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大秦的未来(1 / 1)

母亲,孩儿不孝,已经好久没来看你了。

你说当年若是不遵照你的遗嘱,把您埋在邯郸,该有多好。

那样的话,我就是可以随时来替你扫墓,给你说说心里话。

但如果我真的那样做的话,恐怕你也会不高兴吧。

嬴政看到赵宣也一脸落寞,拍了拍赵宣的肩膀:“孩子,你一定要好好的,不要辜负了母亲对你的期望。”

赵宣转过头,看向嬴政:“叔,你也是,节哀顺变。”

在心里,赵宣对母亲默默说道:“母亲,这是我盛叔。我他常来找我聊天,还教会我好多东西,私下里他还帮我摆平了不少的麻烦。没有父亲,却从他身上,感受到了父亲的关爱。”

而嬴政的心中,也对阿房女默默说着:“阿房,你看到了吗?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他很懂事,很聪明,很有能力!将来,一定是以为了不起的天子!”

在邯郸时,嬴政身份虽然是公子,但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他是秦国放在赵国的人质。

所有赵国的公子欺负她,赵国的大臣欺负他,甚至住在旁白你的邻居百姓家的小孩,也因为他是秦人,合起伙来欺负他。

每次嬴政被人欺负,被打得伤痕累累,阿房总是偷出家里的药膏,为嬴政疗伤。

她从没有歧视过嬴政身为质子的身份。

那段时间里,只有阿房愿意陪他玩耍,给他解闷。

有一次,两人说到理想,小嬴政看着天空,满怀信心地说道:“我要成为最厉害的君王。”

小阿房舞动脚丫:“那我就要成为最厉害的新娘!”

小嬴政哈哈大笑:“哈哈哈哈,你那算什么愿望!”

小阿房被气得小脸通红,追着小嬴政跑。

时隔多年,嬴政回想起这段往事。依然感动于阿房当年的陪伴。

若没有她,他可能早就在那样的环境下,丧失了自我,沦为了一个毫无斗志的废公子。

嬴政看向一旁的赵宣,冷不丁地问道:“小子,你可有青梅竹马的人?”

赵宣不明所以,诧异地问道:“叔父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嬴政道:“你只说有没有?”

赵宣摇头苦笑:“我没那个福分。”

嬴政这时候,居然笑了出来:“哈哈哈哈,那你小子没我幸福。”

“赶紧找个女人去,先培养培养感情。到时候我来给你操办婚礼!”

又来了!

这已经不是嬴政第一次对赵宣催婚了,赵宣面对这种甜蜜的负担,心中无语至极。

怎么无论哪个朝代的长辈,都这么爱催婚啊,不知道我们喜欢慢慢来吗?

你们以为催一催,便宜媳妇儿就能到咱怀里来?这事儿要讲求缘分的好不好!

赵宣不想和嬴政再拉扯此事:“好好好,都听您的!”

嬴政哈哈大笑,手放到赵宣头上:“这才是叔的好大侄儿,走,回家吃饭去!”

“好!”赵宣道。

赵宣虽然孝顺,但不至于陷入痛苦无法自拔。

他知道人生若想成长,就得学会向前看。

如果一直执着于过往,只会让自己沉溺于过痛苦,止步不前。浪费时间不说,还会消磨人的意志。

赵宣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

五陵山西南十余里,泾阳县。

这里是咸阳下辖的一个县。

“叔父,你想吃点什么?”

嬴政和赵宣从五陵山回来后,并没有直接回渭河别院,而是来到了离得比较近的泾阳县吃晚饭。

夜色还未降临,街市上的饭馆也都还开着。

嬴政左右看看,道:“今晚咱们就吃卤肉饭吧。”

“好!”赵宣挑了一家馆子,就带着嬴政走了进去。

“小二,两碗卤肉饭!”赵宣招呼道。

“好嘞。”小二亢奋地回答。

不少客人,就坐在嬴政桌旁。不过他并没有感到不舒服,反而感觉很惬意。

他喜欢这种隐匿于人群的感觉。因为这样,他才能看到民间最真实的样子。

一行人吃完饭,出门时见到了路边有一个小乞丐。

那孩子明明浑身穿得破烂,但眼神之中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嬴政心中感慨,如今虽然天下一统。但北边的匈奴,东南的百越,甚至西南的蛮夷都还是需要重兵镇压,百姓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

依然有这么多的人,吃不饱饭。他还要更加努力,让天下百姓都能有一口饱饭吃。

但嬴政也知道,自己现在这个身体,能不能撑到知天命的年纪,都还很难说。

他需要尽快定下太子之位,他要为大秦选择一个合格的太子,让他延续大秦的万世基业!

赵宣见状,心里也不是滋味。如今天下一统,但还是有这么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几年之后,陈胜吴广会揭竿起义,搅翻局势。

十几年之后,项羽刘邦会推翻大秦,拉开楚汉相争的序幕!

新安城南,二十万秦军被坑杀。阿房宫一把火,数万徭役的辛劳被付之一炬。

大秦短短几十年,很快就被历史的车轮狠狠碾压。

刘邦上位,卑鄙成为了卑鄙者的通行证。

难道铁血是错的,阴谋诡计,卑鄙无耻才是对的?

如果大秦能够处理好这些内部矛盾,能否让这个熠熠生辉的朝代,一直延续下去?

叔侄二人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神情出奇地一致。但二人的心思,却各自想着不同的事情。

最新小说: 大秦:让你随驾东巡,没让你矫召 大秦:假冒仙人,赐祖龙人参果 大明:太上皇造反,全天下人怒了 我!鲁智深,开局截胡阎婆惜 大庆帝国:从清河镇开始称霸全球 历史:开局炼丹毒死了皇帝 护国将军?不,我是逆臣贼子! 日记被偷看,朱元璋劝我收手 从一家洋货店开始 秦之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