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长顺插嘴道:“等三四月再去吧。三四月去,还能摘些茶叶,捡些菌子,掰些笋什么的,又玩了又能弄些山货,不更好?”
小青立即高兴地说:“爷爷,这可是你说的?别到时候又不许我们去。我们也不白玩,我们保管跟着杜鹃上山,掐许多茶叶、捡好多菌子回来。”
杜鹃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了。
她无语地看着大表姐,都怪她在向他们在描述山里生活的时候,语气夸张了些,以至于她们以为山里满山都是茶树,遍地都是菌子,所以满怀信心地说“许多”“好多”。
到时候弄不到那么多,会不会心里落差太大?
冯长顺等人戏谑道:“好!爷爷就等你们捡‘好多’菌子回来。不够的话,也别回来了,等凑够了再回来吧。”
众人都笑。
大舅冯兴发点拨闺女道:“你当那山上的东西是好容易得的?那茶树都长在高山上,一座山上也没几棵,也不是每个山头都有。菌子也不是到处都是,要会找才成。有时候转一天也捡不了几斤呢。”
大舅母杜氏道:“她们这是看人家吃豆腐牙齿快。”
小青等人听了这话,又见杜鹃抿嘴偷笑,这才明白现实的残酷。
说笑一阵,便到了吃晚饭的时候。
这夜,冯婆子跟两个闺女低语到半夜方睡。
第二天鸡叫头遍,冯家大院的人就都起来了,洗漱吃饭,喂牲口捆行装。等林家叔侄来了,立即就上路了。
那天还没亮,只一弯下弦月,便点了火把照着。
冯婆子搂着杜鹃,反复叮嘱路上要小心,又说得了空再来玩,十分不舍;几个舅母都有东西送,光鞋子就送了好几双,都是这几天赶着做的,说山路难走,特别磨鞋底子,送鞋子比别的东西都实用。
杜鹃也依依不舍起来,叫外婆舅母们三月跟表姐们一块进山,住一个月再回来,也赶得及春耕。
众人都答应了。
外公和舅舅们更是送到进山才转头。
来的时候,杜鹃是怀着殷殷期盼;回去的时候,她却归心似箭,恨不得一步跨到家才好。
途中,她跟九儿走在一块,悄声询问他内情。
九儿边走边告诉她,断断续续的,杜鹃总算明白了事情经过。有些在预料之中,有些超出预料之外好远。
她不禁感叹:果然计划赶不上变化。
原来,正月十六那天早上,杜鹃和冯氏走后,林大头两口子吃过早饭,就提着自家酿的米酒、一盒点心、还有一块布料,另有首饰等,上隔壁找黄老实提亲。
林春也跟着去了。
黄老实见他们两口子这样阵势登门,不知何事。急忙让进堂屋,在八仙桌上坐了,又喊黄雀儿倒茶。
黄雀儿自然明白大头伯伯和大头婶子的来意。
她强忍着羞涩,低着头给众人冲了茶后,便躲入房内去了,连家务也不做了。
那还有心思做!
倒是黄鹂,靠在黄老实的怀里,双目炯炯地盯着林大头。
另一个就是林春,也正儿八经地坐在林大头身边。黄雀儿也给他弄了杯茶,他像模像样地喝着,静等大头爹开口。
黄老实根本没留意两个小娃儿,况且他很溺爱黄鹂,自然不会赶她走,又以为林大头也偏爱林春,所以带着他,丝毫没想到其他。
等林大头喝了一口茶,黄老实才问道:“大头哥,嫂子,你们这是……找我有事?”
林大头咳嗽一声,又和媳妇交换了下目光,只一句话,就把来意说了。
黄老实惊怔住,为难地说道:“大头哥,这个……雀她娘刚走,要不等她回来再说这事怎样?”
他凡事都问媳妇意思,都成习惯了。
也因此,他觉得怪怪的:怎么林大头单等媳妇走了才来提亲呢?
林大头摇头,不赞同地说道:“老实兄弟,不是我说你,你也该有自己的主意。咱们做了邻居这么些年,我家几个儿子人品怎样,你都看到了。我那年怎么说的?我几个儿子,我要给他们学打猎、学木匠、学石匠。怎么样?是不是都学了?”
他大脑袋不停晃动,大手不住挥舞,主掌了谈话局面。
黄老实不得不承认,唯有“嗳,嗳”不停点头。
林大头又捧道:“这满村数过来,我就稀罕你黄老实的闺女:能干,脾气性格又好,又孝顺听话,所以我替夏生来求亲。”
见黄老实激动得满面红光,又急着想开口,忙拦住他——知道他准要说冯氏不在家,他不能做主什么的——不让他说。
“我来求亲,不光仗着我儿子能干,还有一点旁人比不了的:我们两家住隔壁呀!将来他们成亲了,那夏生还不就跟你儿子一样。你有什么事,隔着院子喊一声就成了。你说,这是旁人能比的?你把闺女嫁去旁人家,有嫁给我林大头的儿子这么方便?夏生又是你瞧着长大的,孝顺是没的说的。”
这一番话,真真切切打动了黄老实。
正应了昨天闺女们对他说的:她们要嫁在附近,以便将来照顾爹娘。
还有谁家比林家距离黄家更近的?
见黄老实意动,林大头再接再厉,又掰着指头数起来:什么将来让夏生养他老,一个女婿半个儿么;他媳妇为人黄家也是知道的,肯定是个好婆婆,将来肯定待黄雀儿跟自个闺女一样;夏生又勤快顾家,将来肯定对黄雀儿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