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带着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了关中。、
当真是威风八面。
不过他很快就听说刘邦先进入了咸阳。
于是对手下说道:
“刘邦这个匹夫,趁我在巨鹿抵挡秦军,居然捡了个便宜。”
高要等人此时已经离开了咸阳城。
虽然离开了。
但高要依旧知道天下人的一举一动。
于是派人告诉项羽。
刘邦进入关中和的所作所为。
这下把项羽气得不轻。
范增道:
“如今刘季还未起来,此时正是诛杀其的好时机,若是错过了这个时机,不知道要等几时!”
项羽只认为打下秦国功劳最大。
于是欣然同意了范增的话。
准备起兵攻打刘邦。
而作为参谋的陈平听了,立即找到了项羽的叔叔项伯。
陈平说道:
“子房如今在刘季那里,我知道您不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
当年子房曾经救过你的命,如果不把这件事告诉他。
他可能就要死了。
至于怎么办,全凭您自己决定。”
没给项伯思考的时间。
陈平继续说道:
“两军打起来,张良等人绝对不是对手。
而项王不会有事。
告诉他们,给他们一条生路。
这是我的想法。
”
项伯听完,道:
“子房于我有恩,我不能不报,这件事交给我吧!”
两人私下说完,项伯就急匆匆的要阵营。
守营门的士兵拦住了他:“项王有令,任何人不得在此时离开营帐。”
项伯暗道不好。
他责怪自己怎么会忘记项羽身边有一个谋士范增呢?
范增通晓兵法。
对于敌我之间立场的转变拿捏得十分的清楚。
于是下令任何人不得离开。
范增想要让这场大战彻底定下来。
这天下十之八九的诸侯都已经归属了项羽。
唯有这刘季,始终不是一路人。
此时不除,定会成为心腹大患。
项伯面对这种情况,片刻之后,凭借自己的身份说道:
“我乃项王的叔叔,难道我还能通敌不成?
快快让我出去,要是耽误了项王的大事,你担待得起吗?”
守门的士兵脑子里少根筋。
不知道,家贼难防的道理。
更不明白,一个帝国的崩塌,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的。
但是项王的叔叔他们又惹不起。
只能放心。
项伯见到张良,将范增和项羽的计划一顿说。
张良这种老谋深算的人。
不露一点声色。
装作弱弱的样子一字不漏地将项伯的话记在心里。
之后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
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
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
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
刘邦说:“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
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吗?”
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比不上啊!这又将怎么办呢?”
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
这时易小川走上前,说道:“你和项伯有交情?”
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因此他特意来告知我。”
易小川思忖了片刻,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
张良说:“比我大。”
易小川走来走去,仔细的回忆刘邦曾经的话,说:
“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自有办法将这场危机化解。”
刘邦一听,非常的高兴,叫张良出去,邀请项伯。
项伯就进去见刘邦。
易小川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
“说道,大人于我等有恩,刘将军说愿意和您结为结为儿女亲家,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项伯从来没有受到如此的重视。
在项羽营中的时候。
项伯的才能比不上范增。
论武功比不上龙且。
论资历比不上项梁。
论勇武比不上项羽。
受到刘邦等人如此浓重的对待,他一下子就觉得自己找到了知己。
一下子就觉得自己这一趟没有白来。
接过酒,不住地点头:“我愿意!”
易小川继续说道:
“我等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我等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
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等不敢背叛恩德。”
易小川还说道:
“您知道的,我和项羽是结拜兄弟,情同手足。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
我这里有一封信,请你务必转交给他。”
项伯接过信,说道:“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易小川说:“好。”
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
把易小川的话报告了项羽,还给了他易小川的信。
信中写到:
“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
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
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
项羽念在易小川的份上,答应了。
范增因为这个气得吐血。
骂道:“妇人之仁!”
刘邦得知项羽答应之后,松了口气。
拉着易小川,感激的说道:
“小川兄弟,你又一次救了我呀!”
易小川笑道:
“大哥快快不要这样说,这都是身为兄弟该做的事情。”
“不过,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刘邦大手一挥,道:
“兄弟,你说,说什么,我都答应你!”
易小川说:“大哥不觉得奇怪吗?
为什么项羽刚到鸿门就要攻打我们?”
张良开口,一语中的:
“有人通风报信!”
易小川点点头:“没错!”
张良看向易小川,问道:“你莫不是已经知道了是谁?”
“曹无伤!”易小川没有犹豫,直接说道。
刘邦气愤地说道:
“这个曹无伤,我待他不薄,他已经是我军中一个重要的将领,怎么可以作出这种事!”
易小川说道:“恰是军中亲近的人才要防备。”
众人瞬间明白他的意思。
于是刘邦命令樊哙杀了曹无伤。
而这一切都是高要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