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宝殿,建造非常精美宏大,雕梁画栋雄伟又不失细腻。
大殿正面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大雄是佛的得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慑服群魔的意思。释迦牟尼佛具足缘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林宇缓缓走进大殿,在释迦牟尼雕像前停下来。此时,脑丹已经浮出海面,正缓缓地旋转。林宇在殿内四处走动,脑丹旋转时快时慢,同时放出念力,“看看”这周围各个角落,殿内殿外,佛像内部,甚至横梁上面也未感到异常。忽然林宇心念一动,神念向地下探测,渐渐地,大雄宝殿下面,地下的三维图像出现在林宇脑海中。
在地下大约3米的地方,有一个独立空间。长约5米宽约4米,顺着暗室往前探索,有一条狭长的通道,而通道的入口,竟然在大殿前方的台阶下面。
不得了啊!暗室肯定藏有至宝!林宇不动声色地走出大殿,给张政打去电话。
“张局,又麻烦您了。我现在在杭州法净寺,我发现大殿下面有暗室地宫,地宫中肯定有珍藏的佛门宝贝,我感觉其中有的东西对我功法增长有帮助,希望你跟有关部门沟通一下,我帮助他们打开地宫。
“没问题,你在敦煌石窟顿悟我已清楚知道,希望这次的宝物对你有帮助,我尽快联系。”
林宇走往后堂,寻找寺院住持。
法净寺住持名叫惟尘。这个惟尘,1983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如皋市。1997年9月在如皋定慧禅寺鸿慈法师剃度出家。2006年6月任法净寺监院,住持。
惟尘听闻消息,欣喜若狂。大殿之下如真有地宫,里面所藏必是佛门重宝。在有关部门到来之前,惟尘跟林宇细细道来法净寺的来历:
法净禅寺,又称中天竺。隋开皇17年,中印度高僧宝掌禅师在此开山创庐,传扬佛法。南宋嘉定年间朝廷评定禅宗“”五山十刹,”被列为十刹之首。清康熙皇帝南巡时御题“法净寺。”
法净寺自宋代开始,不仅香火兴旺,香客众多,而且这里当时有中竹十二景,成为游览胜地,社会名流在此结社聚会吟咏酬唱。明清时形成天竺香市,更使法净寺名扬四海,盛况空前。
可惜到了近代,由于法净寺地处偏远,规模较小,慢慢的少为人知,只有当地人信奉朝拜。
林宇和惟尘在此谈佛吃斋,讲古论今,也算有五分投机。令林宇吃惊的是,惟尘对修炼也有颇有几分心得,这在当代也算来之不易,十分难得!
下午5点,市有关领导和文物局的人到了。林宇带他们在大雄宝殿参观测量,告诉他们地宫的布局,和进出的通道,以及出口的位置。
第二天一早,各部领导带着施工人员和相关工具到达现场,行动正式开始。
地宫入口就在大雄宝殿的台阶下面,工人们费力地移开了台阶上的青石板,再往下挖1米有余,终于出现一道石门,打开石门,后面是约1m宽的一条通道,前行5米便到达地宫。
看到地宫的陈列文物,局领导兴奋的合不拢嘴。地宫大约有一百多件文物,鎏金掐丝的佛塔,样式别致的唐三彩,古朴的石佛造像,还有十几卷经卷。
地宫正中间,放着一个包金楠木箱。一看它的样式和脑海中脑丹的反应,林宇便已知道,其中定是哪位高僧的舍利,不用说此高僧也已炼出了脑丹。
这时惟尘高兴的大叫,指着桌上的一个打开的布卷,向众人道来:
“宝掌禅师!是宝掌禅师!这是法净寺开寺法师宝掌禅师的佛骨舍利。”
宝掌禅师圆寂于625年距今将近1400年,这地宫之中全是国宝,佛骨舍利更是无价之宝。