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这本电影黎嘉骏倒是看了两遍。
大概是因为建国六十周年纪念,类似的片子层出不穷,《东京审判》和《太行山上》全都是学校组织看的,而她那个好奇心很重的母后大人闲着没事也拉她看了一遍……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处。
那时候她才几岁,连那里头讲了平型关大捷都是好多年后才知道的,她就记得里面那个端着机关枪亲自上阵的军长多嘛多嘛帅,可最后还是死了。
哎,那个军长叫啥来着?
“休息什么?!谁说自己会骑马的!”周书辞拉下围巾喊了一句,转头抽了一下马鞭。
黎嘉骏半生不熟的控制着马,觉得大腿两侧疼得要死,她简直快哭了,谁知道这次的交通方式居然是骑马啊!现在谁家姑娘练马术会练长途啊,能走两步,跑个小圈,跳跳停停就很好了,她当初要不是好奇,从杭州回上海各种年节的时候跟去学了两手,今天看维荣从辎重队那儿牵了三匹马来,她就只能当场跪了。
“现在的小姑娘骑马也就是娱乐,你不能要求太高啊印文。”维荣在另一边护驾,“黎小姐,如果坚持不住……就再坚持一下。”
“……”你不说这话我还能再坚持一下的,黎嘉骏差点就倒在马背上了。
她极为不甘心的勉强再直了下腰,感觉双腿火辣辣的好像在被铁板烧,可恨她之前根本没带什么能缓和一下的东西,时不时的还有路边伸出的枯枝击打在腿上,这马骑得她想嚎啕大哭。
“那,还有,多远啊!”她被颠得生疼。
“前头那座山,就到了!”
“就!”黎嘉骏哀嚎一声,“听,没听过,望山,跑死,马啊!”
“马死了你就自个儿继续跑!”周书辞回头开嘲讽,“你不是嘉骏嘛!”
黎嘉骏目瞪口呆,见了鬼了,爹妈给的名字也能用来嘲讽,她全身上下还有什么东西是没有槽点的吗?
好悲愤!
如果不是在拼命赶路,这样的体验真的值得铭记,两边是形状如刀的山峰,身在其中时,茂密的绿色也变成稀稀拉拉的了,黄土在其中带着野草若隐若现,上面有时会有凌乱的坟包和石碑,还有一些简陋的民宅掩藏在其中。
可惜他们都一闪而过,可能以后就完全消失了。
有时候他们必须翻山越岭,那时候没法骑马,只能拖着马爬,在林子里绕来绕去,时不时还要看看有没有做错方向,一到这个时候,速度就严重慢了下来,一直到晚上,周书辞他们还没确定他们到底赶到了哪里。
事实上,若不是为了抄近路,他们完全可以跟主力部队一道绕路行军,但不知道为什么周书辞他们特别着急,黎嘉骏累得要死,既然一次问不出就懒得再问第二次,等他们点起了篝火,就随便吃了点东西睡了。
第二天清早起来又赶了大半天的路,他们才到达了团城,也就是第十七军高桂滋将军所部。
这是日军的下一站,它的东南方就是平型关,两者之间的线正好与西北-东南走向的雁门关平行,照理说平型关更往东点,可因为离大同最近的就是团城,所以平型关一线的战役,最先由团城的守军顶上去。
而事实上,守卫团城的第十七军隶属于中央军,对于山西晋军来说,只是友军而已,可来都来了,又不能坐视不理,只能暂且顶了上来。
周书辞他们一到,就着急去找军长高桂滋了,黎嘉骏被抛在临时指挥部外,百无聊赖的看四周的情景,这儿的地势相当复杂,高低不平,山多却又不高,沟多却又不深,如果从天上看,活像大地的皮肤纹路,一条条一道道,偏偏又很平滑。
黎嘉骏几乎可以想象这些比较突出的山岭到了打仗的时候会被怎样凶狠的抢夺,经历过长城抗战时她已经见识了每个士兵对于高地的执着,那就像人们买房子一定要朝南一样,是生命的真谛和拼搏的方向。
她开始下意识的在肉眼可见的高地之上寻找工事和掩体,很快便看到群山环绕中,士兵们忙忙碌碌的在修筑工事,加固战壕,山林间穿梭不断的都是人,她看着看着,总觉得不大对……
“黎嘉骏,过来。”后面,周书辞掀开指挥部的布帘子喊她,黎嘉骏转身走去,嘴里忍不住说:“周书辞,你有没有觉得这工事略有些简陋了?”
周书辞挑挑眉,保持着掀帘子的动作向远处看了几眼,似乎是没什么发现,先把她拉进屋,对着里面站在最中央的军官介绍道:“嘉骏,这位就是高桂滋将军,他听闻你原先是记者,同意你在队伍里进行拍照和记录,你好好干。”
高桂滋四十来岁的样子,作为一个军人,长相出乎意料的温和圆润,像个和气的邻家叔叔,黎嘉骏做梦似的和他握了握手,嘴上忙不迭的保证:“我,我一定好好干!”
“首先是要保证你的安全呀!”高桂滋笑道,“难得来个小姑娘,战场都增色不少哦!”
是陕西人,黎嘉骏一听就听出来了,她笑眯眯的:“放心吧首长,我自保没有问题的!”
“恩,那别处去逛逛吧。”高桂滋客气的摆摆手,黎嘉骏知道自己这回进来也就混个面熟,她看周书辞和维荣的表情并不是很好,便识趣的走了出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