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不少都是道家一脉的天师真人,看过读过的道藏之多,不是小道可以比的。”
“但这也正是诸位错了的地方。”
“如果方向错了,读的道藏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岂不闻,南辕北辙?”
朱瑜不喜不悲,娓娓道来。
“方向错了?”
有道家真人发问。
朱瑜点头。
“正是。”
“举个例子。”
“诸位高道若是放在前朝的时候,被人尊称天师,在大明,因皇帝不喜,觉得天不该有师,所以改为真人。”
“据说,还引起了不少牢骚?”
这下,有不少人面色变得不自然,更有甚者,被吓得面色发白。
当今皇帝可不是个好说话的,动辄就要流放砍头。
要是被皇帝知道,有人因为‘真人’尊号而不满发牢骚,怕不是要大祸临头?
而且,这话一旦传出去,不管他们承不承认都不重要了。
衙门里那些牢头会让他们点头的。
他们可不觉得自己这些人能经得住如炉官法的拷炼。
“看来这件事并非传闻,确实是真的。”
朱瑜微微颔首,犹如平湖一般的沉静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已是把众人反应收入眼底。
“既然皇帝发话,那小道就不再称诸位高道为天师了,今后就以真人相称吧。”
“这叫,生存之道。”
这话入耳,堂下的老道们似有所觉,但又有些云里雾里,抓不住心中那一点灵光。
“这些都暂且不提,还是说回‘真人’称号的事。”
“此前既然有不少人在意所谓的称号,那么小道想问,诸位修的到底是道呢,还是所谓的升官?”
“说到底,‘真人’只是一个称号罢了。”
“说是修真得道之人才可称‘真人’,可你们真的得道了吗?”
“莫非,‘真人’二字是太上敕令?戴到头上,可使人立地飞升得道羽化飞仙?”
“诸位,是得道之后,方才配得上‘真人’称号。”
“至于费尽心思钻营只为给自己谋取‘真人’称号,不过是本末倒置啊。”
此话当真是醍醐灌顶。
当即有老道明悟,下拜稽首。
“‘真人’之说,皆是虚名,我若真得道,何须取名号!”
“以国师之道行尚且以小道自谦,我等垂垂老矣,却堪不破这点虚名,真是虚度光阴,悔已晚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
“入土之前能得国师解惑,真乃大幸。”
“望国师垂怜我等迷途之人,传我等真道。”
众人醒悟,不约而同下拜,高声附和道。
“请国师传我等真道。”
然而。
朱瑜只是含笑摇头。
众人不解,问道。
“国师何意?”
朱瑜笑道。
“诸位中有不少高道可谓是淡泊名利,早已勘破虚名二字,可他们得道了吗?”
刚才在说‘真人’之事时,他就已经开始观察了。
有人心虚,可亦有人飘然自若。
显然,这些人是并不在乎所谓称号的,天师也好,真人也罢,对于他们而言都没什么分别。
望着沉默下来的众人,朱瑜不等他们有人回答,便接着道。
“还有,诸位刚才请小道传真道。”
“真是糊涂,糊涂啊。”
朱瑜失笑摇头,道士们迷惑不解。
“你们道藏背的不少,难道之前说过的话都忘记了吗?”
被这么一提醒,有聪慧之人立刻发声。
“国师的意思是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道本身就在万事万物之中,何须国师传道,又哪里分什么真道,假道?”
其声音激昂,显然是认为自己发现了了不得的东西。
朱瑜点头。
“然也!”
“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道,万物皆有其道。”
“诸位放着现成的道不修,却去追逐那些玄之又玄的前人之想,这不是买椟还珠吗?”
“人力有穷。”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我等需要借助前人的智慧去理解道,但它终归也只是一种助力。”
“这就好比是梯子。”
“我们借助梯子是想登得更高,看得更远,而不是站在梯子上却盯着梯子看,反倒忘了我们登梯子的目的。”
“诸位,明白了吗?”
有人含笑点头,显然有所得。
有人却依旧皱眉,这是没想明白。
朱瑜见状,想了想,举例道。
“那就再举一个具体些的例子。”
“我道门,有道医一脉,这不也是在修道?”
“不过他们修的是医之一道。”
“但是一个人再聪明,他又能有多少智慧呢?他又能研究透彻多少疑难杂症呢?”
“若想医道大成,当然需要众人合力,只有把前人后人的智慧聚集到一起,医道才能进步,才能发展。”
“想想先贤妙应真人,他被世人尊奉为药王(孙思邈)。”
“妙应真人固然有异于常人的聪慧,七岁便能每日背诵千字文章。”
“可他不也需要钻研《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前人智慧精华吗?”
“所以,钻研道藏没有错,但忘了自己本来的目的,那就大错特错。”
可惜,仍有人疑惑不解,忍不住发问道。
“国师,可是您还没有说,我等该如何修道。”
朱瑜笑着看着那发问的中年道人,目光温润。
“刚才,不是已经有人替小道回答过了吗?”
“万物皆有其道。”
“医有医道,种地有种地之道,万物生长有其生物之道。”
“道太多太多,无处不在。”
“简单来说,万事万物的变化和组成都有它内在的规律,你去观察钻研这些规律,就是在修道。”
“它就在我等身边,你去看去想去钻研就是了。”
有年轻道人可能更跳脱些,追问道。
“国师,那要修到什么地步才能拥有您一般的神通呢?”
朱瑜微微一笑。
“等你寻一条道,然后把它钻研透彻了,你的灵性会告诉你的。”
“到时候,神通自成。”
这下,众人一个个都激动起来。
哪怕定力好些的,言行虽不至于像年轻道人活泼,可那动容的眼神是骗不了人的。
人最怕的就是没有希望。
可一旦有了希望,就会生出无穷的力量。
有朱瑜这个现成的例子在,一众道人的修道之心无比强烈。
他们甚至已经在心中盘算自己该去修什么道了,医道?还是国师提到的种地之道?生物之道?
心中起波澜!
...
然而,心情激越的众人没有注意到的是,圆台上端坐的朱瑜正浅浅地吐了口气。
“这帮文化人,真不好糊弄。”
“总算是把他们哄到正道上来了。”
“要不是这年头文盲多,这帮人通读道藏已经算是不错的文化人,道爷是真想撂挑子。”
“唉,头大!”
“不过,有这帮文化人研究那些基础理学,等老朱给咱封了国师,道爷再去弄点工匠搞应用工科,这大明国力肯定蹭蹭往上涨,国运更是水涨船高。”
“道爷的修仙路,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