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晒盐用不了太多人。
若不是始皇帝规定少府至少样十分一的人,少府估计连一万人都雇不了。
毕竟谁都不知道晒的盐能不能赚回成本,也就始皇帝敢这么乱来了。
除了晒盐之外,伐木、做饭也都需要人手。
这样一分流,绝大部分老弱病残孕被安置掉了。
剩下的人,由地方征集船只,然后按照工本费租赁给灾民,让他们跟随经验丰富的老渔民出海捕鱼。
大秦对灾民实施免税政策,能收获多少全靠自己,试图以此来激发他们对劳动的热情。
当然,你若你能自己找到活干,朝廷也不一定非要你出海捕鱼。
毕竟相对大海来说,人类还是太渺小了。
特别是公输家族还没将楼船造出来的时候。
这段时间对灾民来说,极其难熬。
出海捕鱼,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遭遇大风大浪的天气,小船翻了。
晦暗不明的阴雨天气,分不清东南西北。
捞不到鱼,饿的无法动弹……
有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没了。
尸体都找不着,更别说救援了。
截至来信之日,公输家已经制造出了第一艘大型楼船。
虽然对30万渔民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但总算能缓解一下危机。
而且越往后,公输家制造出来的大型楼船就越多,日子势必会越好过。
这段时间,官府也能将善水性的人,善于捕鱼的人,善于做事的人找出来。
为嬴天日后建立大秦海军打下坚实的基础。
想比较往南和往北去的两只灾民大军,来东海捕鱼的这群灾民所过的日子,其实最是潇洒。
因为他不用和匈奴人激烈杀死,也不用和百越蛮子打游击。
合上竹简,始皇帝看向呈上来的海盐。
打开密封瓷瓶,他倒出些许盐来。
雪白的精制盐,让他瞬间眼前一亮。
活了几十年,还是第一看到如此细腻的盐。
他放在嘴里尝了一下。
“好咸!”
他震惊的看向手中的盐,不是因为咸,而是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味道。
就只是咸而已!
仿佛有淡淡的海藻味。
“这就是天儿所述,用蒸馏法制作出来的精制盐?”
“哈哈哈……”
始皇帝不知道,赢天为什么会知道这些东西。
不过没关系。
这世上总有些你无法理解的天才!
他们为什么那么聪明,其实没必要知道。
你只要能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就行了。
“好东西!”
始皇帝立即决定,让少府扩大生产规模。
“那小子说的什么纸,大概也是个好东西,可惜跑出去了。”
摇了摇头,他最后拿起从南方而来的李信的奏报。
让李信统领40万灾民大军去南方,是嬴天的提议。
对于李信,始皇帝的感触比较负责。
他其实对李信没什么责备之心,不知为何李信自己有些自暴自弃。
这样的人,当然不能担当大任。
上次嬴天提议,始皇帝寻思着,好歹是他曾经看好的人。
谁年轻时候没犯过错?
自错能改,善莫大焉。
闲置李信这么久,好歹给个机会。
在这之前,始皇帝也不是不想给,只是怕他更加拉胯。
嬴天提议之后,他就做个顺水人情。
李信带着40万大军一路向南,主要目的是将灾民安置在桂林郡、象郡和海南郡。
说穿了就是帮他们找口吃的,让他们能够活下去。
如果找不到,那就带着大军一路向南,去抢百越人,甚至更南边人的粮食。
朝廷来了人,还是曾经大名鼎鼎的李信将军。
三郡郡守不能不给面子。
各郡吸收了五万人,帮李信一下子解决了十五万的负担。
十五人看着很多,下放到各县也就几千人。
再下放到乡,均摊下来也就几百人的事情。
若不是刚刚拿下没多久,40万人全吸收了也没关系。
可现在不行!
吸收太多,会造成麻烦。
李信甩出去的15万人,绝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孕。
剩下的25万基本都是劳动力,随时可以转换成战力。
这个时候,秦军已经搞定了南越诸多部落联盟,但没有全部拿下。
南海郡尉任嚣刚要决定修养生息几年,李信就带着25万大军来了。
说是大军,其实就是一大波灾民。
他可没办法帮李信解决25万人的温饱问题。
于是对外战争势在必行。
恰好隔壁的骆越没解决,正好让李信试试手。
李信历来信奉兵贵神速。
秦军兵临城下,一个个灾民化身世界上最凶残的屠夫时,竟把骆越人给吓住了。
相对于北方草原来说,南方更加容易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