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梦境世界。
沈青山明白地球方面的顾虑,也知道自己的责任。
并不会任性妄为,因为他其实也怕死...
殉国是不可能殉国的,更别说在梦境世界殉国了...
...
赵宝刚现在已经开始率领斥候小队,在周边三十里范围内游弋。
十个小队,每队20人,身骑快马,背负强弓,三筒箭矢,一柄腰刀,携带当天口粮。
以于阗镇为中心,向西扩散。
斥候小队每天必定回城复命,若哪一路没有复命,则说明那一路出现敌情。
赵宝刚亲率的斥候小队目标为喝盘陀方向,那是吐蕃大军最有可能来的方向。
满天的风沙中,一名精锐士兵打马上前,赶上最前头的赵宝刚,说道:
“赵折冲,时间差不多了,是不是让弟兄们休息一下?”
赵宝刚极目远眺,目之所及,除了飞山,就是走石。
只有右前方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杨树林。
赵宝刚调转马头,绕行队伍一周,大声说道:
“兄弟们!前面杨树林,修整两刻钟!”
斥候小队沉声应是,没有大呼小叫。
在野外,体力是无比宝贵的。
这一点,当你在面对敌军斥候的时候,感受就会尤为明显。
两军大战,向来是斥候先行。
斥候,由军中最具有战斗力的精锐担任。
两军往往还未见面,相互之间斥候就已经交锋无数回了。
有时候,一份情报,或者说为了阻止对方获得一份情报。
斥候们往往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努力。
作为斥候出身的折冲都尉,赵宝刚自然明白斥候的重要性。
所以他亲自率队,就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赵宝刚回想着出发前沈青山那自信的话语,仍然震撼不已。
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并未经历战阵洗礼的年轻人,能对战场有那么深刻的认知。
能识破吐蕃的声东击西之计,能改进千锤百炼的战场军械,能对形式做出那么准确的判断。
甚至能无比自信的说出,要全歼吐蕃右翼大军。
但这不耽误他相信沈青山。
尤其是当他看到了霹雳炮实际威力的时候。
事实往往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
他的工作,就是当霹雳炮将吐蕃耀武扬威的右翼大军砸的稀巴烂时,衔尾追杀,不放过一个。
这项任务很具有挑战性。
说实话,就是五万头猪在那让他杀,也得杀上好一阵子。
更别说五万吐蕃大军了。
但是他喜欢战场上刀刀入肉的感觉。
到了杨树林,寻了一片相对密集的树荫处。
赵宝刚率先下马,先给马喂了水,然后自己才开始喝。
众人也是如此。
随后开始轮流吃着行军干粮,警戒不断。
鹞子是这支斥候小队中视力最好的人,他被分配到第二批用食。
他警惕地看向四周。
突然,远处的山丘,隐隐约约出现几个黑点。
他皱起眉头,通过眼部肌腱调节着眼睛的焦距。
是吐蕃斥候!
鹞子火速回报赵宝刚。
赵宝刚走出杨树林,看向吐蕃斥候的方向。
还有一定的距离!
随即下令继续吃喝补充体力,注意隐藏。
身旁这片杨树林是附近唯一的休息地。
吐蕃斥候如果不想在大太阳底下休息的话,一定会来这里!
他们已经抢占了先机。
在众人的沉默中,吐蕃斥候越来越近。
赵宝刚下令:“弓箭准备!”
斥候小队通常一队为10人左右,楚国的20人是沈青山特意向大都护要求的。
为了就是在和吐蕃的斥候争锋中具有绝对优势。
现在这种优势体现出来了。
吐蕃斥候越来越近!
其中领头的队长好像嗅到了什么,抬起鼻子在空气中不断吸气。
看到这一幕,赵宝刚果断下令:“放!”
当刺耳的利箭破空声响起时,吐蕃斥候小队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直接策马加速,不退反进!
对面队长的果断救下了大多数人,只有三名反应稍慢的斥候被射成了刺猬。
赵宝刚怒吼一句:“上马!”
整队人马从杨树林中一涌而出。
对面队长见状,果断将马头一偏,没有丝毫接战的想法。
7人对20人,除非疯了才会直接对冲。
吐蕃斥候需要调转方向,大楚斥候需要加速,双方优劣势相互抵消。
无法短兵相接,那么就只能在弓箭上分胜负了!
赵宝刚拿起马背上挂的牛角弓,也不瞄准,抬手就射。
对面一个斥候应声落马!
对方队长回过头来,是个鹰钩鼻,满脸狠厉之色的中年人。
其在马背拧转身躯,抬起弯弓,一箭朝赵宝刚射来。
赵宝刚用弓身一磕,将箭矢磕飞。
随即命令己方斥候自由张弓。
几轮过后,对面就剩鹰钩鼻一人。
他看跑不了了,拉停战马,扔掉手中弓箭,拔出腰刀,示意要和赵宝刚决斗。
赵宝刚看他停了下来,直接就是一顿连珠箭,将他钉在地上。
斥候们将对面的头颅割下,规整队伍后,直接回城。
吐蕃斥候本身就是最有价值的情报。
其既然游弋到这里,那么主力部队也不会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