确。
“大人是说,刘季的军队会在项羽进攻齐国的时候突破关中?”
高要回答道:
“不错!”
“我应当阻止他前进才对!”章邯回答。
高要道:
“据我得到的消息,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我不认为你能打得过韩信。
不过,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章邯急切地问:“什么办法?”
“汉中、渭南、陈仓!”
高要说了几个关键词。
章邯听得云里雾里,重复高要的话。
高要并不打算告诉章邯,韩信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章邯没有办法。
只能听从高要的命令。
而韩信在这里并不是萧何举荐的。
是易小川。
但韩信奉命从项羽身边离开之后。
在项羽封了十八路诸侯之后。
正式加入了刘邦队伍。
易小川知道韩信号称国士无双。
于是就向刘邦举荐了韩信。
但是刘邦并没有重视韩信。
刘邦认为。
韩信在项羽的部下时都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
所以可能真的没有什么才能。
易小川熟知历史。
韩信是什么样的人他能不清楚吗?
就韩信点兵那玩意儿,都写进数学题了。
【韩信点兵】那是难倒了成千上万的人啊!
多少人在做韩信点兵这道题的时候,都忍不住要骂一句韩信的。
易小川也是其中之一。
所以他怎么可能放弃这样的机会。
前面他在项羽面前说尽了韩信的坏话。
现在又要在刘邦面前说尽韩信的好话。
易小川觉得,这样,也算对得起韩信了。
可韩信还是没有得到重用。
他可不想让韩信心灰意冷。
于是他找到了萧何。
大谈特谈韩信的才能。
恰巧这时,刘邦受了点挫折。
经过萧何的一顿乱说。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
易小川全程看着,见识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典故。
他认为韩信应该会感激刘邦的知遇之恩。
可是。
韩信对此一点感激都没有。
韩信感激的只有一个人。
惊鲵。
正是这个女人,让他能一展抱负。
这次来到刘邦的身边,也是这个女人的意思。
韩信没想到,他和惊鲵的看法出奇的相似。
惊鲵认为,项羽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
绝对不可以和项羽站在一个阵营。
否则就是与天下人为敌。
惊鲵韩信应当如何办时。
韩信认真地给惊鲵分析了天下大势。
韩信说:“如今选择势力,要看六国!”
惊鲵示意韩信继续。
韩信道:
“现在反秦的都是六国的势力,那就要看那一边更多!”
“齐国田家,就是大小姐的家族,还在争夺国君的位置,虽然赵国有人去,但终究成不了大事!”
“燕国这边没有什么希望。”
“.......唯有刘季,han国的智囊张良与秦国的萧何都在他身边。
听说他还与大小姐所在魏国的彭越有来往。
所以刘季这边人要多一点。”
惊鲵道:“他们不过是想要扶持一个可控之人。
如果此人成不了事,他们可以控制他。
如果成了,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重新回到以前的地位。”
韩信问:“所以大小姐的意思是!”
惊鲵道:
“去,跟在刘季身边,帮助他,扫清障碍,会有人配合你打败项羽!”
所以,此刻,韩信是属于惊鲵的人。
虽然惊鲵是罗网的人。
但是惊鲵的人却不属于罗网。
惊鲵利用罗网这层关系干了很多的事情。
比如那些本该死掉的人。
如今却活得好好的。
这么多年来,惊鲵利用自己的各种身份,做了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准备。
这些事情只有她知道。
不过惊鲵安排的人做事太过于大胆。
在高要召唤了承影之后。
一点一点的都被高要给挖了出来。
惊鲵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
如今全部暴露在高要的视线下。
还有另一个本来应该可以名垂青史的人——张良。
他可以说是阴谋家的鼻祖。
他使用的是阳谋。
阴谋和阳谋的区别在于:
阴谋有迹可寻,是有破绽的,而阳谋是随势而动,随势而发,无迹可寻,比起阴谋来高明多了,也更加难以实施。
张良做的每一件事都极为的合理。
没有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对。
他很善于把我人性。
让自己遇见的每一个人都为自己所用。
这点即使鬼谷的弟子也做不到。
张良周旋与百家之间,安身于帝国之下。
是所有人眼里的好人。
但就是这样的好人,利用了所有人,让他们为自己扫平了成为丞相的道路。
han国不成之后,他瞄准了刘邦。
这一切都十分的完美。
可就是太过于完美。
才让前世身为商人的高要找到了破绽。
一个高明的企业家,不会明着反对你。
他会让你认同他的观点,然后把你卖了。
一个人想要在商业上有所成就,达到别人不可及的地位。
必须有两个方面。
明与暗。
人前要骗人的心眼。
人后要心狠手辣。
高要正是在商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才明白如今这混乱的局面就是这样。
有人不止是要拥有权势。
还要拥有流芳百世的名字。
只不过世人愚昧看不透而已。
或者很少有人抬头认真的看。
而看透的那些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被破坏,选择最为明智的办法,视而不见。
张良将所有人捆绑在自己的战线上。
按照历史来讲,他会成功。
可是他遇见了高要。
一个更大的阴谋家和阴谋家终结者!
高要终结了东皇太一的阴谋。
如今其他人的阴谋自然也不可能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